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墨鱼用钓钩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309 阅读:3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钓钩组件,即使长年使用,渔线的滑动性也不会恶化钓钩组件。在主体(11)上设置线配合部(14、15)。在线配合部(14、15)与渔线L的滑动接触部分上设置导向构件(18、22)。导向构件(18、22)形成半圆形或者环状,利用SiC等构成。(*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钓墨鱼的装置,即,涉及钓钩组件。钓钩组件1,挂在前端安装有饵鱼2的渔线3上,并被引导到海中。即,钓钩组件当墨鱼吃在海中游动的饵鱼2时,将钓钩组件1挂在渔线3上,钓钩组件1沿着渔线3向饵鱼2侧滑动。在该钓钩组件1的前端上安装鱼钩4、5,它们钩在吃饵鱼2的墨鱼上。钓钩组件1备有金属制的主体6。在主体6的前端上安装上述鱼钩4、5,在主体6的基端侧设置用于配合渔线3的渔线导向件7、8。此外,为了将钓钩组件1引导到海中,在主体6上设置重锤9。不过,现有技术的钓钩组件1,挂渔线3的部分(线配合部)也是用金属形成的。因此,有时会伤及线配合部或者由海水引起腐蚀,这样会造成渔线3的滑动性能变差。这样,如果渔线3的滑动性能变差的话,难以将钓钩组件1迅速地钩在墨鱼上,对钓鱼效果造成恶劣的影响。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长年使用也可以实现顺滑的滑动性能的钓钩组件。根据这种结构,由于钓墨鱼用钓钩组件的与渔线配合的部分不会因海水而腐蚀、恶化,所以,在所述部分配合到渔线上的情况下,实现两者总是圆顺滑的滑动性能。特别是,与上述渔线滑动接触的部分可以采用陶瓷,金属陶瓷或者钛和陶瓷的复合物(ゴ一ルドサ一メツト)。此外,与上述渔线滑动接触的部分,也可以覆盖钛,利用氟系树脂进行覆盖。(2)此外,上述线配合部备有与上述渔线滑动接触的导向构件,可以利用所述导向构件构成与上述渔线滑动接触的部分。根据这种结构,利用独立的构件构成导向构件,将其组装到线配合部上。从而,上述钓墨鱼用钓钩组件的组装变得更加容易。特别是,上述导向构件优选地形成圆弧状或者大致的环状。通过制成这种形状,除使导向构件的形成变得容易之外,在导向构件沿渔线滑动时,即使渔线与导向构件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也可以确保渔线与导向构件的滑动接触状态。(3)此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钓墨鱼用钓钩组件,具有与渔线配合的线配合部,是沿着与线配合部配合的渔线引导到海中的钓墨鱼用钓钩组件,其特征为,上述线配合部配备有滑轮机构,该滑轮机构上设置与上述渔线滚动接触的可自由旋转的滑轮。根据该结构,渔线和线配合部一面滚动接触一面将钓钩组件引导到海中。即,线配合部相对于渔线是滚动接触,不是滑动接触。从而,与线配合部是否被海水腐蚀无关,在渔线与线配合部之间产生的接触阻力非常小,实现渔线与线配合部总是顺滑的滑动。(4)也可以在上述线配合部上配备限制上述渔线脱离上述滑轮用的限制脱离构件。利用这种限制脱离构件,渔线可靠地与滑轮配合。从而,在实际钓鱼时,即使在由风和波浪等向钓钩组件施加非预定的外力的情况下,钓钩组件也不会从渔线上脱落。具体地说,上述限制脱离构件配置成沿上述引导方向与上述滑轮邻接,并配备细长的渔线贯通孔,该贯通孔沿上述滑轮的径向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对应于上述滑轮的轴向方向的尺寸的宽度尺寸。根据这种结构,通过将渔线插入贯通渔线贯通孔,渔线对于滑轮的轴向方向可以在所述滑轮的轴向方向尺寸内移动。借此,防止渔线从滑轮上脱落。此外,渔线相对于滑轮的径向方向可以自由地移动。即,由于避免渔线沿滑轮的径向方向与限制脱离构件接触,所以,可以确保渔线与滑轮可靠地配合。从而,实现渔线与线配合部总是顺滑的滑动性。(5)上述滑轮机构备有悬臂式支承上述滑轮的支承销,上述滑轮经由防锈轴承支承上述支承销上。防锈轴承对海水等具有极高的耐腐蚀性。从而,滑轮不会因轴承的腐蚀造成旋转性能的降低,在长时间内能够顺滑地旋转。借此,可以在长时间内实现渔线与线配合部顺滑的滑动性。此外,上述滑轮机构具有上述滑轮和可自由旋转地支承所述滑轮的支承架,所述支承架的一部分与上述滑轮的周面具有规定的间隙并且相向的同时,与上述滑轮的侧面呈位于同一个平面内的方式形成,并且,在所述支承架的一部分中的至少与上述滑轮的周面相向的部分上,也可形成向所述支承架的外侧敞开的C形面。根据这种结构,渔线从滑轮与支承架的间隙中被导入滑轮内。这时,由于在与支承架与上述滑轮相向的面形成C形面,所以,可以很简单地将渔线从上述间隙中导入到滑轮内。另一方面,由于支承架与上述滑轮的周面具有规定的间隙并且是相向配置的,所以,一旦将渔线导入滑轮内之后,渔线就不能简单地从滑轮上脱下。(6)上述机构可以备有相互沿径向相向配置的一对滑轮。在这种结构中,由于渔线成为被夹持在一对滑轮之间的状态,所以,渔线不容易从钓钩组件上脱落。此外,上述滑轮机构,也可以备有允许上述一对滑轮在相互接近的接近姿势与相互离开的脱离姿势之间进行姿势变化的姿势变化机构。利用这种姿势变化机构,一对滑轮可以接近或者远离。从而,渔线配合到钓钩组件上时,一对滑轮变化成相互远离的姿势。借此,渔线可以简单地与滑轮配合。另一方面,通过一对滑轮变化成相互接近的姿势,渔线不容易从钓钩组件上脱落。进而,上述姿势变化机构可以配备有将一个滑轮向另一个滑轮侧加载的弹性构件。在这种结构中,由于利用弹性构件将一个滑轮向另一个滑轮侧加载,所以,通过抗拒所述弹性力使一个滑轮向离开另一个滑轮的方向位移,可以很容易进行上述姿势的变化。(7)上述滑轮,具有其断面大致为V字形的线配合槽,所述线配合槽可在其底部上备有上述渔线能够动配合的截面为大致的圆形的线动配合部。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已被导入到滑轮内的渔线嵌入到线动配合部内,所以,进一步可靠地防止渔线的脱落。从而,实现渔线与线配合部顺滑的滑动性。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钓钩组件的线配合部的放大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导向构件的放大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钓钩组件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5是图4中的部分放大立体图,详细表示线配合部的结构。图6是在图5中的A向视图。图7是图6的VII-VII线剖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线配合部的正视图。图9是图8中的部分断面左侧视图。附图说明图10是表示滑轮的设计变更例图,是滑轮断面图。图11是表示现有技术的钓钩组件的结构的图示。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适当的附图,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钓墨鱼用钓钩组件(下面简称为“钓钩组件”)10的透视图。该钓钩组件10被挂在渔线L上,沿渔线L引导并沉入海中。钓钩组件10备有主体11,设置在主体11的前端侧鱼钩12、13,以及上述渔线穿过的线配合部14、15。主体11及鱼钩12、13由例如不锈钢等构成。鱼钩12、13也可以用高碳钢等构成。此外,主体11,如图所示,形成截面为圆形的细长棒状。因此,在把钓钩组件10引导到海中时,水的阻力小,可以迅速地沉下。具体地说,主体11使用不锈钢线材等构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钓钩组件10迅速沉下,设置重锤17。该重锤17用铅等构成。线配合部15与主体11连续地形成。即,配合部15通过将主体11的基端部弯曲成大约90度构成,进而,其上端部如图所示,形成环状。同时,在形成环状的部分上安装导向构件18。图2是线配合部15的放大立体图,图3是导向构件18的放大立体图。导向构件18,如图所示,呈半圆形,例如用SiC(碳化硅)构成。在导向构件18的外周面19上,沿周向方向形成槽20。该槽20的内表面的形状形成半圆形。导向构件18的宽度尺寸d,为了与主体11的外径相对应,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钓墨鱼用钓钩组件,是与渔线配合、沿着渔线引导到海中的钓墨鱼用钓钩组件,其特征为:它备有与上述渔线配合的线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的至少与渔线滑动接触的部分由不与海水发生相互作用的材料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2-5-20 145362/20021.一种钓墨鱼用钓钩组件,是与渔线配合、沿着渔线引导到海中的钓墨鱼用钓钩组件,其特征为它备有与上述渔线配合的线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的至少与渔线滑动接触的部分由不与海水发生相互作用的材料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墨鱼用钓钩组件,其特征为与上述渔线滑动接触的部分,利用陶瓷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墨鱼用钓钩组件,其特征为与上述渔线滑动接触的部分,利用金属陶瓷构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墨鱼用钓钩组件,其特征为与上述渔线滑动接触的部分,利用钛和陶瓷的复合物(ゴ一ルドサ一メツト)构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墨鱼用钓钩组件,其特征为与上述渔线滑动接触的部分,覆盖钛。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墨鱼用钓钩组件,其特征为上述与渔线滑动接触的部分,覆盖氟系树脂。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钓墨鱼用钓钩组件,其特征为上述线配合部备有与上述渔线滑动接触的导向构件,所述导向构件构成与上述渔线滑动接触的部分。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钓墨鱼用钓钩组件,其特征为上述导向构件形成圆弧状或者大致的环状。9.一种钓墨鱼用钓钩组件,其特征为是具有与渔线配合的线配合部并沿着与线配合部配合的渔线引导到海中的钓墨鱼用钓钩组件,其特征为上述线配合部配备有滑轮机构,该滑轮机构设置与上述渔线滚动接触的可自由旋转的滑轮。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钓墨鱼用钓钩组件,其特征为上述线配合备有限制上述渔线从上述滑轮脱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东山贵一侨本浩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