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文癸专利>正文

具有撕断结构的软管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1835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撕断结构的软管容器,是在软质管体的周围径向预定位置设有截断凹环痕,将该软质管体分为头段和尾段二部分,以于内容物挤压至末期时,直接用手扭转即可沿该截断凹环痕撕断软质管体,再从该头段的撕断开口处挖取残留内容物;另于该软质管体的尾段周壁纵向预定处设有撕开凹痕,供撕开使其形成稍阔径的护盖以便覆盖头段,据此防止灰尘及异物沾污内容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在内容物挤压至末期时,便利直接以双手扭转即可从该截断凹环痕处撕断软质管体,再从头段的撕断开口处挖取残留内容物继续使用,不需使用剪刀或刀具裁断软质管体,如此可简化手续,并能防止灰尘及异物沾污内容物,进而提升该软质管体的实用价值。(*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软管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撕断结构的软管 容器。
技术介绍
就一般人们平常使用牙膏、洗面奶、润发乳及药膏等软管容器的经 验,都是一手挤压软管容器,另一手承接内容物,在挤压内容物使用到 末期时,残留内容物就无法彻底被挤出,因为每个使用者的习惯不同, 一些人是直接将该软管容器丢弃,势必造成物质浪费及环境污染的问题, 另一部分有心人则会拿刀切开软管容器,或是取剪刀剪段该软管容器, 挖取残存的内容物继续使用,如此,不但很不方便且产生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 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撕断结构的软管容器,以在内容物挤压至末期 时,便利直接以双手扭转即可从该截断凹环痕处撕断软质管体,再从头 段的撕断开口处挖取残留内容物继续使用,不需使用剪刀或刀具裁断软 质管体,如此可简化手续,并能防止灰尘及异物沾污内容物,进而提升 该软质管体的实用价值。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撕断结构的软管容器,其特征在于,是在软质管体的周围 径向预定位置设有截断凹环痕,将该软质管体分为头段和尾段二部分, 以于内容物挤压至末期时,直接用手扭转即可沿该截断凹环痕撕断软质 管体,再从该头段的撕断开口处挖取残留内容物;另于该软质管体的尾 段周壁纵向预定处设有撕开凹痕,供撕开使其形成稍阔径的护盖以便覆 盖头段,据此防止灰尘及异物沾污内容物。前述的具有撕断结构的软管容器,其中截断凹环痕与该撕开凹痕设 成具有预定间隔及大小的凹环槽。管容器,其中截断凹环痕与该撕开凹痕亦 可设为整道的直线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以在内容物挤压至末期时,便利直接以双 手扭转即可从该截断凹环痕处撕断软质管,再从头段的撕断开口处挖取 残留内容物继续使用,不需使用剪刀或刀具裁断软质管体,如此可简化手 续,并能防止灰尘及异物沾污内容物,进而提升该软质管体的实用价值。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开示意图。 图2A是图2所示圆圈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2B是图2所示A-A部位的剖视图。 图3是本技术的撕断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的护盖覆盖头段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IO软质管体 ll截断凹环痕 lll撕断开口12头段 13尾段 131护盖14撕开凹痕 21内容物具体实施方式请配合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具有撕断结构的 软管容器』,主要是在软质管体10的周围径向预定位置设有截断凹环痕 11,而将该软质管体10区分为头段12和尾段13 二部分,在内容物21 挤压至末期时,直接用手扭转即可从该截断凹环痕11 (如图2A所示)撕 断软质管体10,再从该头段12的撕断开口 111处挖取残留内容物21继 续使用。另于该软质管体10的尾段13周壁纵向预定处设有撕开凹痕14,而 撕开尾段13使其形成稍阔径的护盖131以便覆盖头段12,据此防止灰尘 及异物沾污内容物21,进而提升该软质管体10的实用价值。上述截断凹环痕11与该撕开凹痕14 (如图2B所示)均可以设成具 有预定间隔及大小的凹环槽。如图5所示,该截断凹环痕11与该撕开凹痕14也可以设为整道的 凹槽。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精简实用,为大众提供更方便撕断软管 容器挖取残存内容物使用的效果。本技术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 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 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新型专利要 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并非对本技术 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 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撕断结构的软管容器,其特征在于,是在软质管体的周围径向预定位置设有截断凹环痕,将该软质管体分为头段和尾段二部分,以于内容物挤压至末期时,直接用手扭转即可沿该截断凹环痕撕断软质管体,再从该头段的撕断开口处挖取残留内容物;另于该软质管体的尾段周壁纵向预定处设有撕开凹痕,供撕开使其形成稍阔径的护盖以便覆盖头段。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撕断结构的软管容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截断凹环痕与该撕开凹痕设成具有预定间隔及大小的凹环槽。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有撕断结构的软管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截断凹环痕与该撕开凹痕亦可设为整道的直线凹槽。专利摘要一种具有撕断结构的软管容器,是在软质管体的周围径向预定位置设有截断凹环痕,将该软质管体分为头段和尾段二部分,以于内容物挤压至末期时,直接用手扭转即可沿该截断凹环痕撕断软质管体,再从该头段的撕断开口处挖取残留内容物;另于该软质管体的尾段周壁纵向预定处设有撕开凹痕,供撕开使其形成稍阔径的护盖以便覆盖头段,据此防止灰尘及异物沾污内容物。本技术以在内容物挤压至末期时,便利直接以双手扭转即可从该截断凹环痕处撕断软质管体,再从头段的撕断开口处挖取残留内容物继续使用,不需使用剪刀或刀具裁断软质管体,如此可简化手续,并能防止灰尘及异物沾污内容物,进而提升该软质管体的实用价值。文档编号B65D35/02GK201381015SQ200920000618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9日专利技术者徐文癸 申请人:徐文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撕断结构的软管容器,其特征在于,是在软质管体的周围径向预定位置设有截断凹环痕,将该软质管体分为头段和尾段二部分,以于内容物挤压至末期时,直接用手扭转即可沿该截断凹环痕撕断软质管体,再从该头段的撕断开口处挖取残留内容物;另于该软质管体的尾段周壁纵向预定处设有撕开凹痕,供撕开使其形成稍阔径的护盖以便覆盖头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癸
申请(专利权)人:徐文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