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64486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双体车组合后转向轮相互影响、转弯安全性低等技术问题。本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设置在单体车的车身和前轮之间,本装置包括轮架,在轮架上设有减振器,该轮架的下部与前轮的轮轴相联,轮架的上部固连有拉杆,在拉杆和车身之间设有能使拉杆相对于车身上升或下降的升降机构。本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能够通过内部零件之间的相互伸缩实现单体车前转向轮的上升或下降,使组合后的双体车的转弯的安全性提高,转向更加的便利;结构设计合理,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特别是一种单体车上的可升 降的转向轮装置。
技术介绍
双体车是一种由两个单体车组合而成的组合车型,每个单体车有一个前轮和一个后轮, 单体车具有一套独立的动力系统,能够独立的行驶。在路况好的地方,将每个单体车的连接 部通过连接件相固连,就可以组合成双体车,行驶更加的稳定和安全。在路况差的地方,特 别是野外一些小路,路面比较窄,以双体车的宽度难以通过,这时将双体车中间的连接件拆 下,把组合的双体车分成两个单体车,每个单体车单独行使,这样就可以顺利的通过这些小 路,在旅游出行时显得非常方便。单体车的前轮是一个转向轮,能够独立的完成转向的功能,但当两个单体车合并为一辆 双体车后,该双体车具有了两个转向轮,两个转向轮在转向的时候会相互的影响,使整个双 体车的转向出现偏差,甚至会使整个双体车在高速转弯的时候出现翻车的状况。为了避免这 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让组合后的双体车只有一个转向轮,将另一个转向轮收起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转向轮上升或下降 的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设置在单体车 的车身和前轮之间,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轮架,在轮架上设有减振器,该轮架的下部与 前轮的轮轴相联,轮架的上部固连有拉杆,在拉杆和车身之间设有能使拉杆相对于车身上升 或下降的升降机构。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单体车合并为双体车后,其中一辆单体车上的升降机构带动 拉杆相对于车身上升,拉杆带动轮架上升,轮架带动单体车的前轮上升,这样该辆单体车的 前轮就脱离了地面,无法起到转向的作用,也无法影响另一辆单体车的前轮工作,使整个双体车的转弯安全性大大提高。当双体车需要分解为两辆单体车时,之前前轮被提离地面的那 辆单体车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使轮架下降,轮架带动前轮下降直至与地面接触,这样该辆单体车的前轮又恢复了转向的功能,然后双体车开始分解为两个单体车,每辆单体车都可以 独立的完成转向。在上述的一种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中,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车身上的套筒和驱动 结构,所述的拉杆穿设于套筒且与驱动结构相联,所述的驱动结构能带动拉杆沿着套筒轴向 移动。当拉杆在驱动结构的带动下沿套筒轴向向上移动时,拉杆向套筒内部收縮,套筒和拉 杆的总长度变短,前轮被拉杆带动上升;当拉杆在驱动结构的带动下沿套筒向下移动时,拉 杆向套筒外部伸展,套筒和拉杆的总长度变长,前轮被拉杆带动下降。在上述的一种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中,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齿条、齿轮和电机,所述的 齿条设置在拉杆上,所述的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的电机设置在车身上且齿轮固定在电机输 出轴上。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移动,齿条带动拉杆上下移动。在上述的一种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中,所述的拉杆与套筒之间设有能使两者轴向定位的 锁止结构。当前轮上升或下降到预定的位置时,通过锁止结构将拉杆和套筒轴向锁定,使前 轮保持在预定的位置上。在上述的一种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中,所述的锁止结构包括设置在拉杆上且轴向分布的 若干凹槽和设置在套筒上的卡紧件,所述的卡紧件与套筒之间设有能使卡紧件卡于凹槽内的 弹簧,在卡紧件上联接有能拉动卡紧件脱离四槽的拉手。弹簧的弹力作用在卡紧件上,使卡 紧件与拉杆之间产生压力,当卡紧件在拉杆上滑动并且滑至凹槽处时,卡紧件在弹力的作用 下紧紧的卡在凹槽内,使拉杆和套筒轴向定位;当需要解除锁定时,只需用手拉动拉手,使 卡紧件克服弹簧的弹力脱离拉杆上的凹槽,这时拉杆和套筒恢复轴向滑动。在上述的一种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中,所述的齿条上端固定有导向板,该导向板的外缘 与套筒内壁滑动接触。导向板主要起着导向的作用,并使拉杆和套筒径向固定。在上述的一种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中,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设于拉杆上的外螺纹段、设 于套筒内壁的内螺纹段,以及设于车身上的电机,所述的外螺纹段与内螺纹段相联,所述的 电机输出轴与套筒固连。电机带动套筒转动,套筒固定在车身上,由于两者螺纹连接,当相 互转动时拉杆相对套筒轴向产生位移,这样拉杆和套筒的两者的总长度就发生了改变。在上述的一种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中,所述的凹槽有两个且呈环形,当拉杆上升至设定 位置时卡紧件卡于其中一个凹槽上,当拉杆下降至设定位置时卡紧件卡于另一个凹槽上。这 两个环形的凹槽决定了拉杆的两个极限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能够通过内部零件之间的相互伸縮实现单体车 前转向轮的上升或下降,使组合后的双体车的转弯的安全性提高,转向更加的便利;结构设 计合理,生产成本低。附图说明图l是本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实施例一中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实施例一中的正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图4是本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实施例二中的正视图。 图中,1、前轮;2、轮架;3、减振器;4、拉杆;5 构;7a、齿条;7b、齿轮;7c、电机;8、锁止结构;8a8d、拉手;9、导向板;10、外螺纹段;11、内螺纹段。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 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双体车由两个单体车组成,单体车包括一个前轮l和一个后轮,前轮l 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本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设置在单体车的车身和前轮l之间,包括轮架2,在轮架2上设有减振器3,轮架2的下部与前轮1的轮轴相联,轮架2的上部固连有拉杆4,在 拉杆4和车身之间设有能使拉杆4相对于车身上升或下降的升降机构5。具体来说,升降机构5包括设置在车身上的套筒6和驱动结构7,拉杆4穿设于套筒6且与 驱动结构7相联,驱动结构7能带动拉杆4沿着套筒6轴向移动。当拉杆4在驱动结构7的带动下 沿套筒6轴向向上移动时,拉杆4向套筒6内部收縮,套筒6和拉杆4的总长度变短,前轮l被拉 杆4带动上升;当拉杆4在驱动结构7的带动下沿套筒6向下移动时,拉杆4向套筒6外部伸展, 套筒6和拉杆4的总长度变长,前轮1被拉杆4带动下降。拉杆4与套筒6之间设有能使两者轴向 定位的锁止结构8。当前轮l上升或下降到预定的位置时,通过锁止结构8将拉杆4和套筒6轴 向锁定,使前轮l保持在预定的位置上。驱动结构7包括齿条7a、齿轮7b和电机7c,齿条7a设置在拉杆4上,齿轮7b与齿条7a啮合 ,电机7c设置在车身上且齿轮7b固定在电机7c的输出轴上。电机7c带动齿轮7b转动,齿轮7b、升降机构;6、套筒;7、驱动结 、凹槽;8b、卡紧件;8c、弹簧;带动齿条7a移动,齿条7a带动拉杆4上下移动。齿条7a上端固定有导向板9,该导向板9的外 缘与套筒6内壁滑动接触。导向板9主要起着导向的作用,并使拉杆4和套筒6径向固定。如图3所示,锁止结构8包括设置在拉杆4上且轴向分布的若干凹槽8a和设置在套筒6上的 卡紧件8b,卡紧件8b与套筒6之间设有能使卡紧件8b卡于凹槽8a内的弹簧8c,在卡紧件8b上 联接有能拉动卡紧件8b脱离凹槽8a的拉手8d。凹槽8a有两个且呈环形,作为另一种情况凹槽 8a的数量也可以大于两个,当拉杆4上升至设定位置时卡紧件8b卡于其中一个凹槽8a上,当 拉杆4下降至设定位置时卡紧件8b卡于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升降的转向轮装置,设置在单体车的车身和前轮(1)之间,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轮架(2),在轮架(2)上设有减振器(3),该轮架(2)的下部与前轮(1)的轮轴相联,轮架(2)的上部固连有拉杆(4),在拉杆(4)和车身之间设有能使拉杆(4)相对于车身上升或下降的升降机构(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福杨健赵福全郑威杰丁勇马芳武邹凌华吴雪珍仇慎成武新世吴培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