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能量补偿的吸收式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1884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能量补偿的吸收式制冷装置,属于制冷技术领域。所述的磁力泵采用带有液压马达的双动力磁力驱动泵,双动力磁力驱动泵上液压马达的进液口(5)与来自发生器出液口的管道连通,液压马达的出液口(13)与流向吸收器的回液管道连通。利用发生器至吸收器之间的回液压差,驱动与磁力泵共用一轴的液压马达作能量补偿,降低了磁力泵的能耗,提高了供液泵工作的可靠性及耐用性,能耗较小,制冷效率(COP)较高,结构简单,体积及重量小,适于在各种制冷系统中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收式制冷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带能量补偿的吸收式制冷装置。 属于制冷

技术介绍
吸收式制冷系统是解决由于使用氟利昂而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同时吸收式制冷系统还具有可使用低温热源作为动力等优点。目前吸收式制冷机有氨一水吸收式、溴化锂一水吸收式和氨一氢一水扩散吸收式。氨一水吸收式制冷机以氨为制冷剂,以水为吸收剂,可以实现o'c以下的温度,但氨水溶液对有色金属材料(除磷青铜外)有腐蚀作用,且由于氨和水在相同压力下的气化温度比较接近(例如在一个标准大气压力,氨与水的沸点分别为-33"和IO(TC,两者仅相差 133.4°C)因而必须使用精馏设备。溴化锂一水吸式制冷机以溴化锂为吸水剂,水为制冷 剂, 一般只能制取5°〇以上的温度,且需保持真空状态,其结晶问题以及腐蚀问题也为制 冷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带来很大的问题。扩散吸收式制冷机的工质对是氨一氢一水,其三 个组分中氨是制冷剂,氢是扩散剂,水是吸收剂,制冷循环由氨的蒸发和冷凝过程,以 及氨水吸收和解析氨气过程组成,氢的扩散能力很强,在循环中,由于氢气在蒸发器内 的扩散作用,使其中氨分压降低,由于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没有节流阀件,蒸发器中 的总压力等于冷凝压力,蒸发器中的氨液可在较低的氨分压下产生蒸发制冷效应。同时, 由于溶液被加热到沸腾时的密度差所产生的热虹吸作用,使溶液在没有机械泵推动的情 况下,在吸收器和发生器之间循环流动。此系统中工质对如采用氨一水,必须设有精馏 系统,而利用热虹吸泵推动循环,其制冷量较小,制冷效率较低。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029783,公开日2007年9月5日,专利技术名称《硫氰酸钠 一氨扩散吸收式制冷装置》,提出了将发生器一端与气液分离器相连,气液分离器顶部经 过冷凝器与扩散罐相连,气液分离器底部通过溶液热交换器与泵相连,扩散罐底部通过3泵与蒸发器形成封闭的环路,而扩散罐与吸收器上下端分别连通,吸收器一端与冷却器 形成循环的环路,吸收器同时又经过泵与溶液热交换器连接的技术方案。该方案省略了 精馏装置,采用磁力泵,较低的热源温度就可满足驱动系统的要求,提高了制冷效率。 但该方案中因为存在氢的扩散作用,使得制冷剂的气化速率下降,制约了系统热力系数 的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吸收式制冷装置体积大,维护成本高,能耗高,热力系数 低,可靠性和耐用性较差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一种系统能耗较低,溶液泵输出扭矩较高, 可靠性和耐用性较好,并可使吸收式制冷系统小型化的带能量补偿的吸收式制冷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带能量补偿的吸收式制冷装置,包括发 生器、冷凝器、吸收器、蒸发器和磁力泵,所述的磁力泵采用带有液压马达的双动力磁 力驱动泵,双动力磁力驱动泵上液压马达的进液口与来自发生器的液体管道连通,液压 马达的出液口与流向吸收器的回液管道连通。所述双动力磁力驱动泵上液压马达的进液口与溶液热交换器的热液出液管道连通, 溶液热交换器的热液进液管道与发生器连通,或者通过气液分离器与发生器连通,液压 马达的出液口与冷却器的进液管道连通,冷却器的出液口与吸收器的回液管道连通。所述双动力磁力驱动泵上的供液泵是齿轮泵或螺杆泵或离心泵。所述双动力磁力驱动泵上的液压马达为齿轮式液压马达。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动力磁力驱动泵,已由本申请人于同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申 请了专利技术和技术专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1. 本专利技术采用带能量补偿的双动力磁力泵作为动力源,利用发生器至吸收器之间 的回液压差,驱动与磁力泵共用一轴的液压马达作能量补偿,降低了供液泵的能耗,提 高了供液泵工作的可靠性及耐用性。2. 本专利技术装置与溴化锂一水,氨一氢一水和氨一水制冷装置相比,在同等功率下, 其体积及重量远小于它们。3. 本专利技术装置设置了一套由供液泵驱动的工质对溶液强制循环散热回路,对吸收 器内的工质对溶液降温降压,使吸收器的吸收能力比传统吸收器有显著的提升。4. 与目前的吸收式制冷装置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运行高效、无泄露的4优点,且制作成本及运行费用可以大幅降低。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种结构的原理框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种结构的原理框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双动力磁力驱动泵的结构示意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三种结构的原理框图。图中,从动齿轮轴l,供液泵进液口2,从动齿轮3,液压马达输入齿轮4,液压马达进液口 5,后端盖6,密封端盖7,驱动磁环8,电机9,从动磁芯10,液压马达输出 齿轮ll,主动齿轮12,液压马达出液口 13,中心端盘14,供液泵出液口 15,前端盖16, 主动轴17,液压马达输入齿轮轴18。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图l,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带能量补偿的吸收式制冷装置,包括发生器、冷凝器、吸收 器、蒸发器和磁力泵,所述的磁力泵采用带有液压马达的双动力磁力驱动泵,双动力磁力驱动泵上液压马达的进液口 5与来自发生器出液口的管道连通,液压马达的出液口 13 与流向吸收器的回液管道连通。在现有的吸收式制冷系统中,由吸收器内的液体工质经过泵输出到发生器,进入发 生器的液体工质,在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 一部分成为制冷剂蒸气,制冷剂蒸气经过冷 凝器、蒸发器制冷做功后回流到吸收器;发生器内部的另一部分液体工质如稀氨溶液, 在压力作用下直接回流至吸收器。对于吸收式制冷系统而言, 一般情况下,发生器与吸 收器内的液体压差可以达到1.5 —2.5Mpa,采用双动力磁力驱动泵就可以充分利用该液体 压差驱动其供液泵做功。如图1中所示的双动力泵即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双动力磁力驱动泵, 将双动力泵上的供液泵进液口 2经管道与吸收器出液口连接,供液泵出液口 15经管道与 发生器的进液口连接,将液压马达进液口 5经管道与与发生器出液口连接,将液压马达 出液口 13经管道与吸收器上的回液口连接。工作时,本专利技术双动力泵的电机转动,吸收 器内的液体工质,经双动力磁力驱动泵上的供液泵进入发生器,发生器内的高压液体工 质又推动双动力泵上的液压马达转动,并向供液泵提供额外的动力,通过液压马达的动 力补偿作用,可以克服磁力驱动泵在提供过高输出扭矩时,因驱动磁环8与从动磁芯10 之间的转矩增加和转速不同步的磁滞作用,产生高温导致磁力驱动泵输出流量的减小,停车,甚至损坏,可靠性及耐用性大幅提高。可以进一步减小磁力泵的输出扭矩和体积, 能耗小。因此,本专利技术装置可以促使吸收式制冷机小型化的商业转化应用,为满足不同 的制冷需求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参见图2,现有吸收式制冷装置的另一种结构是将发生器的一端与气液分离器相连, 气液分离器上的出液口经管道与溶液热交换器的热液进液口相连,或者发生器的一端经 管道直接与溶液热交换器的热液进液口连通,溶液热交换器的冷液进液口与吸收器的出 液管道连通,溶液热交换器的冷液出液口与发生器的进液管道连通。而在吸收器的回液 管路上串联有冷却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所述双动力磁力驱动泵上液压马达的进液 口 5与溶液热交换器的热液出液管道连通,溶液热交换器的热液进液管道与发生器的出 液口或通过气液分离器与发生器的出液口连通,液压马达的出液口 13与冷却器的进液管道连通,冷却器的出液口与吸收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能量补偿的吸收式制冷装置,包括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蒸发器和磁力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力泵采用带有液压马达的双动力磁力驱动泵,双动力磁力驱动泵上液压马达的进液口(5)与来自发生器出液口的管道连通,液压马达的出液口(13)与流向吸收器的回液管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靖中贤李永亮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世纪海博制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