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车组脱挂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2743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生产输送线上的实现多个摩擦车组同步运行的摩擦车组脱挂钩装置,其包括输送轨道和挂装在输送轨道上的至少两组摩托车组,其特征在于,输送轨道上安装有脱挂钩轨道,脱挂钩轨道位于摩托车组的旁侧,脱挂钩轨道呈“”形,其两端为坡形轨道,中间为水平轨道;所述摩托车组包括连为一体的前小车和后小车,前小车的下端前部设有凹形前定位钩,后小车的下端铰连后回转挂钩件的一端,后回转挂钩件用于与凹形前定位钩相挂接,后回转挂钩件的另一端边侧安装有滚轮,滚轮与脱挂钩轨道位于同侧,滚轮在“”形的脱挂钩轨道滚动时,带动后回转挂钩件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节约成本,适用范围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生产输送线上的实现多个摩擦车组同步运行的摩擦车组脱挂钩装置,属于输送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摩擦车组在输送装配汽车部件时,通常是采用在每隔一个车组的长度内布置一套摩擦驱动来驱动车组向前运行。这样就需要在输送线上需要布置很多的摩擦驱动才能实现输送,从而导致输送设备造价及运行成本高,存在电气控制复杂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摩擦驱动数量大大减少,成本节约且使用范围广的摩托车组脱挂钩装置。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摩托车组脱挂钩装置包括输送轨道和挂装在输送轨道上的至少两组摩托车组,其特征在于,输送轨道上安装有脱挂钩轨道,脱挂钩轨道位于摩托车组的旁侧,脱挂钩轨道呈形,其两端为坡形轨道,中间为水平轨道;所述摩托车组包括连为一体的前小车和后小车,前小车的下端前部设有凹形前定位钩,后小车的下端铰连后回转挂钩件的一端,后回转挂钩件用于与凹形前定位钩相挂接,后回转挂钩件的另一端边侧安装有滚轮,滚轮与脱挂钩轨道位于同侧,滚轮在形的脱挂钩轨道滚动时,带动后回转挂钩件转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摩托车组脱挂钩装置,包括输送轨道(2)和挂装在输送轨道(2)上的至少两组摩托车组,其特征在于,输送轨道(2)上安装有脱挂钩轨道(8),脱挂钩轨道(8)位于摩托车组的旁侧,脱挂钩轨道(8)呈“*”形,其两端为坡形轨道,中间为水平轨道;所述摩托车组包括连为一体的前小车(1)和后小车(7),前小车(1)的下端前部设有凹形前定位钩(9),后小车(7)的下端铰连后回转挂钩件(11)的一端,后回转挂钩件(11)用于与凹形前定位钩(9)相挂接,后回转挂钩件(11)的另一端边侧安装有滚轮(10),滚轮(10)与脱挂钩轨道(8)位于同侧,滚轮(10)在“*”形的脱挂钩轨道(8)滚动时,带动后回转挂钩件(11)转...

【技术特征摘要】
1.摩托车组脱挂钩装置,包括输送轨道(2)和挂装在输送轨道(2)上的至少两组摩托车组,其特征在于,输送轨道(2)上安装有脱挂钩轨道(8),脱挂钩轨道(8)位于摩托车组的旁侧,脱挂钩轨道(8)呈形,其两端为坡形轨道,中间为水平轨道;所述摩托车组包括连为一体的前小车(1)和后小车(7),前小车(1)的下端前部设有凹形前定位钩(9),后小车(7)的下端铰连后回转挂钩件(11)的一端,后回转挂钩件(11)用于与凹形前定位钩(9)相挂接,后回转挂钩件(11)的另一端边侧安装有滚轮(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一新刘文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