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座永磁同步曳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39659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座永磁同步曳引机,包括转轴(4)、曳引轮(12)、定子(8)、转子磁轭(10)和固定在转子磁轭(10)内侧的永磁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轮(12)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板(1),支撑板(1)上设有负载轴承(3)用于支撑转轴(4),转轴(4)上还装有二个以上支撑轴承(11),定子(8)固定在支撑轴承(11)上,并通过销(6)或键与支撑板(1)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确保定子与转子的同心,提高了曳引机的性能,并且降低了对零部件精度的要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用的设备,特别是一种电梯用的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 机。技术背景目前高速大载重电梯用的永磁同步曳引机,其整机结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 悬臂式布置,支撑件在一侧而曳引轮在另一侧,这样的结构使电机支撑件承受的负载太大, 并且由于悬臂梁的外伸,导致曳引机转轴的变形较大,直接影响到曳引机的使用寿命,故而 在实际应用中较少。另一种为简支式结构,主要是在曳引轮的两侧均有支撑件形成简支,其 优点是结构合理,能大大减少曳引机的变形及内应力。该结构实现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 种为两支撑件通过框架式设计成一整体,曳引轮通过一侧设计的大端盖装配至中间,转子 固定在转轴上,定子固定在支撑件上。该结构的优点是待安装在框架上的零部件精度要求 比较低,但是加工一个复杂的框架结构难度也相对比较大,成本也比较高,况且使用时定转 子气隙难以保证。而另一种为两支撑件分开独立加工,通过设计一支撑底架作为安装基准。 如专利号为CN201195655所述,该结构虽然可以避免了加工一个复杂的框架结构所带来的 问题,但是,在装配整机的时候,为了保证两块支撑板上的轴孔同心,对于装配的要求提高 了很多,而且即使装配的精度很高,在使用过程中也很难保证定转子的气隙。还有一种是分 别加工两块支撑板,然后通过焊接将两支撑板做成一个整体,然后在支撑板上分别开设轴 孔,由于焊接后,两支撑板相距甚远,加工两个同心的轴孔难度比较大。无论是上述的哪种 方法,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在曳引轮受力时,会使轴发生微小的变形,导致破坏定转子的 同心,降低了曳引机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座永磁同步曳引机。它可以确保定子与转子 的同心,提高了曳引机的性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无座永磁同步曳引机,包括转轴、曳引轮、定子、转子磁轭 和固定在转子磁轭内侧的永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轮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 设有负载轴承用于支撑转轴,转轴上还装有二个以上支撑轴承,定子固定在支撑轴承上,并 通过销或键与支撑板连接。上述的无座永磁同步曳引机中,所述支撑板通过底部的连接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转轴上的轴承定位定子,确保了定子与转子的 同心,提高了曳引机的性能,并且降低了对零部件精度的要求;通过设置销或键将定子与支 撑板连接,使得定子在周向能承受转矩的同时,并能根据转轴受力后的变形进行曳引轮所 受载荷方向的位置调整,保证定子与转子的同心。经测试,本技术的无座永磁同步曳引机,支撑板、转轴等零部件加工难度降低 了至少一个精度等级,致使零部件的加工合格率至少提高30%以上,加工成本降低10%以上;由于定转子的同心定位,致使曳引机的装配难度大大降低,定转子的配合装配一次合格 率可达到100%,而且大大减少了由于定转子不同心导致的电机性能损失,通过不同曳引 机的对比测试,本技术的无座永磁同步曳引机可降低由于定转子不同心导致的电磁噪 音2dB以上,减少电机损耗0.5%以上;由于定子连接端销的设计,允许其在曳引轮所受载 荷的方向上有一定程度的旋转,可使曳引机在承受大径向负荷的时候允许转轴和定子座发 生一定的旋转,使转轴的弯曲变形增加了柔性,而负载轴承还起到了加强转轴刚度的作用, 通过利用虚拟仿真软件分析可得,该设计可减少转轴的应力集中30%以上,弯曲应变减少 10%左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支撑板,3-负载轴承,4-转轴,6-销,8-定子,9-永磁体, 10-转子磁轭,11-支撑轴承,12-曳引轮,16-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 限制的依据。实施例。无座永磁同步曳引机,即无铁芯座永磁同步曳引机,构成如图1所示,包 括转轴4、转轴4上的曳引轮12、定子8、转子磁轭10和固定在转子磁轭10内侧的永磁体9, 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磁轭10用螺钉固定在曳引轮12上,或与曳引轮12为一个整体,曳引 轮12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板1,支撑板1上设有负载轴承3用于支撑转轴4,转轴4上还装有 二个以上支撑轴承11,定子8固定在支撑轴承11上,并通过销6或键与支撑板1连接。支 撑板1通过底部的连接板16连接。定子8直接固定在支撑轴承11上,无需安装铁芯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驱动变频器给定子以三相交流电形成旋转磁场,拖动 装有永磁体9的转子磁轭10转动,继而带动曳引轮12旋转,故可以通过钢丝绳与曳引槽的 摩擦力进行重物提升或下降运动。当转轴4旋转时,带动了同心安装的编码器作同速旋转, 将速度和定、转子磁场的相对位置信息反馈到变频器,以进行电机的速度位置控制。由于定 子8是通过转轴4上的轴承(支撑轴承11)定位的,确保了定子8与转子的同心,提高了曳 引机的性能,并且降低了对零部件精度的要求;通过设置销6或键将定子8与支撑板1连 接,使得定子8在周向能承受转矩的同时,并能根据转轴4受力后的变形进行曳引轮所受载 荷方向的位置调整,保证定子8与转子的同心。权利要求无座永磁同步曳引机,包括转轴(4)、曳引轮(12)、定子(8)、转子磁轭(10)和固定在转子(10)内侧的永磁体(9),其特征在于曳引轮(12)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板(1),支撑板(1)上设有负载轴承(3)用于支撑转轴(4),转轴(4)上还装有二个以上支撑轴承(11),定子(8)固定在支撑轴承(11)上,并通过销(6)或键与支撑板(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座永磁同步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通过底 部的连接板(16)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座永磁同步曳引机,包括转轴(4)、曳引轮(12)、定子(8)、转子磁轭(10)和固定在转子磁轭(10)内侧的永磁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轮(12)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板(1),支撑板(1)上设有负载轴承(3)用于支撑转轴(4),转轴(4)上还装有二个以上支撑轴承(11),定子(8)固定在支撑轴承(11)上,并通过销(6)或键与支撑板(1)连接。本技术可以确保定子与转子的同心,提高了曳引机的性能,并且降低了对零部件精度的要求。文档编号B66B11/04GK201574015SQ20102000198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8日专利技术者周建华, 周明理, 施加松 申请人:浙江玛拓驱动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座永磁同步曳引机,包括转轴(4)、曳引轮(12)、定子(8)、转子磁轭(10)和固定在转子(10)内侧的永磁体(9),其特征在于:曳引轮(12)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板(1),支撑板(1)上设有负载轴承(3)用于支撑转轴(4),转轴(4)上还装有二个以上支撑轴承(11),定子(8)固定在支撑轴承(11)上,并通过销(6)或键与支撑板(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华施加松周明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玛拓驱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