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轮导环反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426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绕线轮的箍环松脱装置,所述箍环松脱装置用于在转子沿着收线方向转动时使箍环臂从放线位置返回到收线位置,所述箍环臂被安装在所述转子上,使得所述箍环臂能够在收线位置和放线位置之间枢转,所述转子可转动地安装在绕线轮的绕线轮组件中,所述箍环松脱装置包括: 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设置在转子上并且具有可枢转地与箍环臂的第一部分互锁的前端和当箍环臂枢转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后端,所述第一部分与绕线轮组件分离并且对应于收线位置,所述第二部分与绕线轮组件接合并且对应于放线位置; 切换弹簧机构,所述切换弹簧机构具有可枢转地与箍环臂中不同于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互锁的前端,所述切换弹簧机构限定了一个死点并且在所述收线位置和所述放线位置之间推动并切换箍环臂; 开关部分,所述开关部分设置在绕线轮组件的前部并且具有第一倾斜表面,所述第一倾斜表面包括相对于所述转子的收线方向的上游端和下游端,所述下游端从所述上游端突出并且延伸到一个顶边,当所述转子沿着收线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倾斜表面在第二位置处与所述移动件的所述后端接触,从而使所述移动件超过所述切换弹簧机构的死点并且移向第一位置;以及 限制装置,所述限制装置设置在所述箍环臂和所述转子之间,用于在所述箍环臂处于放线位置时限制箍环臂返回到收线位置,并且在箍环臂处于放线位置,而转子沿着收线方向转动时,在所述移动件的所述后端到达所述第一倾斜表面的所述下游端之前松开限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总的涉及箍环松脱装置。更具体说,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在转子沿着收线方向转动时使枢转安装的箍环臂从放线位置返回到收线位置的绕线轮箍环松脱装置,所述转子可转动地安装在绕线轮的绕线轮组件中。
技术介绍
通常,绕线轮转子设有用于将钓线引导到线筒上的箍环臂。箍环臂可呈收线位置,其中当收回钓线时箍环臂将钓线引导到线筒外周面上,并可呈放线位置,其中当从线筒放出钓线时箍环臂从收线位置翻转以使箍环臂不构成妨碍。转子设有箍环松脱装置以使箍环臂保持在收线位置和放线位置中的一个,以及在转子沿着收线方向转动时使箍环臂从放线位置返回到收线位置。一种常规的箍环松脱装置可以通过日本未审订公开专利申请No.10-4839的披露获知。该箍环松脱装置包括安装在转子上的切换弹簧,切换弹簧的前端在箍环臂的枢转中心附近与箍环臂互锁;移动件,所述移动件具有在箍环臂的枢转中心附近与箍环臂互锁的前端以及可来回移向绕线轮组件的底部;以及设置在绕线轮组件上的开关凸起以便与移动件接触。切换弹簧在两个位置之间切换箍环臂,并且推动箍环臂使之保持在两个状态中的任何一个下。切换弹簧具有被安装在形成于转子的一个转子臂内的凹槽中的卷簧,以及由卷簧推动的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包括受到卷簧施压的杆状件,以及安装在杆状件的前端的接合部件以使其能够枢转到预定的程度。连接部件的前端在箍环臂的枢转中心附近与箍环臂互锁。当箍环臂枢转到放线位置时,在具有这种结构的箍环松脱装置中,移动件缩回到一个使移动件与开关凸起接触的位置。在该情况下,在切换弹簧中,当连接部件枢转直至通过死点时杆状件回缩。当接合部件通过死点时,由卷簧推动的杆状件前进。接着,当转子沿收线方向转动时,移动件与开关凸起接触并且前进。移动件的前进使连接部件枢转,同时使杆状件缩回直至连接部件通过死点。然后,当连接部件通过死点时,接合部件前进,使箍环臂恢复到收线位置。当以这样的方式通过投放绕线轮来放出钓线时,转子的逆转被防止;并且在利用食指指肚抓住钓线后,箍环臂被松脱到放线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转子转动以沿着钓竿放线辊,以使钓线容易被抓住。接着,在甩出钓竿的过程中,食指与钓线分离,钓具将到达水中。此时,在钓具到达水中后适当地下沉,使手柄沿绕线方向略微地转动,从而借助箍环松脱装置使箍环臂返回收线位置。在上述常规的结构中,当切换弹簧推动箍环臂时,杆状件不枢转;仅接合部件相对于杆状件枢转。这意味着,卷簧推动的方向和连接部件在箍环臂上施压的方向是不同的。从杆状件经连接部件传递到箍环臂上的力会因连接部件的枢转角度值而被减小,这使箍环臂保持在收线位置和放线位置的力会因此而减弱。在切换弹簧的保持力因此而减弱的情况下,在投放钓线过程中已经处于放线位置的箍环臂可能由于在投放钓线过程中的惯性作用力而翻转到收线位置。如果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而加强切换弹簧的弹簧作用力,那么在使转子在收线方向上转动时,会使手柄加重。因此,箍环臂在从放线位置返回到收线位置时是不灵活的。综上所述,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的绕线轮箍环松脱装置。本专利技术能够满足现有技术中的这种要求以及其他要求,这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从本专利技术所披露的内容可以明显地看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轮箍环松脱装置,其中可使箍环臂被稳固地保持在放线位置,并且可容易地使箍环臂从放线位置返回到收线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绕线轮的箍环松脱装置,所述箍环松脱装置用于在转子沿着收线方向转动时使箍环臂从一个放线位置返回到一个收线位置。所述箍环臂被安装在所述转子上,使得所述箍环臂能够在收线位置和放线位置之间枢转。所述箍环松脱装置设有移动件、切换弹簧机构、开关部分和限制装置。所述移动件设置在转子上,并且具有可枢转地与箍环臂的第一部分互锁的前端,和当箍环臂枢转时可与箍环臂的枢转配合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后端。所述第一位置与绕线轮组件分离并且对应于收线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与绕线轮组件接合并且对应于放线位置。切换弹簧机构的前端可枢转地在与箍环臂的移动件互锁位置不同的位置处与箍环臂互锁,所述切换弹簧机构用于在所述收线位置和所述放线位置之间推动箍环臂。开关部分,所述开关部分设置在绕线轮组件的前部并且具有第一倾斜表面,所述第一倾斜表面的下游端在所述转子的收线旋转方向比上游端从绕线轮主体的前表面凸出更多。通过在所述转子沿着收线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倾斜表面在第二位置处与所述移动件的所述后端接触,切换部分使所述移动件移动通过切换弹簧机构的死点,并且移向第一位置。所述限制装置设置在所述箍环臂和所述转子之间,所述限制装置在所述箍环臂处于放线位置时限制箍环臂返回到收线位置,并且在箍环臂处于放线位置,而转子沿着收线方向转动时,在所述移动件的所述后端到达所述第一倾斜表面的所述下游端之前能够松开限制。当箍环臂从该箍环松脱装置的收线位置翻转到放线位置时,移动件的后端移动到第二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已经被压缩到死点的切换弹簧机构接着延伸并将箍环臂推到放线位置。当箍环臂处于放线位置时,箍环臂受到限制不能返回到收线位置。因此,当在放线位置下利用箍环臂投放钓线时,箍环臂朝向收线位置返回。在这种情况下,当转子在收线方向上转动时,移动到第二位置的移动件的后端与在开关部分上的第一倾斜表面接触。接着,后端逐渐移向顶边,顶边将移动件压到第一位置并且将箍环臂压到收线位置。在移动过程中,在移动件的前端到达第一倾斜表面的顶边之前松开由限制装置施加的限制。接着,当切换弹簧机构通过切换弹簧机构的死点时,切换弹簧延伸,将箍环臂压到收线位置。同时,利用开关部分对箍环臂施压直至到达顶边。因此,在解除限制时,箍环臂翻转到放线位置并且保持在该状态下。这里,当在放线位置时,箍环臂受到限制装置的限制并且不能返回收线位置。因此,箍环臂被稳固地保持在放线位置。类似地,由于在移动到收线位置的过程中在产生压力的第一倾斜表面的顶边到达之前松开来自限制装置的限制,因此切换弹簧的弹簧作用力无需很强。因此,使箍环臂比较容易返回收线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绕线轮箍环松脱装置是由第一方面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切换弹簧机构通过死点之前,当所述箍环臂枢转到收线位置时,所述限制装置松开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在切换弹簧超过死点之前松开限制。因此,在投放钓线的过程中,箍环臂在惯性作用力的作用下枢转到放线位置并且受到限制装置的限制,使枢转停止。因此,利用切换弹簧机构使箍环臂返回放线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绕线轮箍环松脱装置是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移动件的所述前端弯向所述箍环臂枢转中心附近从而与其枢转轴线平行,其后端弯向所述转子的转动轴线。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之间的中间部分与所述转子的转动轴线平行设置。所述中部与所述转子互锁,从而可前后移动。所述前端与形成在所述箍环臂中的接合槽互锁,从而能够在一个枢转方向上枢转。在这种情况下,当箍环臂枢转时,与接合槽互锁的移动件前端围绕枢转中心转动。因此,移动件的中部往复移动,与转子互锁。这里,仅通过使移动件的弯曲形成的前端与形成于箍环臂中的接合槽互锁,以及通过可移动地使中部互锁,可使箍环臂的枢转移动以一种简单的方式被转换成移动件后端的前后线性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的绕线轮箍环松脱装置是上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绕线轮的箍环松脱装置,所述箍环松脱装置用于在转子沿着收线方向转动时使箍环臂从放线位置返回到收线位置,所述箍环臂被安装在所述转子上,使得所述箍环臂能够在收线位置和放线位置之间枢转,所述转子可转动地安装在绕线轮的绕线轮组件中,所述箍环松脱装置包括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设置在转子上并且具有可枢转地与箍环臂的第一部分互锁的前端和当箍环臂枢转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后端,所述第一部分与绕线轮组件分离并且对应于收线位置,所述第二部分与绕线轮组件接合并且对应于放线位置;切换弹簧机构,所述切换弹簧机构具有可枢转地与箍环臂中不同于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互锁的前端,所述切换弹簧机构限定了一个死点并且在所述收线位置和所述放线位置之间推动并切换箍环臂;开关部分,所述开关部分设置在绕线轮组件的前部并且具有第一倾斜表面,所述第一倾斜表面包括相对于所述转子的收线方向的上游端和下游端,所述下游端从所述上游端突出并且延伸到一个顶边,当所述转子沿着收线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倾斜表面在第二位置处与所述移动件的所述后端接触,从而使所述移动件超过所述切换弹簧机构的死点并且移向第一位置;以及限制装置,所述限制装置设置在所述箍环臂和所述转子之间,用于在所述箍环臂处于放线位置时限制箍环臂返回到收线位置,并且在箍环臂处于放线位置,而转子沿着收线方向转动时,在所述移动件的所述后端到达所述第一倾斜表面的所述下游端之前松开限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轮箍环松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切换弹簧机构通过死点后,当所述箍环臂枢转到收线位置时,所述限制装置松开限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轮箍环松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的所述前端弯向所述箍环臂的枢转中心附近,使得所述前端与所述箍环臂的枢转轴线平行;所述移动件的所述后端弯向所述转子的转动轴线;所述移动件位于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之间的中间部分基本上与所述转子的转动轴线平行;所述中部与所述转子互锁并且可前后移动;以及所述前端与形成在所述箍环臂中的接合槽互锁,从而能够在一个枢转方向上枢转。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轮箍环松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装置包括限制销,所述限制销安装在箍环臂和转子中的一个上,从而使其可朝向和离开另一个移动;推动元件,所述推动元件用于将所述限制销推向所述箍环臂和转子中的另一个;以及施压部分,所述施压部分设置在所述箍环臂和转子中的另一个上,所述施压部分伸向所述箍环臂和转子中的一个,从而在其回缩方向上对所述限制销施压;以及在所述切换弹簧机构通过所述死点后,所述施压部分的位置超过所述限制销。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轮箍环松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装置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箍环臂和转子中的一个上;以及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设置在所述箍环臂和转子中的另一个上,从而当箍环臂处于放线位置时与所述弹性元件接触,以及在所述切换弹簧机构通过死点后与所述弹性元件分离。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轮箍环松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弹簧机构包括杆状件,所述杆状件具有一个与所述箍环臂互锁的端部;以及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具有一个与所述杆状件互锁的端部以及与所述转子互锁的另一个端部,所述弹簧元件被转子引导并且推动所述杆状件。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轮箍环松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弹簧机构的死点位于箍环臂从收线位置到放线位置的经过距离的80%至95%的范围内。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轮箍环松脱装置,其特征在于,以与所述第一倾斜表面的所述顶边连续的形式形成所述开关部分,所述开关部分具有第二倾斜表面,所述第二倾斜表面具有相对于所述转子的收线方向的上游端和下游端,所述第二倾斜表面的上游端从所述顶边延伸并且从所述第二倾斜表面的下游端突出。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轮箍环松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制动元件,所述制动元件设置在所述绕线轮主体的前部,从而当所述移动件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可与所述移动件的所述后端接触。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绕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泷仓恒治生田刚落合浩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