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接座总成、转向架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548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领域,提供一种转接座总成、转向架及轨道车辆。转接座总成包括电机安装座,连接于转向架,电机安装座用于与电机沿车长方向的一侧连接;牵引拉杆安装座,连接于转向架并与电机安装座一体成型,牵引拉杆安装座位于电机安装座朝向轮对的一侧。该转接座总成减少了部件数量和组装步骤,使得整个转接座总成结构更加紧凑,重量更轻,有助于提升车辆的整体性能和能效,有利于实现转向架的轻量化设计;能够同时实现电机的横向、垂向和径向的定位以及载荷传递;提高了车辆在高速运行和复杂工况下的安全性能,有助于减少因部件松动或断裂导致的安全事故,保障乘客和车辆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领域,提供一种转接座总成、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1、在相关技术中,轮驱系统主要采用轴套承载、芯轴驱动的载荷传递形式。该结构的转向架簧间部件随车辆侧滚时,容易出现高低差问题,影响转向稳定性和车辆行驶平顺性。而且,轴套为不可旋转部件,降低了传动效率,增加了能量损耗,不利于车辆节能减排。更重要的是,由于电机大多采用顶部吊挂的形式挂载于构架底部,使得电机仅能够承受垂向载荷,电机的径向载荷和横向载荷大多通过电机与轴套的连接节点承担,这样设置在载荷较高的情况下,不仅仅容易造成电机吊装位置的失效,还使得前期的安装过程相对繁琐、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转接座总成,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电机的连接节点复杂、无法满足多方向定位、载荷传递的缺陷。

2、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向架。

3、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

4、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转接座总成,包括:

5、电机安装座,连接于转向架,所述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接座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座(100)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04),所述第一安装孔(104)沿车长方向贯通所述电机安装座(100),所述第一安装孔(104)用于与所述电机(101)上的节点轴(10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座总成,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安装孔(104)的孔端面向所述转向架的中部方向,所述第一安装孔(104)呈减缩的锥形,所述节点轴(106)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04)的形状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0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接座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座(100)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04),所述第一安装孔(104)沿车长方向贯通所述电机安装座(100),所述第一安装孔(104)用于与所述电机(101)上的节点轴(10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座总成,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安装孔(104)的孔端面向所述转向架的中部方向,所述第一安装孔(104)呈减缩的锥形,所述节点轴(106)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04)的形状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04)的轴向与车上方向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拉杆安装座(10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座体(108)和第二座体(110),所述第一座体(108)和所述第二座体(110)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12),所述第二安装孔(112)沿车长方向分别贯通所述第一座体(108)和所述第二座体(110),所述第二安装孔(112)用于与牵引拉杆(13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接座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定位拉杆安装座(114),其中一个所述定位拉杆安装座(114)设置于所述牵引拉杆安装座(102)背离所述电机安装座(100)的一侧,另外一个所述定位拉杆安装座(114)设置于所述电机安装座(100)背离所述牵引拉杆安装座(102)的一侧。

7.一种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部(116)的内部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王石张振先公衍军梁海啸叶天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