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堆积介质中合成微纳米零价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81818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堆积介质中合成微纳米零价铁的方法。它将可溶性铁盐、高分子聚合物和溶剂按重量比为1∶0~10∶0.1~1000的比例相混合得到前驱体溶液后,先将前驱体溶液与粒径≤0.1mm的堆积介质颗粒混合均匀后拍实,并将其表面压平,再于其上覆盖厚度≥2mm的过渡层,得到混合物体,其中,前驱体溶液与堆积介质颗粒间的重量比为0.0001~0.5∶1,过渡层为堆积介质颗粒的同类介质颗粒或其它惰性固体颗粒,然后,将混合物体置于压力≤0.01MPa或含氧量≤5%或惰性气氛下,向其中注入浓度为0.0001~5M的还原剂溶液,其中,注入还原剂溶液的流速为0.001~100mm/s,制得在堆积介质中的粒径为80nm~10μm的零价铁。该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制得的零价铁易于使用,可以用于环境污染的治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成微纳米零价铁的方法,尤其是一种在堆积介质中合成微纳米零价铁的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纳米材料是纳米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中的金属纳米粉体属零维纳米材 料,其原子和电子结构不同于化学成分相同的金属粒子。它具有不同于宏观物体和单个原 子的磁、光、电、声、热、力及化学等方面的奇异特性。 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是环保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 广泛关注。但是地下水存在于土壤空隙和地下岩石裂隙中,地质条件复杂,污染物通常溶解 于水中或吸附于土壤和岩石的表面,构成了水_质_岩复杂的环境系统,增加了修复的难 度。利用微纳米材料的高活性和小尺寸而将其应用于环境修复是近几年来兴起的新领域, 为探索有效的修复方法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研究表明,将零价铁应用于重金属离子污染的治理,具有很好的效果。其原理为, 利用单质铁的强还原性,把重金属离子还原成低价态无毒离子或金属单质,以实现重金属 离子的去毒化过程。例如Fe°+Cu2+ — Fe2++Cu, Fe°+Cr6+ — Fe3++Cr3+等。为此,人们作了一 些尝试和努力,如使用铁屑、铁渣作为单质铁来进行环境的治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堆积介质中合成微纳米零价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完成步骤如下:步骤1,将可溶性铁盐、高分子聚合物和溶剂按重量比为1∶0~10∶0.1~1000的比例相混合,得到前驱体溶液;步骤2,先将前驱体溶液与粒径≤0.1mm的堆积介质颗粒混合均匀后拍实,并将其表面压平,再于其上覆盖厚度≥2mm的过渡层,得到混合物体,其中,前驱体溶液与堆积介质颗粒间的重量比为0.0001~0.5∶1,过渡层为堆积介质颗粒的同类介质颗粒或其它惰性固体颗粒;步骤3,将混合物体置于压力≤0.01MPa或含氧量≤5%或惰性气氛下,向其中注入浓度为0.0001~5M的还原剂溶液,其中,注入还原剂溶液的流速为0.001~10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兴蔡伟平田兴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