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液阀及车辆制动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74007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液阀及车辆制动液压系统,该充液阀上设有注油口、出油口和第一回油口,连通注油口与出油口的管路上设有一单向阀,连通注油口与第一回油口的管路上设有一卸荷阀,卸荷阀与出油口之间设有一能通过油压控制卸荷阀阀芯启闭的控制油道。该车辆制动液压系统包括蓄能器、与该蓄能器相连的制动阀和与该制动阀相连的制动器,蓄能器同时与该充液阀的出油口相连,充液阀的注油口接高压油源,第一回油口及制动阀的第二回油口均连接至车辆制动液压系统的系统油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充液阀及带充液阀的车辆制动液压系统结构简单,操作使用及维修方便,制作成本低且能有效实现液压制动回路的充液、卸荷功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体分配阀及带流体分配阀的液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装在 车辆制动系统内的流体分配阀及该车辆制动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车辆液压制动系统中,一般都配有蓄能器为制动器提供高压油,而蓄能器的高压 油则是由油泵通过充液阀提供,当蓄能器充满时,充液阀会使油源卸荷,而当蓄能器压力低 于设定值时,充液阀便会自动充液。现普遍使用的常规充液阀8的充液原理如图6所示P1 口接高压油源,N1 口接油 箱,S1、S2 口接蓄能器,T 口为泄油口接油箱,高压油从P1 口进入充液阀,当S1、S2 口所接 蓄能器压力未达到设定压力Ps时,液压油不进入第二换向阀82,而是经过第一单向阀83到 S1、S2 口向蓄能器充液,当蓄能器压力达到设定压力Ps时,第一换向阀81动作,此时作用在 第二换向阀82左侧的控制油通过第一换向阀81泄到油箱里,第二换向阀82左侧控制油压 力为0,此时第二换向阀82在右侧控制油的作用下动作,使P1 口与附口相通,P1 口泄压; 当蓄能器压力下降到充液阀设定压力Ps’时(Ps > Ps’),第一换向阀81在弹簧力的作用 下复位,第二换向阀82在左侧控制油和左侧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充液阀再次充液,直到蓄 能器压力达到设定压力Ps,这样往复循环。目前,行走车辆液压制动系统中的充液阀基本都是选用进口件,结构较为复杂,维 修性差,成本太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 使用及维修方便、制作成本低且能有效实现液压制动回路的充液卸荷功能的充液阀,还提 供一种带充液阀的车辆制动液压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充液阀,所述充液阀上 设有注油口、出油口和第一回油口,其特征在于连通所述注油口与出油口的管路上设有一 单向阀,连通所述注油口与第一回油口的管路上设有一卸荷阀,所述卸荷阀与所述出油口 之间设有一能通过油压控制卸荷阀阀芯启闭的控制油道。所述出油口处的压力油通过该控 制油道作用在所述卸荷阀的阀芯上,当出油口的压力低于卸荷阀弹簧设定值时,卸荷阀阀 芯不动作,阀芯关闭;当出油口压力升高到大于卸荷阀弹簧设定值时,控制油道中的压力油 可以推动卸荷阀阀芯使之开启,卸荷阀卸荷。上述的充液阀中,所述控制油道上优选设有一阻尼孔。由于在本技术的充液 阀中增设有一阻尼孔,充液阀在工作过程中阻尼孔两侧能产生一压差AP,这使得充液阀能 按一定的周期充液,从而降低了液压油泵的压力负荷。作为一个总的技术构思,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制动液压系统,包括蓄能器、 与该蓄能器相连的制动阀和与该制动阀相连的制动器,所述蓄能器同时与上述充液阀的出油口相连,所述充液阀的注油口接高压油源,所述第一回油口及所述制动阀的第二回油口 均连接至所述车辆制动液压系统的系统油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简单的液压回路实现 了液压制动回路的充液和卸荷功能,降低了充液阀及车辆制动液压系统的制作成本,同时 维修方便。本技术改进后的充液阀上加设有阻尼孔,阻尼孔能产生一压差,使得充液阀 能按一定的周期充液,从而降低了液压油泵的压力负荷。总体来说,本技术结构简单、 操作使用及维修都非常方便,制作成本低,能有效实现液压制动回路的充液和卸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充液阀的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充液阀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充液阀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充液阀的右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辆制动液压系统的原理图;图6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充液阀原理图。图例说明1、充液阀;11、单向阀;12、卸荷阀;13、控制油道;14、阻尼孔;2、蓄能器;3、制动 阀;4、制动器;5、系统油箱;6、低压报警开关;7、制动灯开关;8、常规充液阀;81、第一换向 阀;82、第二换向阀;83、第一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如图1 图4所示的本技术的充液阀1,如图2 图4所示,该充液阀1 呈近似长方体状,其三个侧面上分别开设有注油口 P、出油口 S和第一回油口 N,在设有出油 口 S的侧面上还设有一观测孔;如图1所示,在充液阀1内,连通注油口 P与出油口 S的管 路上设有一单向阀11,连通注油口 P与第一回油口 N的管路上设有一卸荷阀12,卸荷阀12 与出油口 S之间设有一能通过油压控制卸荷阀12阀芯启闭的控制油道13。在控制油道13 上设有一阻尼孔14。将上述充液阀装设于车辆制动液压系统中,构成如图5所示的本技术的车辆 制动液压系统,该车辆制动液压系统包括蓄能器2、与该蓄能器2相连的制动阀3和与该制 动阀3相连的制动器4,蓄能器2同时与充液阀1的出油口 S相连,充液阀1的注油口 P连 接高压油源,第一回油口 N及制动阀3上的第二回油口 M均连接至车辆制动液压系统的系 统油箱5。在连接蓄能器2和制动阀3的管路上还连接有一低压报警开关6,制动阀3上还 连接有一制动灯开关7。本实施例的充液阀1在上述车辆制动液压系统中的工作原理为压力油由充液阀 1的注油口 P进入充液阀1,初始状态时,蓄能器2的压力小于卸荷阀12的压力设定值&, 控制油道13未给卸荷阀12加压,此时卸荷阀12的阀芯关闭,压力油通过单向阀11从出油 口 S 口向蓄能器2充液;由于阻尼孔14的作用,阻尼孔14两侧会产生一 AP的压差,因此 阀芯开启时会发生延时效应,即当蓄能器2压力升高到Pi+ A P时,才能通过控制油道13使4卸荷阀12阀芯开启,油泵卸荷,从注油口 P输入的压力油直接从第一回油口 N回流到系统 油箱5,此时蓄能器2的压力油由单向阀11保压;当制动阀3开始工作时或者由于液压元 件的泄漏使得蓄能器2的压力降低时,由于在阻尼孔14的作用下使得阻尼孔14两侧再次 产生一 A P的压差,此时卸荷阀12的先导油压力(即⑴仍保持阀芯开启状态,当蓄能器2 的压力继续下降到P2,且P2+AP小于卸荷阀12的压力设定值Pi时,阀芯关闭,压力油重新 由单向阀11向蓄能器2充液。 本实施例的整个车辆制动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为车辆启动时油泵输出的液压油 从充液阀1的注油口 P进入充液阀1,并从出油口 S流出向蓄能器2充液,此时蓄能器2压 力开始上升,当升高到充液阀1的设定压力Pi时,充液阀1关闭,油泵输出的液压油经过充 液阀1从第一回油口 N泄荷,蓄能器2保压;当制动阀3动作时,蓄能器2中的高压油会经 过制动阀3进入制动器4,完成制动动作,此时制动灯开关7会发出制动信号,同时蓄能器2 的压力下降,当蓄能器2压力下降到充液阀1压力设定值P2时,充液阀1会停止泄荷状态, 开始向蓄能器2充液,直到充液完成,准备进行下一轮的制动。权利要求一种充液阀,所述充液阀(1)上设有注油口、出油口和第一回油口,其特征在于连通所述注油口与出油口的管路上设有一单向阀(11),连通所述注油口与第一回油口的管路上设有一卸荷阀(12),所述卸荷阀(12)与所述出油口之间设有一能通过油压控制卸荷阀(12)阀芯启闭的控制油道(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油道(13)上设有一阻尼孔 (14)。3.—种车辆制动液压系统,包括蓄能器(2)、与该蓄能器(2)相连的制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液阀,所述充液阀(1)上设有注油口、出油口和第一回油口,其特征在于:连通所述注油口与出油口的管路上设有一单向阀(11),连通所述注油口与第一回油口的管路上设有一卸荷阀(12),所述卸荷阀(12)与所述出油口之间设有一能通过油压控制卸荷阀(12)阀芯启闭的控制油道(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科郑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