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气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64919 阅读:3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安全气囊装置,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安全气囊装置结构复杂、安装费时费力、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汽车安全气囊装置,包括安装框、气袋和筒状的气体发生器,安装框设置在汽车的仪表板上,气袋和气体发生器设置在安装框内,且气袋包裹在气体发生器的外侧,气体发生器上的点火器和安装螺栓穿出气袋固连在仪表板上,在仪表板上设有导向结构,当气袋充气后气袋能够顶开导向结构并伸出仪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安装支架和饰板,不但简化了结构、减轻了重量,而且通过自带的点火器和安装螺栓即能进行安装固定,其操作简单、安装方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安全气囊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在车辆碰撞过程中保护司机或者乘客的安全,现代汽车的方向盘或者仪表板 内都安装有安全气囊。安全气囊装置,也称辅助乘员保护系统,它是一种当汽车遭到碰撞而 急剧减速时能很快膨胀的缓冲气囊,可以保护车内乘员不致撞到车厢内部,减少汽车发生 正面碰撞时由于巨大的惯性力所造成的对驾驶员和乘员的伤害的装置。 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安全气囊控制系统检测到冲击力超过额定值时,安全气 囊电子控制装置立即接通充气元件中的传爆管电路,使气体发生器产生大量的气体,并快 速给气囊充气,气囊急剧膨胀,冲出方向盘盖罩或仪表板,减少对驾驶员和乘员的冲击。 目前常见的乘员安全气囊装置设置在仪表板内侧,包括气体发生器、气袋、支架、 撑圈和饰盖等零部件,饰盖位于仪表板上,气体发生器通过支架进行安装固定,当气袋充满 气后顶开饰盖从而实现对乘员的缓冲冲击。此结构的安全气囊装置需安装饰盖和支架,其 结构复杂,不但安装时费时费力,而且增加了重量,使整个安全气囊装置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安全 方便的汽车安全气囊装置。 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汽车安全气囊装置,包括安装框、 气袋和筒状的气体发生器,所述的安装框设置在汽车的仪表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袋 和气体发生器设置在安装框内,且气袋包裹在气体发生器的外侧,所述的气体发生器穿出 气袋固连在仪表板上,所述的仪表板上设有导向结构,当气袋充气后气袋能够顶开导向结 构并伸出仪表板。 本汽车安全气囊装置的气袋由多层的尼龙布通过气袋缝纫线缝合而成,气袋折叠 后将气体发生器包裹起来并一起设置在与汽车的仪表板固连的安装框内。包裹在气袋里的 气体发生器穿出气袋固连在仪表板上。在安装框对应的仪表板上设有导向结构,当气袋充 气后,气袋膨胀并顶开该导向结构,气袋快速的伸出仪表板,从而起到保护乘员的作用。 在上述的汽车安全气囊装置中,所述的仪表板上设有仪表横梁,上述的气体发生 器固连在仪表横梁上。 在上述的汽车安全气囊装置中,所述的气体发生器上设有点火器,所述的点火器 穿出气袋与仪表横梁固连。通过点火器直接与仪表横梁连接,结构简凑、安全方便。 在上述的汽车安全气囊装置中,所述的点火器上开有外螺纹,所述的点火器穿出 仪表横梁,并通过螺母锁紧在仪表横梁上。 在上述的汽车安全气囊装置中,所述的气体发生器的侧壁上设有安装螺栓,所述 的安装螺栓穿出气袋与仪表横梁固连。在发生器上设置安装螺栓,使发生器与仪表横梁固定的更牢靠。 在上述的汽车安全气囊装置中,所述的导向结构为设置在仪表板背面的撕裂纹。 此设置不但使仪表板的外观简洁、美观,而且方便加工。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撕裂纹设置 成环形或首尾封闭结构。 在上述的汽车安全气囊装置中,所述的安装框内设有U型的模块包裹片,上述的 气袋位于模块包裹片内,上述的气体发生器位于包裹体的U型口处。设置模块包裹片,可保 持气袋折叠后的形状,方便安装到安装框内。 在上述的汽车安全气囊装置中,所述的模块包裹片内设有支撑气袋的支撑结构, 所述的支撑结构位于气袋和气体发生器之间。通过支撑结构使气袋和气体发生器安装更牢 固。 在上述的汽车安全气囊装置中,所述的支撑结构包括压板一和压板二,所述的压板一和压板二包覆在气体发生器外侧,上述的点火器和安装螺栓穿出压板二。 在上述的汽车安全气囊装置中,所述的压板一上开有若干导气槽。导气槽可以引导气体发生器起爆时产生气体均匀释放,而且还能保护气袋不被气体发生器起爆时产生的热量和火焰烧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汽车安全气囊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与普通的安全气囊装置相比,本技术的汽车安全气囊装置减少了安装支架,不但减轻了重量,而且降低了成本。 2、直接通过设置在气体发生器侧壁上的点火器和安全螺栓来固定,此结构简单、 安装方便。 3、使用两个金属压板从上下两个方向夹住气体发生器,并在上压板一上加工出导 气槽,以引导气体发生器起爆时产生气体均匀释放,而且还能保护气袋不被气体发生器起 爆时产生的热量和火焰烧坏。压板同时还可起到托扶气袋的作用,使气袋更易折叠成型。 4、使用由PA66或PE材料制作的模块包裹片,可保持气袋折叠后的形状,方便安装 到安装框内。 5、利用一体式仪表板乘员安全气囊撕裂缝处的安装框来对气袋展开进行导向,使 仪表板更美观,加工更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汽车安全气囊装置设置在仪表板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汽车安全气囊装置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汽车安全气囊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的汽车安全气囊装置的安装框设置在仪表板上的立体结构示 意图。 图中,1、仪表板;11、仪表横梁;12、气囊支架;13、撕裂纹;2、安装框;21、条形通 槽;3、气袋;31、通孔一、32、通孔二 ;4、气体发生器;41、点火器;42、安装螺栓;5、模块包裹 片;51、凸台;6、压板一 ;61、导气槽;7、压板二 ;71、通孔三、72、通孔四;8、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汽车安全气囊装置包括安装框2、气袋3、气 体发生器4、模块包裹片5、压板一 6、压板二 7和仪表板1。 气体发生器4呈筒状,在发生器的侧壁上设有点火器41和安装螺栓42,点火器41 和安装螺栓42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在点火器41的外侧开有外螺纹。 模块包裹片5由PA66或PE材料制成,模块包裹片5呈U型,在U型口上具有向内 侧突起的凸台51。 压板一 6和压板二 7由金属材料制成,中间具有半弧形结构。在压板一 6上开有 导气槽61,导气槽61位于压板一 6的平板上。在压板二 7上开有通孔三71和通孔四72, 通孔三71和通孔四72位于压板二 7的半弧形结构上。 气袋3由二至四层尼龙布经气袋3缝纫线缝合而成。气袋3包裹在气体发生器4 外侧,并折叠成形后位于模块包裹片5内。在气袋3上除正常裁剪出排气孔外,气袋3包裹 气体发生器4的位置裁剪出能使气体发生器4的点火器41通过的通孔一 31和能使安装螺 栓42穿过的通孔二32。 如图4所示,安装框2为一矩形的开口框体,安装框2设置在仪表板1内侧面上, 在与仪表板1连接的面上开有条形通槽21。条形通槽21对应的仪表板1上开有条状的撕 裂纹13,在仪表板1上还设有仪表横梁11和气囊支架12,气囊支架12设置在仪表横梁11 上。设置撕裂纹13结构的仪表板1外观简洁、美观。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撕裂纹13设置 成环形或首尾封闭的结构。 本技术的汽车安全气囊装置安装时,首先,将压板二 7安装到气体发生器4 上,点火器41和安装螺栓42分别位于压板二 7的通孔三71和通孔四72内;其次,将压板 一 6安装到气体发生器4的另一侧,与压板二 7 —起将气体发生器4包裹起来;第三,将气 袋3包裹到安装了压板一 6和压板二 7的气体发生器4上,使点火器41和安装螺栓42分 别通过气袋3上的通孔一 31和通孔二 32,并将气袋3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安全气囊装置,包括安装框(2)、气袋(3)和筒状的气体发生器(4),所述的安装框(2)设置在汽车的仪表板(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袋(3)和气体发生器(4)设置在安装框(2)内,且气袋(3)包裹在气体发生器(4)的外侧,所述的气体发生器(4)穿出气袋(3)固连在仪表板(1)上,所述的仪表板(1)上设有导向结构,当气袋(3)充气后气袋(3)能够顶开导向结构并伸出仪表板(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福杨健赵福全祝贺丁勇吴成明刘卫国周大永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