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微米碳化硅分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3393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亚微米碳化硅分级装置,属于分级装置,主要包括筒体和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通压力料浆;转动安装于所述筒体内的转子,所述转子包括固定安装在一起的转轴和转动盘;调整盘,所述调整盘通过压力调整装置压靠于所述转动盘上,所述筒体上设有仅用于限定所述调整盘转动的限位件;所述调整盘的外周面与筒体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转动盘与所述调整盘之间的贴合端面形成料浆分级通道。解决了亚微米碳化硅水力(沉降、溢流)分级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产品不稳定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广泛应用于碳化硅等其它行业微粉制造。(*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分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亚微米碳化硅微粉湿法分离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微粉生产中,将微粉的最大颗粒直径小于5微米的粉体称为亚微米级粉体,亚微米级粉体由于粒度小,常规的分级装置很难将其分离出。大多碳化硅生产商都采用沉降法分级亚微米粉体,将碳化硅微粉与水混合,进行搅拌,制成悬浮液,经过沉降分层将亚微米级粉体抽出,通常沉降时间长,分级难度大,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亚微米碳化硅分级装置,以解决亚微米碳化硅水力(沉降、溢流)分级时间长、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亚微米碳化硅分级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筒体和端盖,所述筒体上设有出料口,所述端盖上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通压力料浆;转动安装于所述筒体内的转子,所述转子包括固定安装在一起的转轴和转动盘,所述转轴的一个端部从所述端盖的进料口伸出,用于与动力装置连接;调整盘,所述调整盘通过压力调整装置压靠于所述转动盘上,所述筒体上设有仅用于限定所述调整盘转动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调整盘卡接;所述调整盘的外周面与筒体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转动盘与所述调整盘之间的贴合端面形成料浆分级通道,所述料浆分级通道的外侧与所述出料口相通,所述料浆分级通道的内侧与进料口相通。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压力调整装置包括压缩弹簧;调整丝杆,所述调整丝杆螺纹连接于所述端盖上并通过弹簧压盖将压缩弹簧顶压于所述调整盘上。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筒体的内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料浆分级通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出料口连通。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调整盘设有一个中心通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中心通孔,所述转轴与所述中心通孔的内壁之间具有环形空腔,所述所述料浆分级通道的内侧通过所述环形空腔与所述进料口相通。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转动盘的外周面与所述筒体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转动盘和转轴一起转动,而调整盘则由于固定在筒体内壁上的限位件的限位作用不能随转动盘一起转动,调整盘和转动盘之间有了相对转动,破坏了调整盘和转动盘之间的密封膜,使得浆料在压力作用下克服压力调整装置的预紧力,通过转动盘和调整盘之间的分级通道流出;由于转动盘和调整盘的相对转动,使得大颗粒的碳化硅不会在转动盘和调整盘的贴合处堆积,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在料浆中加压,使得能够克服压力调整装置预紧力的微粒能够通过分级通道,不能够克服压力调整装置预紧力的颗粒则不能通过分级通道,起到了分级的作用;由于调整盘的外周面和筒体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使得浆料只能通过调整盘和转动盘之间的分级通道排出,避免了未分级的浆料混入成品浆料中,提高了成品浆料的合格率。由于设计了压力调整装置和浆料中通有压力,通过调整压缩弹簧的预紧力和浆料中压力的大小,能够克服压力调整装置预紧力而通过分级通道的颗粒大小发生变化,从而分离出直径不同的不同级别的碳化硅微粉,满足了不同的需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在搅拌装置上的使用示意图图中:1、端盖,2、调整盘,3、第一密封件,4、限位件,5、筒体,6、转轴,7、转动盘,8、第二密封件,9、出料口,10、压缩弹簧,11、弹簧压盖,12、调整丝杆,13、进料口,14、联轴器,15、搅拌桨,16、搅拌轴,17、排渣口,18、电动机,19、高压气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亚微米碳化硅分级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筒体5和端盖1,所述筒体5上设有出料口9,所述端盖1上设有进料口13,所述进料口13连通压力料浆;转动安装于所述筒体5内的转子,所述转子包括固定安装在一起的转轴6和转动盘7,所述转轴6的一个端部从所述端盖1的进料口13伸出,用于与动力装置连接;调整盘2,所述调整盘2通过压力调整装置压靠于所述转动盘7上,所述调整盘2的外周面与筒体5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3,所述调整盘2设有一个中心通孔,所述转轴6穿过所述中心通孔,所述转轴6与所述中心通孔的内壁之间具有环形空腔;所述筒体5上设有仅用于限定所述调整盘2转动的限位件4,所述调整盘2与所述限位件4卡接;所述转动盘7与所述调整盘2之间的贴合端面形成料浆分级通道,所述料浆分级通道的外侧与所述出料口9相连通,所述料浆分级通道的内侧与进料口13相连通。所述压力调整装置包括调整丝杆12,所述调整丝杆12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端盖1上;弹簧压盖11,所述弹簧压盖11位于所述调整盘2的上方且与所述调整丝杆12相抵;压缩弹簧10,所述压缩弹簧10位于所述弹簧压盖11与所述调整盘2之间。所述筒体5的内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调整盘2和转动盘7的贴合处位置相对应,使得通过调整盘2和转动盘7之间的间隙的浆料在环形凹槽中汇集,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出料口9连通,通过排料口9排出。所述转动盘7的外周面与所述筒体5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8。其工作过程如下:如图2所示,亚微米碳化硅分级装置安装在搅拌机上,碳化硅微粉浆液在搅拌机中,由电动机18带动搅拌轴16转动,搅拌桨15对浆液不断进行搅拌,高压气管19不断往浆液中充气加压,使得进入进料口13的浆液为高压浆液。亚微米碳化硅分级装置的转轴6通过联轴器14与搅拌轴16连接,转轴6随搅拌轴16一起转动,带动转动盘7转动,由于固-->定在筒体5内壁上的限位件4的限位作用,调整盘2不能随转动盘7一起转动,调整好压缩弹簧10的预紧力和浆料的压力后,能够克服压缩弹簧10预紧力的微粒则通过转动盘7和调整盘2之间的分级通道,由出料口9排出进行收集,而不能够克服压缩弹簧10预紧力的大颗粒则则不能通过转动盘7和调整盘2之间的间隙,搅拌桨15和转动盘7转动产生涡流,使得大颗粒碳化硅微粉不断流动,并不堆积在转动盘7和调整盘2的贴合处,所以加大了流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当需要更小级别的碳化硅微粉时,则要调整浆料的压力和压缩弹簧10的预紧力,旋转调整丝杆17,在压缩弹簧10的预紧作用力下,调整盘2与转轴盘7贴合的更紧,能够通过的微粉颗粒的直径也就更小,甚至分离出更高级别例如最大颗粒小于2微米深亚微米碳化硅。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立式砂磨机的顶部出料口出,作为分级装置,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亚微米碳化硅分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筒体和端盖,所述筒体上设有出料口,所述端盖上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通压力料浆;转动安装于所述筒体内的转子,所述转子包括固定安装在一起的转轴和转动盘,所述转轴的一个端部从所述端盖的进料口伸出,用于与动力装置连接;调整盘,所述调整盘通过压力调整装置压靠于所述转动盘上,所述筒体上设有仅用于限定所述调整盘转动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调整盘卡接;所述调整盘的外周面与筒体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转动盘与所述调整盘之间的贴合端面形成料浆分级通道,所述料浆分级通道的外侧与所述出料口相通,所述料浆分级通道的内侧与进料口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亚微米碳化硅分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筒体和端盖,所述筒体上设有出料口,所述端盖上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通压力料浆;转动安装于所述筒体内的转子,所述转子包括固定安装在一起的转轴和转动盘,所述转轴的一个端部从所述端盖的进料口伸出,用于与动力装置连接;调整盘,所述调整盘通过压力调整装置压靠于所述转动盘上,所述筒体上设有仅用于限定所述调整盘转动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调整盘卡接;所述调整盘的外周面与筒体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转动盘与所述调整盘之间的贴合端面形成料浆分级通道,所述料浆分级通道的外侧与所述出料口相通,所述料浆分级通道的内侧与进料口相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微米碳化硅分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士文鞠全胜刘荔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昌乐鑫源碳化硅微粉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