液压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82083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液压控制装置,在油温低而工作油粘性高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油泵吸入空气,提高油泵的效率。具有:油盘(25)、油泵(2)、在油盘(25)与油泵(2)之间设置的过滤器(24)、将从油泵(2)供给的工作油的油压调节为规定压力的调压阀(4)、被供给经过调压阀(4)调压后的工作油而进行对工作油的冷却的油冷却器(5)、输入口(6a)与向油冷却器(5)供给的工作油流动的冷却器供给油路(p2)连接而当冷却器供给油路(p2)内的工作油的油压达到规定的开阀压力以上时使输入口(6a)与输出口(6b)连通的冷却器旁通阀(6),以及将冷却器旁通阀(6)的输出口(6b)与油泵(2)的吸入口(21a、22a)和过滤器(24)之间的吸入油路(p1)连接的冷却器旁通油路(p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控制装置,其用于向例如自动变速器或混合动力车 用驱动装置等车辆用驱动装置等供给工作油。
技术介绍
作为关于向自动变速器等车辆用驱动装置供给工作油的液压控制 装置的技术,例如下述专利文献l中公开有以下这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的液压控制装置的技术。该液压控制装置具有机械式油泵和电动油泵这 两种油泵,将从油盘经由过滤器吸入的工作油从油泵排出而产生油压。 然后,由油泵产生的油压经过调压阀被调节为规定的管路压力而被向各 部分供给。调压后的工作油的供给对象包括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各部分的 润滑油路以及用于控制摩擦配合元件动作的控制阀等。另外,调压后的 工作油的供给对象也包括用于冷却工作油的油冷却器。在该液压控制装 置中构成为,在油冷却器上游侧设置有作为冷却器旁通阀的单向阀(check valve ),当向油冷却器供给的工作油的油压过高时,打开冷却 器旁通阀泄放工作油。从而不会对油冷却器作用过大油压。另外,该液 压控制装置构成为,通过了油冷却器的工作油、在冷却器旁通阀打开时 泄放的工作油、或者向各部分的润滑油路供给的工作油,都被排到油盘。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919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上述这种现有结构存在如下问题。即,在油温低而工作油粘 性高的状态下,工作油在车辆用驱动装置各部分存留的时间变长,从而 使回到油盘所需的时间增加。因此,油盘内的工作油液面降低,根据车 辆行驶状态,可能发生油泵吸入空气而油压暂时降低的情况。另外,回到油盘的工作油再次经由过滤器被吸引而从油泵被排出。 这里,工作油在过滤器中通过时产生压力损失,特别是在油温低而工作 油粘性高的状态下该压力损失更大。因此,特别是在油温低的情况下,当过滤器中通过的工作油量大时,油泵效率会降低。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控制装置,在 油温低而工作油粘性高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油泵吸入空气的情况,并 且提高油泵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液压控制装置的特征构成在于,具备 油盘、油泵、在上述油盘和上述油泵的吸入口之间设置的过滤器、将从 上述油泵供给的工作油的油压调节为规定压力的调压阀、被供给经过上 述调压阀调压后的工作油并对该工作油进4于冷却的油冷却器、将输入口 与向上述油冷却器供给的工作油流动的冷却器供给油路连接而当上述 冷却器供给油路内的工作油的油压达到规定的开阀压力以上时使上述 输入口与输出口连通的冷却器旁通阀。该液压控制装置特征在于,具有冷却器旁通油路,将上述冷却器旁通阀的上述输出口,与上述油泵的上 述吸入口和上述过滤器之间的吸入油路连接起来。根据该构成,在由于工作油的油温低而粘性高等原因,供给油冷却 器的工作油的油压达到规定的开阀压力以上时,排出到冷却器旁通阀的 输出口侧的工作油,能够通过上述冷却器旁通油路,回到油泵的吸入口 和过滤器之间的吸入油路。因此,排出到冷却器旁通岡的输出口侧的工 作油,能够利用油泵吸引力迅速地回到油泵的吸入口,从而抑制油泵吸 入空气的情况。另外,通过上述冷却器返回的工作油,不经过滤器而被 吸入油泵的吸入口,从而消除了工作油在过滤器中通过时的压力损失, 提高油泵的效率。液压控制装置优选,上述油冷却器的压力损失与上述冷却器旁通阀 的上述开阀压力的关系设定为在规定的第一温度区域的油温,流过上 述冷却器供给油路的全部油量的90%以上向上述油冷却器被供给;在温 度比上述第一温度区域低的第二温度区域的油温,流过上述冷却器供给 油路的全部油量的90%以上通过上述冷却器旁通阀向上述冷却器旁通 油路被供给。该构成利用随着油温降低而粘性变高的工作油特性,对油冷却器和 冷却器旁通阀进行设定,在工作油的油温较低而粘性高的状态下,油冷 却器的压力损失会变得非常大,由此使工作油难以向油冷却器侧流动,并且利用随之升高的冷却器供给油路内的工作油的油压来打开冷却器 旁通阀。因此根据该构成,当工作油的油温处于较低的第二温度区域内 时,流过上述冷却器供给油路的工作油,几乎全部经由上述冷却器旁通 油路迅速回到油泵的吸入口,而不会流向油冷却器。因此,能够抑制油 泵吸入空气的情况,并且消除工作油在过滤器中通过时的压力损失,提 高油泵的效率。并且如上所述,当工作油的油温较低时,使工作油不经 油冷却器而循环,能够尽快提升工作油的温度。并且由于采用了这种构 成,可以仅设定油冷却器和冷却器旁通阀的特性而无需另设阀等装置, 从而能够实现液压控制装置整体的简化和小型化,并且抑制制造成本的 上升。另一方面,当工作油的油温在较高的第一温度区域内时,流过上述 冷却器供给油路的工作油几乎全部流向油冷却器,从而可以高效地冷却 工作油。并且,由于设定为在工作油的油温较低而粘性高的状态下油冷 却器损失变得非常大,因此作为与此相应的油冷却器特性,在油温高而 粘性低的状态下能够提高工作油的冷却性能。如上所述,根据该构成, 利用关于温度的工作油的特性,在工作油的油温低的状态下,能够提高 油泵工作的稳定性和效率,并且在工作油的油温高的状态下,能够提高工作油的冷却性能,实现双赢。另外,液压控制装置,在上述冷却器旁通阀的上述输入口与上述油 冷却器之间的上述冷却器供给油路中具有温度调整阀,上述温度调整阀将按照如下方式切换流路在规定的第一温度区域的油温,向上述油冷 却器供给工作油;在温度比上述第一温度区域低的第二温度区域的油 温,向与上述吸入油路连接的第二冷却器旁通油路供给工作油。根据该结构,利用上述温度调整阀切换工作油的油路,从而当工作 油的油温在较低的第二温度区域内时,工作油通过上述第二冷却器旁通 油路迅速回到油泵的吸入口而不会流向油冷却器。因此,能够抑制油泵 吸入空气的情况,并且消除工作油在过滤器中通过时的压力损失,提高 油泵的效率。另外,当工作油的温度较低时,如上所述使工作油不经油 冷却器而循环,从而能够尽快提升工作油的温度。另一方面,当工作油 的油温在较高的第一温度区域内时,能将工作油送入油冷却器而冷却工 作油。另外,根据该构成,能够利用温度调整阀高精度地在向油冷却器供给工作油的状态以及向第二冷却器旁通油路供给工作油的状态之间 切换。另外,在上述构成中优选构成为,通过了上述油冷却器的工作油向 上述油盘排出。根据该构成,通过了上述油冷却器的工作油在向油盘被排出后,经 过滤器被吸引而从油泵被排出。因此,即使在油冷却器内有异物混入工 作油,也能够利用过滤器除去异物,从而可以防止含有异物的工作油被 吸入油泵。液压控制装置优选构成为,通过了上述油冷却器的工作油向与上述 吸入油路连接的冷却器排出油路被供给,在上述冷却器排出油路中设置 有副过滤器。根据该构成,能够使通过了油冷却器的工作油以及向冷却器旁通阀 的输出口侧被排出的工作油这两者,通过上述冷却器排出油路和上述冷 却器旁通油路,回到油泵的吸入口和过滤器之间的吸入油路。因此,能 够利用油泵的吸引力^f吏工作油迅速回到油泵的吸入口 ,从而可以抑制油 泵吸入空气的情况。并且,在上述冷却器排出油路中设置有副过滤器, 因此即使在油冷却器内有异物混入工作油,也能够利用副过滤器除去异 物,从而防止含有异物的工作油被吸入油泵。液压控制装置优选构成为,具有将上述调压阀的排出口与上述吸入 油路连接的反馈(帰還)油路。根据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控制装置,具有:油盘、油泵、在上述油盘和上述油泵的吸入口之间设置的过滤器、将从上述油泵供给的工作油的油压调节为规定压力的调压阀、被供给经过上述调压阀调压后的工作油并对该工作油进行冷却的油冷却器、以及将输入口与向上述油冷却器供给的工作油流动的冷却器供给油路连接而当上述冷却器供给油路内的工作油的油压达到规定的开阀压力以上时使上述输入口与输出口连通的冷却器旁通阀,其特征在于,具有: 将上述冷却器旁通阀的上述输出口、与上述油泵的上述吸入口和上述过滤器之间的吸入油路连接起 来的冷却器旁通油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哲也野口晃野田和幸吉田昌记松原亨熊崎健太田端淳茨木隆次岩濑雄二柿并拓马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