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9148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光纤装置(3)以及弹簧(4);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的前端向前延伸的舌板,主体部上设有凹槽(111),舌板设有收容槽(121),且该收容槽与凹槽相贯通;所述光纤装置包括包括基座(30)、安装在基座上的一对透镜(33)以及与该对透镜分别连接的两条光纤(35);所述基座置于收容槽内并可沿前后方向滑动,所述光纤被弯折而形成圆弧状的绕曲部(351),而使两条光纤以交错走线的方式布置于主体部的凹槽内,所述弹簧被夹持于基座与绝缘本体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可传输光电信号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USB)接口作为一种标准的输入/输出接 口,已被广泛应用于众多电子设备的设计中。1994年,英特尔、康柏、数字、IBM、微软、NEC、 Northern Telecom等7家世界著名计算机和通讯公司联合成立了 USB协会(USB-IF),初步 设立USB接口规范。到目前为止,USB协会已经先后发布了 1.0,1. 1,2.0及3.0等版本,而 USB的传输速率亦在逐渐地得到提高。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人们仍在不断 努力地提高USB的传输速率。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第CN101345358A号揭示了一种可传输光信号的连接器, 该连接器包括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以及安装于绝缘本体上并用以 进行光信号传输的光纤装置。光纤装置包括嵌入式透镜以及与透镜光耦合的光纤,该连接 器的光纤装置在绝缘本体上固定不动,当该连接器与同样带有光纤装置的对接连接器对接 时,该光纤装置可提供光信号传输功效。然而,由于前述连接器及对接连接器在制造时会使得两光纤装置存在尺寸配合公 差,且当该配合公差较大时将会严重影响连接器及对接连接器的光纤装置光信号的传输功 效。另外,由于光纤装置的光纤较脆弱,容易被拉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保证光纤装置对接可靠的连接器。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连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 体、光纤装置以及弹簧;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的前端向前延伸的舌板,主 体部上设有凹槽,舌板设有收容槽,且该收容槽与凹槽相贯通;所述光纤装置包括包括基 座、安装在基座上的一对透镜以及与该对透镜分别连接的两条光纤;所述基座置于收容槽 内并可沿前后方向滑动,所述光纤被弯折而形成圆弧状的绕曲部,而使两条光纤以交错走 线的方式布置于主体部的凹槽内,所述弹簧被夹持于基座与绝缘本体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该连接器与带有光纤装置的对接 连接器相对接时,该连接器的光纤装置可在弹簧之弹性作用力下沿前后方向滑动,藉此调 整光纤装置的前后距离以确保与对接连接器上之光纤装置对接可靠,另,光纤被弯折形成 圆弧状的绕曲部,可提供较好的浮动功能,并可防止其被拉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2另一角度的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的部分组合图。图5是图1中连接器沿A-A线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连接器100的较佳实施方式为一插头连接器,其包括绝 缘本体1、固持在绝缘本体1上的若干导电端子2、组装在绝缘本体1上的光纤装置3、夹持 在绝缘本体1与光纤装置3之间的弹簧4、固持在绝缘本体1上的座体5、与座体5相配合 的定位块6、包覆绝缘本体1的外壳7及上壳8、包覆在外壳7及上壳8外围的外绝缘层9 以及与导电端子2电性连接的线缆10。请参阅图1至图5,绝缘本体1包括主体部11以及自主体部11的前端向前延伸的 舌板12。绝缘本体1主体部11的上方设有凹槽111,主体部11上方后端设有固持槽112, 该固持槽112与凹槽111贯通。凹槽111的中部设有凸柱1110。主体部11的下方设有收 容腔113,座体5固定在收容腔113内。舌板12的上方向下凹设有一收容槽121以及一位 于收容槽121后方并与收容槽121相贯通的开槽122。收容槽121与前述凹槽111亦相贯 通。收容槽121较凹槽111深。弹簧4的后端收容且固定在开槽122内。舌板12在收容 槽121内设有一对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块123,舌板12的收容槽121的后部向下凹设形成 一与收容槽121相贯通的凹陷129,该凹陷129正好位于弹簧4的前端下方从而为弹簧4的 前端提供一上下摆动的空间,舌板12的前端中间位置向上延伸形成一前宽后窄大致呈V形 的挡止块124,舌板12在挡止块124的左右两侧各形成一向上凸伸的凸块126。舌板12的 下方设有一排第一端子槽127以及一排位于第一端子槽127后方的第二端子槽128。导电端子2的排布符合USB3. 0传输标准,其包括第一端子21以及第二端子22,且 第一端子21与第二端子22排成两排。第一端子21包括平板状的第一接触部211、与线缆10电性连接的第一尾部213以 及连接第一接触部211与第一尾部213的第一固持部212。第二端子22包括弹性第二接触 部221、与线缆10电性连接的第二尾部223以及连接第二接触部221与第二尾部223的第 二固持部222。该第一接触部211收容在第一端子槽127内,第二接触部221收容在第二端 子槽128内,从而使得第一接触部211与第二接触部221共同位于舌板12的下方并形成前 后排布的两排,该第一固持部212固持在绝缘本体1的主体部11内,第二固持部222固持 在座体5内,定位块6与座体5相配合从而可将第二端子22更好地固定在绝缘本体1内。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该第一端子21可镶埋成型在绝缘本体1内,该第二端子22可先镶埋成 型在座体5上后再与座体5 —同组装至绝缘本体1上。请参阅图2至图4,光纤装置3可在绝缘本体1上沿前后方向滑动,其包括在绝缘 本体1的收容槽121内沿前后方向滑动的基座30,安装在基座30上的两个透镜33以及与 透镜33相连接的两条光纤35。基座30的下方设有与滑块123相配合的滑槽31,从而使基座30更好的在收容槽 121内滑动,基座30的前端中间位置设有与挡止块124相配合且前宽后窄的V形槽32。两 个透镜33分别布置于基座30的V形槽32的左右两侧。每一光纤35自固持槽112延伸入凹槽111内,该光纤35被弯折而形成一大致成 圆弧状的绕曲部351,该绕曲部351绕经凸柱1110外侧并连结至透镜33后端以与透镜33光耦合,从而提供高速光学信号传输。前述两条光纤在凹槽111内以交错走线的方式布置, 使光纤35有较大幅度的变形,有利于增加光纤装置3的浮动效果。且可防止线缆10被拉 伸而将光纤拉断的问题发生。凸柱1110位于光纤绕曲部351之间。虽然在图中只显示出了两个透镜33及两条与该透镜连接的光纤35,惟,在其它实 施方式中,基座30也可以在V形槽3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对透镜33或者更多的透镜33, 同时有若干条对应的光纤35连结至相应的透镜33。基座30在两透镜33的两侧设有定位 孔34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上的柱体相对接,从而使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的中心 线完全对齐,确保光信号传输的质量。基座30的后端设有一向后突伸的凸柱36,弹簧4的 前端固定在凸柱36上,该弹簧4夹持在绝缘本体1与基座30的间以向前抵持基座30。光纤装置3与第一端子21以及第二端子22分别位于绝缘本体1上下两侧,且光 纤装置3的基座30内的透镜33位于第一端子21及第二端子22的前方。采用上述设计方 法,可减少整个连接器的体积,并且方便各组件的组装。外壳7及上壳8共同包覆绝缘本体1以提供很好屏蔽效果。外壳7包括包覆舌板 12上方且抵压在舌板12上表面的顶壁71、与顶壁71相对的底壁73以及连接顶壁71与底 壁73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光纤装置以及弹簧;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的前端向前延伸的舌板,主体部上设有凹槽,舌板设有收容槽,且该收容槽与凹槽相贯通;所述光纤装置包括包括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一对透镜以及与该对透镜分别连接的两条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置于收容槽内并可沿前后方向滑动,所述光纤被弯折而形成圆弧状的绕曲部,而使两条光纤以交错走线的方式布置于主体部的凹槽内,所述弹簧被夹持于基座与绝缘本体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宪助廖启男李艮生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