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铝合金圆锭铸造引锭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4590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强铝合金圆锭铸造引锭底座,引锭底座采用不锈钢材料,其主体为底座本体,底座本体的下部设连接螺纹,底座本体的上部为圆滑凸台,圆滑凸台的外壁面呈倒锥面,内壁面呈锥面,圆滑凸台的中心为抛物线形凸台曲面,抛物线形凸台曲面通过抛物线形过渡曲面与内壁面过渡。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形式的引锭底座通过增加铸锭中心与底座的接触面积增加了铸锭中心的冷却强度,减小了凝固初期铸锭的内应力值。其材质选择低导热性能的不锈钢,降低了铸造初期铸锭与外界的热交换,凝固时间延长,铸锭累积的内应力有足够的时间得到释放,从而有效降低了高强铝合金圆锭铸造初期的底部开裂的倾向,提高了铸造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强铝合金圆锭铸造引锭底座,属于铝合金半连续铸造

技术介绍
目前,铝合金挤压用铝合金圆铸锭坯料主要采用半连续直接水冷铸造(DC铸造) 的方式生产。铝合金DC铸造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铸造起始阶段,引锭底座进入 结晶器内部,液态金属流入结晶器,随着引锭底座的不断下移,铸锭接触到冷却水,并在冷 却水的"激冷"作用下整个铸锭逐渐凝固成形;铸造的第二个阶段为稳态铸造阶段,此阶 段铸造参数达到稳定,铸锭内部熔体温度场和流动场保持恒定;铸造的最后一个阶段为结 束阶段,当达到需要的铸造长度后,铸造过程逐渐停止,整个铸锭完全凝固成形并脱离结晶 器。 上述三个阶段中,铸造起始阶段是整个铸造生产的关键环节。在此阶段,引锭底座 与结晶器首先共同提供金属熔体的一次冷却,当金属形成初生凝固壳时,引锭底座以一定 速度下降,铸锭凝固外表面接触到冷却水,凝壳逐渐加厚并形成一定的液穴深度。与第二阶 段稳态过程相比,此阶段是金属熔体与外界热平衡的建立过程,铸锭的冷却强度变化最大。 对于合金元素含量高、铸造性能较差的高强铝合金来说,铸造初始阶段热平衡的 建立对整个铸造过程的进行尤为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强铝合金圆锭铸造引锭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锭底座采用不锈钢材料,其主体为底座本体(1),底座本体(1)的下部设连接螺纹(2),底座本体(1)的上部为圆滑凸台(3),圆滑凸台的外壁面(5)呈倒锥面,内壁面(4)呈锥面,圆滑凸台的中心为抛物线形凸台曲面(6),抛物线形凸台曲面(6)通过抛物线形过渡曲面(7)与内壁面(4)过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世杰吴文祥王家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