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压铸成型的汽车转向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1603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压铸成型的汽车转向构件,它由上端壳体(1)、下端壳体(2)和嵌入式连接在上端壳体(1)和下端壳体(2)之间的钢管(3)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开设一套同时具有上端壳体、下端壳体和钢管放置口的模具,并在压铸时将上端壳体和下端壳体与钢管直接压铸连接为一体,使汽车转向构件一次性压铸成型,这样不仅可提高上端壳体、下端壳体和钢管的连接强度,而且可以确保上端壳体、下端壳体和钢管的同心度与平面度,提高了汽车转向构件的生产效率和成品率,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具有很好的推广和使用价值。(*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转向构件,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压铸成型的汽车转向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转向构件是将一次性压铸成型的上端壳体和下端壳体通过机加工将两者与钢 管相互连接;这样在加工过程中就必须开设两套模具分别压铸上端壳体和下端壳体,然后再 与钢管连接;因汽车转向构件对连接强度及上端壳体和下端壳体的同心度有较高要求,所以 在对上端壳体、下端壳体和钢管进行连接时就必须有较高的工艺要求,严重影响了汽车转向 构件的生产效率及成品率;同时采用机加工将三者相互连接还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强度高、同心度好、生产效率高的一次性压 铸成型的汽车转向构件,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它由上端壳体、下端壳体和嵌入式连接在上端壳体和下端壳体 之间的钢管构成。上端壳体和下端壳体为铝制壳体。在钢管的两端设有螺纹。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通过开设一套同时具有上端壳体、下端壳体和钢管放置口 的模具,并在压铸时将上端壳体和下端壳体与钢管直接压铸连接为一体,使汽车转向构件一 次性压铸成型,这样不仅可提高上端壳体、下端壳体和钢管的连接强度,而且可以确保上端 壳体、下端壳体和钢管的同心度与平面度,提高了汽车转向构件的生产效率和成品率,同时 本技术还可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具有很好的推广和使用价值。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具体制作过程如下1、 购置壁厚为1.5mm的空心无缝钢管3;2、 在钢管3两端加工外螺纹,这样可以防止钢管在工作过程中发生脱落;3、 对钢管3镀锌;4、 将钢管3放入上端壳体1和下端壳体2的模具型腔内,上端壳体1和下端壳体2的模具放 在压铸机内,且在模具两端插入型芯,以保证钢管3两端的同心度;5、 向压铸机内浇筑铝液压制零件,这样一次性压铸成型的钢管3两端则镶嵌在上端壳体 l和下端壳体2之间。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压铸成型的汽车转向构件,其特征在于它由上端壳体(1)、下端壳体(2)和嵌入式连接在上端壳体(1)和下端壳体(2)之间的钢管(3)构成。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次性压铸成型的汽车转向构件,其特征在 于上端壳体(1)和下端壳体(2)为铝制壳体。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次性压铸成型的汽车转向构件,其特征在 于在钢管(3)的两端设有螺纹。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压铸成型的汽车转向构件,它由上端壳体(1)、下端壳体(2)和嵌入式连接在上端壳体(1)和下端壳体(2)之间的钢管(3)构成。本技术通过开设一套同时具有上端壳体、下端壳体和钢管放置口的模具,并在压铸时将上端壳体和下端壳体与钢管直接压铸连接为一体,使汽车转向构件一次性压铸成型,这样不仅可提高上端壳体、下端壳体和钢管的连接强度,而且可以确保上端壳体、下端壳体和钢管的同心度与平面度,提高了汽车转向构件的生产效率和成品率,同时本技术还可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具有很好的推广和使用价值。文档编号B62D7/00GK201427602SQ200920305540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日专利技术者夏朝晖, 罗永明 申请人:贵阳华烽有色铸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压铸成型的汽车转向构件,其特征在于:它由上端壳体(1)、下端壳体(2)和嵌入式连接在上端壳体(1)和下端壳体(2)之间的钢管(3)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朝晖罗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华烽有色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