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63769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夹持装置,其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及与其连接的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上夹板、中夹板、下夹板、第一气缸体以及滑轴,所述滑轴穿过所述中夹板,且其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上夹板及下夹板,所述第一气缸体部分穿过下夹板并固定连接于中夹板,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框架、滑块、滑杆以及第二气缸体,所述滑杆穿过滑块固定于框架,所述第二气缸体部分穿过框架并固定于所述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夹持装置结构简单,其结构简单且实现了对物品的大角度全方位移动夹持。(*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在纸品印刷领域中,常常需要对待喷绘的纸品进行夹持移动,以防止发生褶皱凌 乱影响喷绘结果的情况。现有的夹持装置结构比较复杂且夹持时调整的方位角度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夹持装置的结构复杂、方位角度小,提 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全方位移动夹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夹持装置,其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及 与其连接的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上夹板、中夹板、下夹板、第一气缸体以 及滑轴,所述滑轴穿过中夹板且其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上夹板及下夹板,所述第一气缸体 部分穿过下夹板并固定连接于中夹板,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框架、滑块、滑杆以及第二气 缸体,所述滑杆穿过滑块固定于框架,所述第二气缸体部分穿过框架并固定于所述滑块。 在上述夹持装置中,所述滑块的正面开设有一螺孔,所述中夹板的一侧也开设有 螺孔,通过螺钉与所述滑块的螺孔及所述中夹板的螺孔相配合,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固定连 接与第二夹持组件。 在上述夹持装置中,所述上夹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螺孔,所述中夹板两端在与上 夹板的螺孔对应处开设有通孔,所述下夹板两端在与中夹板的通孔对应处开设有螺纹孔, 所述滑轴穿过中夹板的通孔且其一端通过所述上夹板的螺孔固定于所述上夹板,所述滑轴 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下夹板的螺纹孔固定于所述下夹板。 在上述夹持装置中,所述第一气缸体包括缸体部及活塞部,中夹板的中心处也开 设有螺孔,所述下夹板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气缸体的活塞部穿过下夹板的通孔并 通过中夹板的螺孔固定连接于中夹板。 在上述夹持装置中,所述框架包括底板及由所述底板垂直延伸相对的两侧板,所 述侧板与框架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且所述侧板上对应开设有两螺孔,所述滑块的侧面开设 有两通孔,所述滑杆穿过滑块的通孔,且其两端通过侧板的螺孔固定连接于所述框架。 在上述夹持装置中,所述侧板的下部还开设有通孔,所述滑块还开设有螺孔,所述 第二气缸体包括缸体部及活塞部,所述活塞部穿过所述侧板的通孔,并通过所述滑块的螺 孔固定于所述滑块。 本技术的夹持装置通过第一夹持组件夹紧待夹物品,同时通过与第一夹持组 件相连的第二夹持组件带动第一夹持组件进行移动,其结构简单且实现了对物品的大角度 全方位地移动夹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另一角度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夹纸器的结构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夹持装置 100包括第一夹持组件2及第二夹持组件3。其中第一夹持组件2与第二夹持组件3连接 配合可实现全方位的移动夹持。 第一夹持组件2包括上夹板202、中夹板204、下夹板206、第一气缸体208以及滑 轴210。其中,上夹板202为矩形,其两端分别开设有螺孔212。 中夹板204也为矩形,其两端在与上夹板202的螺孔212对应处开设有通孔214。 另外,中夹板204的一侧面还可开设有螺孔216,用于连接第二夹持组件3 ;中夹板204的矩 形中心处也开设有螺孔218,用于连接气缸体208。 下夹板206也为矩形,其两端在与中夹板204的通孔214对应处开设有螺孔220, 滑轴210为圆柱形,其两端开设有螺纹。另外,下夹板206中心处也开设有螺孔222,以固定 所述第一气缸体208于下夹板206。 第一气缸体208包括缸体部224及活塞部226。其中活塞部226为杆形,可插设于 缸体部224并可相对其伸縮运动。 滑轴210通过与螺孔212、通孔214及螺纹孔220配合可将上夹板202、中夹板204 及下夹板206连接起来。 第二夹持组件3包括框架302、滑块304、滑杆306,螺钉308以及第二气缸体310。 其中框架302包括一矩形底板312及由该底板312垂直延伸相对的两侧板314。侧板314 与框架30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且侧板314上对应开设有两螺孔316,以将滑杆306固定连 接于框架302。另外,一侧板314的下部还开设有螺孔318,以供第二气缸体310的活塞部 穿过,同时通过所述螺孔318固定所述缸体部。 滑块306为长条形,其正面开设有一螺孔320,两侧面开设有两通孔322及螺孔 324。 螺钉308通过与螺孔320配合,用于将第二夹持组件3连接于第一夹持组件2。 第二气缸体310与第一气缸体208类似,其活塞部可相对于缸体部伸縮运动。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图2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夹持装置的剖视图。组 装时,先将第一夹持组件2的上夹板202、中夹板204及下夹板206平行放置,再将滑轴210 穿过中夹板204的通孔214,再将滑轴210的一端通过螺孔212与上夹板202固定连接,滑 轴210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孔220与下夹板206固定连接。接着再将第一气缸体208的活塞 部226穿过下夹板206的通孔222,并通过螺孔218固定于中夹板204,缸体部228与下夹 板206通过螺孔固定。这样就完成了第一夹持组件2的装配。 接着将第二夹持组件3的滑杆306穿过滑块304的通孔322,其两端通过螺孔316 分别固定于框架302的侧板314。再将第二气缸体310的活塞部穿过侧板314的螺孔318,并通过螺孔324固定于滑块306,同时所述第二气缸体310的缸体部固定于侧板314。最后 将螺钉308 —端旋入滑块306的螺孔324,另一端旋入中夹板204的螺孔216。这样就完成 了整个夹持装置100的装配。 请同时参阅图1、图2及图3。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另一角 度的剖视图。工作时,先将待夹持的物品例如纸张放置于第一夹持组件2的中夹板204上 朝向上夹板202的一面,驱动第一气缸体208,因活塞部226固定于中夹板204,故其相对所 述中夹板204静止。所述缸体部224固定于所述下夹板206,故其相对所述下夹板静止。当 所述缸体部224相对所述活塞部226移动时,所述所述缸体部224带动所述下夹板206相 对所述中夹板204移动,也就是说,在活塞部226和所述缸体部224的带动下,所述下夹板 206、所述上夹板202相对所述中夹板204往复移动,从而实现待夹的纸张的夹紧与松开。同 时,可通过第二夹持组件3的第二气缸体310推动滑块304相对滑杆306运动,从而带动第 一夹持组件2也相对滑块304滑动。这样就实现了对物品的大角度全方位地移动夹持。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采用第一夹持组件2中的第一气缸体208推动中夹 板204与上夹板202加紧待夹物品,同时通过与第一夹持组件2相连的第二夹持组件3的 第二气缸体310带动第一夹持组件2进行移动。本技术结构简单且实现了对物品的大 角度全方位地移动夹持。 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案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 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夹持装置,其包括第一夹持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持装置,其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及与其连接的第二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上夹板、中夹板、下夹板、第一气缸体以及滑轴,所述滑轴穿过中夹板且其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上夹板及下夹板,所述第一气缸体部分穿过下夹板并固定连接于中夹板,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框架、滑块、滑杆以及第二气缸体,所述滑杆穿过滑块固定于框架,所述第二气缸体部分穿过框架并固定于所述滑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博泰印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