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系统余热的污泥干化焚烧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32189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系统余热的污泥干化焚烧系统,所述污泥干化焚烧系统包括:污泥半干化装置,设置有污泥接收部和排放部;污泥焚烧装置,设置有半干化污泥接收部、底渣排放部和烟气排放部;和烟气余热利用装置,设置有烟气接收部和烟气排放部,其中所述污泥半干化装置的排放部与所述污泥焚烧装置的半干化污泥接收部相连,所述污泥焚烧装置的烟气排放部与所述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烟气接收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半干化装置还设置有底渣接收部和烟气接收部,其中所述污泥半干化装置的底渣接收部与所述污泥焚烧装置的底渣排放部相连,并且所述污泥半干化装置的烟气接收部与所述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烟气排放部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泥干化焚烧处理系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分利用系统余热的污泥干化焚烧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日益增多,污水处理的 副产物一污泥的数量也日益增多。污泥是一种含水率较高的絮状泥粒,其中含有大量的有 机物、重金属以及病菌和病原菌等,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常用的污泥 处理技术包括填埋、堆肥、焚烧等。焚烧法可以大大减少污泥的体积,具有处理速度快、无害 化、减量化程度高的优势,焚烧过程还可以解决污泥的恶臭问题,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 以进行循环回收利用。因此随着焚烧技术的提高和烟气净化水平的不断完善,污泥焚烧越 来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由于原生污泥含水率高、热值低,对其进行干燥后再焚烧是较好 的解决方案。 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的含水率在80%左右,此时的污泥自身热值不能将其自身的 水分蒸发,必须要进行干燥处理。将污泥进行半干化后,如果要继续干燥,耗能将会增大,且 干燥时间延长。因此一般对污泥进行半干化(45_60%水分)是最佳途径。 常规的污泥半干化所需热量由污泥焚烧产生的蒸汽提供,污泥焚烧后产生的灰渣 通常采用冷渣器进行降温冷却后排放。 中国技术专利200620049453. 4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焚烧一体化处理装置。 将流化床焚烧装置中的一部分中温热烟气引入回转式污泥干化装置,半干化污泥送入流化 床焚烧装置内,中温热烟气的另一部分输送到一个空气预热器内,对流化床焚烧装置的一、 二次风进行加热。流化床焚烧装置排出的部分灰渣和床料输送到回转式污泥干化装置中, 与回转式污泥干化装置中的污泥进行掺混。该方法采用中温烟气对空气及污泥进行加热, 降低了系统的能量输出,造成系统效率和经济效益降低。 中国专利申请200610113411. 7公开了一种污泥干燥焚烧处理方法。将原生污泥 首先进行初步机械脱水后,送入机械造粒装置,造粒后的污泥与污泥干燥装置中出来的干 燥污泥细粉进行混合并进行搅拌;随后将其送入流化床污泥干燥装置进行干燥到含水率 5%以下。干燥后的污泥先升温到50-6(TC后送入焚烧炉进行焚烧,焚烧产生的部分热量用 于流化床干燥装置。污泥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经加热升温后送入焚烧炉。焚烧炉采用液 态排渣方式或者旋风炉。该方法将污泥干燥到几乎完全干燥,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干燥成本, 使系统效率降低;同时液态排渣造成系统的热损失严重,焚烧系统的热效率降低,经济性降 低。 中国专利申请200510038416. 3利用螺杆泵将含水率为75% _85%的脱水污泥喷 射至循环流化床的燃烧室中焚烧,脱水污泥在贮藏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气体利用风机送入循 环流化床的燃烧室中焚烧。该系统还可以具有蒸汽吹扫装置和高压水清洗装置,以不定时 清洗螺杆泵、污泥输送管和污泥喷射头,防止其被脱水污泥堵塞。由于该系统中污泥未能充分脱水和干燥,而直接送入流化床焚烧炉中进行焚烧,必须有辅助燃料助燃,使得系统经济 性降低。此外,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气,与水分容易发生反应,产生更多的有害物质,具 有较强的腐蚀性,容易腐蚀设备。因此需要具有复杂工艺的净化处理,否则排放后很容易污 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分利用烟气和底渣余热的污泥干化焚烧处理系统。 上述及其他目的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污泥干化焚烧系统实现,所述污泥干化焚 烧系统包括污泥半干化装置,设置有污泥接收部和排放部;污泥焚烧装置,设置有半干化 污泥接收部、底渣排放部和烟气排放部;和烟气余热利用装置,设置有烟气接收部和烟气排 放部,其中所述污泥半干化装置的排放部与所述污泥焚烧装置的半干化污泥接收部相连, 所述污泥焚烧装置的烟气排放部与所述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烟气接收部相连,其特征在 于所述污泥半干化装置还设置有底渣接收部和烟气接收部,其中所述污泥半干化装置的 底渣接收部与所述污泥焚烧装置的底渣排放部相连,并且所述污泥半干化装置的烟气接收 部与所述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烟气排放部相连。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所述污泥半干化装置还设置有换热管,所述烟气余热利用 装置为设置有蒸汽排放部的余热锅炉,其中所述污泥半干化装置的所述换热管与所述余热 锅炉的蒸汽排放部相连。 根据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所述污泥半干化装置采用鼓泡流化床结构。 根据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所述污泥半干化装置采用滚筒结构。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所述污泥焚烧装置采用循环流化床焚烧炉结构。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所述污泥干化焚烧系统还包括除尘器,与所述污泥焚烧装置的烟气排放部相连,和/或与所述污泥半干化装置相连从而可以直接接收流经所述污泥半干化装置排出的烟气。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所述污泥干化焚烧系统还包括污染物净化处理装置,与 所述除尘器相连并位于所述除尘器下游。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所述污泥干化焚烧系统还包括烟囱,与污染物净化处理 装置相连以排出尾气。 本专利技术将污泥流化床焚烧后的灰渣送入脱水污泥中,并将该进入除尘器前的烟气 通过灰渣与脱水污泥混合物,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该系统的低品味余热。 一方面烟气和灰渣 中的余热可以用来干燥污泥。另一方面污泥的水分蒸发后会对烟气中的灰尘及小颗粒进行 吸收,降低除尘器的负荷;污泥干化过程中的臭气可以被烟气带走;底渣的加入也有利于 增强流化床密相区的蓄热。上述余热的充分利用有助于降低系统中用于干燥污泥的蒸汽及 烟气的热量消耗,从而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提高系统经济性。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污泥干化焚烧处理系统的简化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污泥干化焚烧处理系统主要包括污泥半干化装置1、 污泥焚烧装置2和烟气余热利用装置3。 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污泥半干化装置1例如可以采用流化床结构、回转窑 或滚筒结构,但不限于这些结构。污泥半干化装置1设置有污泥接收部、污泥排放部和烟气 接收部(未具体示出)。 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污泥焚烧装置2例如可以采用循环流化床焚烧炉结 构,但不限于这些结构。污泥焚烧装置2设置有半干化污泥接收部、底渣排放部和烟气排放 部(未具体示出)。 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烟气余热利用装置3可以采用余热锅炉形式。烟气余 热利用装置3设置有烟气接收部和烟气排放部(未具体示出)。 污泥半干化装置1的排放部与污泥焚烧装置2的半干化污泥接收部相连,污泥焚 烧装置2的烟气排放部与烟气余热利用装置3的烟气接收部相连。污泥半干化装置1还设 置有底渣接收部(未具体示出),其中污泥半干化装置1的底渣接收部与污泥焚烧装置2的 底渣排放部相连,并且污泥半干化装置1的烟气接收部还与烟气余热利用装置3的烟气排 放部相连。 另外,污泥半干化装置1还可以设置有换热管(未具体示出),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3可以为设置有蒸汽排放部(未具体示出)的余热锅炉,其中污泥半干化装置l的换热管与 余热锅炉的蒸汽排放部相连。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污泥干化焚烧系统还可以包括除尘器4,与余热利用装置3的烟气 排放部相连,和/或与污泥半干化装置1相连从而可以直接接收流经污泥半干化装置1排 出的烟气。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污泥干化焚烧系统还可以包括污染物净化处理装置5,其与除尘器 4相连。最后,污染物净化处理装置5可以与烟囱6相连以排放净化后的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泥干化焚烧系统,包括:污泥半干化装置,设置有污泥接收部和排放部;污泥焚烧装置,设置有半干化污泥接收部、底渣排放部和烟气排放部;和烟气余热利用装置,设置有烟气接收部和烟气排放部,其中所述污泥半干化装置的排放部与所述污泥焚烧装置的半干化污泥接收部相连,所述污泥焚烧装置的烟气排放部与所述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烟气接收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半干化装置还设置有底渣接收部和烟气接收部,其中所述污泥半干化装置的底渣接收部与所述污泥焚烧装置的底渣排放部相连,并且所述污泥半干化装置的烟气接收部与所述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烟气排放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污泥干化焚烧系统,包括污泥半干化装置,设置有污泥接收部和排放部;污泥焚烧装置,设置有半干化污泥接收部、底渣排放部和烟气排放部;和烟气余热利用装置,设置有烟气接收部和烟气排放部,其中所述污泥半干化装置的排放部与所述污泥焚烧装置的半干化污泥接收部相连,所述污泥焚烧装置的烟气排放部与所述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烟气接收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半干化装置还设置有底渣接收部和烟气接收部,其中所述污泥半干化装置的底渣接收部与所述污泥焚烧装置的底渣排放部相连,并且所述污泥半干化装置的烟气接收部与所述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烟气排放部相连。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半干化装置还设置有换热管,所述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为设置有蒸汽排放部的 余热锅炉,其中所述污泥半干化装置的所述换热管与所述余热锅炉的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刚吴树志李永旺张明崔一尘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奇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