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机旋转密封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6871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钻机旋转密封接头,其中旋转轴(2)被套装在筒体(6)中,旋转轴(2)在钻机动力头的驱动作用下产生相对于筒体(6)的旋转运动,旋转轴(2)的一端与连接体(26)相接。在旋转轴(2)与连接体(26)的相接处,由旋转轴(2)端部附近的外圆表面(31)、筒体(6)的端部表面(33)、连接体(26)的内圆表面(35)和连接体(26)的内端面(37)围成容纳密封装置(30)的腔体(32)。在密封装置(30)的作用下,水或泥浆通过旋转轴(2)的轴向通道(3),防止水或泥浆损坏旋转轴(2)或密封接头的零部件。(*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钻机旋转密封接头,特别是一种用于水平定向钻机的泥浆旋转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水平定向钻机用泥浆旋转密封装置多采用填料密封,采用此种密封装置的 钻机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一系列需要改善的问题。由于这种密封装置中使用的填料密封 件的贴紧接触力来源于压盖对填料的轴向压力,从而使密封填料产生径向扩张力,由此也 造成填料与旋转轴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大,不但要经常更换磨损的旋转轴,而且需要损耗较 大的轴功率。 在技术专利号为200320124565. 8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水平定向钻机 上使用的泥浆旋转接头,该接头包括空心轴,外壳、端盖,静密封环,动密封环,弹簧。空心轴 通过两个带油封的轴承支撑在外壳内,旋转环用传动套周向固定在空心轴上,两端面用了 0 型密封圈。静止环一端支撑在端盖内,两圆柱面间用0型密封圈,静止环外面周向均布有四 个弹簧,静止环用止转销与端盖周向固定,使静止环只能沿轴向移动,旋转环与静止环的接 触环面为机械密封。这种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技术专利号为200720087454. 2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水平定向钻机 旋转密封接头,其包括旋转水封体、旋转水封芯轴、水封端盖,旋转水封体与水封端盖通过 螺栓连接形成外壳,旋转水封芯轴通过两个自润滑轴承支撑在外壳内并被挡环、挡圈紧固。 所述的旋转水封体由带两级内台阶的不等径圆环柱体构成,由带有内台阶的不等径圆环形 柱体构成的浮动环的小端套入旋转水封体的小端孔内、其止动凸缘固定在旋转水封体的第 一级内台阶上,弹簧套在浮动环上并定位于旋转水封体的第二级内台阶与浮动环的止动凸 缘之间,动密封环一端固定在旋转水封芯轴的传动凹槽内,静密封环一端固定在浮动环的 内台阶上,动密封环和静密封环的接触圆环面间为机械密封接触。这种水平定向钻机旋转密封接头采用的是机械密封形式,其优点是寿命较长,但是其密封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钻机旋转密封接头,其中旋转轴被套装在筒体中,旋转轴在钻机动力头的驱动作用下产生相对于筒体的旋转运动,旋转轴的一端与连接体相接。在旋转轴与连接体的相接处,由旋转轴端部附近的外圆表面、筒体的端部表面、连接体的内圆表面和连接体的内端面围成容纳密封装置的腔体。 按照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钻机旋转密封接头,所述容纳在腔体中的密封装置包括隔环和第一密封件,所述隔环的内圆表面与旋转轴端部的外圆表面相互配合,所述隔环的外圆表面与连接体的内圆表面相互配合,在旋转轴端部附近的外圆表面、连接体的内端面、隔环的第一内圆表面和隔环的第一内端面围成的第一空间内安装有第一密封件。 按照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钻机旋转密封接头,所述容纳在腔体中的密封装置3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安装在由旋转轴端部附近的外圆表面、筒体的端部表 面、隔环的第二内圆表面和隔环的第二内端面围成的第二空间内。 按照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钻机旋转密封接头,在隔环的外圆表面设有用于安 装第三密封件的沟槽。 按照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钻机旋转密封接头,所述旋转轴借助左侧滚动轴承和右侧滚动轴承套装在筒体内,在左侧滚动轴承的外侧安装有外端盖,所述外端盖位于筒体的外端,在所述外端盖和左侧滚动轴承之间设有第四密封件,旋转轴与钻机动力头的输出轴配合旋转的一端从外端盖向外延伸,右侧滚动轴承位于筒体与连接体配合的端部内侧。在筒体的内圆表面和筒体的孔内端面的相交处设有台阶,在右侧滚动轴承和筒体中的台阶的端面之间安装内端盖,在右侧滚动轴承和内端盖之间设有第五密封件。 按照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钻机旋转密封接头,在筒体中的台阶的端面所在的平面与筒体的孔内端面之间具有轴向间隔。在筒体的侧壁上,在筒体的台阶的端面所在的平面和筒体的孔内端面之间设有径向通孔。 按照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钻机旋转密封接头,在所述安装在筒体中的内端盖 的外圆表面与筒体的内圆表面之间形成静配合,在筒体内的内端盖的外圆表面上设有安装 第六密封件的沟槽。 按照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钻机旋转密封接头,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 是车氏密封件,第三密封件和第六密封件是分别具有相应安装尺寸的O型密封圈,第四密 封件和第五密封件是嵌入安装位置的油封。 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提供的钻机旋转密封接头,其中由于密封结构的改善,使 得该密封接头具有自补偿功能,从而使密封件的更换周期延长,提高了密封接头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钻机旋转密封接头的侧剖视图; 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钻机旋转密封接头的局部放大的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和2所示,其中描绘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钻机旋转密封接头。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旋转轴2被套装在筒体6内。旋转轴2与钻机动力头的 输出轴(未图示)配合旋转的一端从外端盖8向外延伸。旋转轴2左端通过左旋螺纹与钻 机动力头的输出轴连接在一起,两者之间采用0型密封圈4密封介质,如水或泥浆。旋转轴 2在钻机动力头的驱动作用下,产生相对于筒体6的旋转运动。在旋转轴2的中部,安装的 左侧滚动轴承16和右侧滚动轴承17将旋转轴2支撑于筒体6内。借助螺栓14将外端盖 8固定在筒体6的左侧,由此对左侧滚动轴承16提供轴向定位作用。在所述外端盖8和左 侧滚动轴承16之间设有第四密封件18。所述第四密封件18是嵌入外端盖8中的油封。连 接体26的左端用螺栓28固定在筒体6上。连接体26右端螺纹与泥浆管(未图示)连接。 在筒体6内侧,即旋转轴2中部靠右的位置,安装内端盖12,由内端盖12对右侧轴 承17起轴向固定作用。在内端盖12内安装有第五密封件19。所述第五密封件19是嵌入4内端盖12中的油封。 如图1所示,旋转轴2的右端与连接体26相配合。在旋转轴2与连接体26的相接 处,由旋转轴2端部附近的外圆表面31、筒体6的端部表面33、连接体26的内圆表面35和 连接体26的内端面37围成容纳密封装置30的腔体32。所述容纳在腔体32中的密封装置 30包括隔环38和第一密封件39。所述隔环38的内圆表面45与旋转轴2端部的外圆表面 31相互配合。所述隔环38的外圆表面47与连接体26的内圆表面27相互配合。第一密封 件39安装在由旋转轴2端部附近的外圆表面31、连接体26的内端面37、隔环38的第一内 圆表面41和隔环38的第一内端面42围成的第一空间43内。在所述容纳在腔体32中的 密封装置30还包括第二密封件34。所述第二密封件34安装在由旋转轴2端部附近的外圆 表面31、筒体6的端部表面33、隔环38的第二内圆表面51和隔环38的第二内端面52围 成的第二空间53内。在隔环38的外圆表面47设有沟槽46,在所述沟槽46中安装有第三 密封件36。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39和第二密封件34是车氏密封件,第三密封件36 是具有与隔环38的外圆表面47上沟槽46相适应尺寸的0型密封圈。 如图1中清楚所示,右侧滚动轴承17位于筒体6与连接体26配合的端部内侧。在 筒体6的内圆表面7和筒体6的孔内端面23的相交处设有台阶21。在右侧滚动轴承17和 筒体6中的台阶21的端面之间安装内端盖12。将第五密封件19安装在右侧滚动轴承17 和内端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机旋转密封接头,其中旋转轴(2)被套装在筒体(6)中,旋转轴(2)在钻机动力头的驱动作用下产生相对于筒体(6)的旋转运动,旋转轴(2)的一端与连接体(26)相接,其特征是:在旋转轴(2)与连接体(26)的相接处,由旋转轴(2)端部附近的外圆表面(31)、筒体(6)的端部表面(33)、连接体(26)的内圆表面(35)和连接体(26)的内端面(37)围成容纳密封装置(30)的腔体(3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中银杨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