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高温变低温差组合式余热回收蒸汽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1933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同时适用于高温变和低温差传热的组合式余热回收蒸汽发生装置,其包括热交换器、汽包及管道系统,所述的热交换器包括翅片管蒸汽发生器和热管蒸汽发生器;翅片管蒸汽发生器设置于烟道高温段,并通过炉水管道系统与汽包连接;热管蒸汽发生器的热侧设置于烟道低温段,冷侧设置于汽包内,冷侧与热侧通过热管工质管道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翅片管蒸汽发生器对烟气温度变化的高适应性和热管蒸汽发生器中热管的低温差传热的超导性能,使得烟气的高低品位的能量回收最大化。(*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工业领域高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应高温变及低温差的组合式余热回收蒸汽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高耗能工业领域,如化工,石油,电力,煤炭,建材等行业,基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 护的需要,有大量的高温烟气须经余热回收后排放。目前常见的余热回收装置有以下几大 类一、翅片管式蒸汽发生器;二、上下锅筒式余热锅炉;三、分离套管式热管蒸汽发生器。 它们在传热和布置方面各有特点,但总的来说,都要根据余热回收装置所使用的具体环境, 如烟道布置空间,烟气进出口湿度等,来选择和确定具体的换热器种类和容量。 但上述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均无法适应于烟气温度变化范围过大的场合。因其 仅采用一种形式的热交换装置,在烟气温度超出或低于余热回收装置的预定工况范围时, 则可能无法使排出烟气达到排放标准,或导致余热回收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同时适用于高温变和低温差传热 的组合式余热回收蒸汽发生装置。 本技术包括热交换器、汽包及管道系统,所述的热交换器包括翅片管蒸汽发 生器和热管蒸汽发生器;翅片管蒸汽发生器设置于烟道高温段,并通过炉水管道系统与汽 包连接;热管蒸汽发生器的热侧设置于烟道低温段,冷侧设置于汽包内,冷侧与热侧通过热 管工质管道系统连接。 本技术利用翅片管蒸汽发生器具有的高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在烟道高温段 进行烟气高温变余热回收,同时利用热管蒸汽发生器具有的低温差传热的超导性能,在烟道 低温段进行低温差余热回收,从而使得本技术可以使得烟气的高低品位的能量回收最大 化,可充分地利用烟气余热,提高余热利用率,并充分保证烟气排出温度达到排放标准。 为了使余热回收装置有更好的适用性和运行稳定性,本技术可设置两个汽 包,翅片管蒸汽发生器通过炉水管道系统与第一汽包连接,形成第一蒸汽发生系统;热管 蒸汽发生器的冷侧置于第二汽包内,并通过热管工质管道系统与热管蒸汽发生器的热侧连 接,形成第二蒸汽发生系统。第一蒸汽系统和第二蒸汽系统相互独立,运行工况独立,不相 互影响,这有利于根据工况变化进行余热回收装置的实际设置和操作,更利于装置模块化。 本技术利用翅片管蒸汽发生器和热管蒸汽发生器的组合,既可适应烟气温度 变化大的高温差换热,又具有低温差传热的超导性能;同时还可方便地实现组合式模块化, 便于快速组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热管工质下降管2-炉水下降管3-第一汽包4-第二汽包5-热管蒸汽发 生器冷侧6-炉水上升管7-翅片管蒸汽发生器8-热管蒸汽发生器热侧9-热管工质上 升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分别以翅片管蒸汽发生器和热管蒸汽发生器为热交 换器的两个相对独立的蒸汽发生系统。 如图l所示,第一蒸汽发生系统结构如下翅片管蒸汽发生器7布置在烟气进口高 温段,第一汽包3内的炉水通过炉水下降管2送入翅片蒸汽发生器7,吸热后的汽水混合物 通过炉水上升管6回到第一汽包2内,经过汽水分离后蒸汽向外送出。 如图l所示,第二蒸汽发生系统结构如下热管蒸汽发生器热侧8布置在烟气出口 的低温段,热管蒸汽发生器冷侧5置于第二汽包4内;热管内的工质在热侧8内吸热汽化, 通过热管工质上升管9送到热管蒸汽发生器冷侧5放热,冷凝后工质通过热管工质下降管 1回到热侧8完成循环,第二汽包4内的炉水吸热后汽化为蒸汽,经汽水分离后向外送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余热回收蒸汽发生装置,包括热交换器、汽包及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器包括翅片管蒸汽发生器和热管蒸汽发生器;翅片管蒸汽发生器设置于烟道高温段,并通过炉水管道系统与汽包连接;热管蒸汽发生器的热侧设置于烟道低温段,冷侧设置于汽包内,冷侧与热侧通过热管工质管道系统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组合式余热回收蒸汽发生装置,包括热交换器、汽包及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器包括翅片管蒸汽发生器和热管蒸汽发生器;翅片管蒸汽发生器设置于烟道高温段,并通过炉水管道系统与汽包连接;热管蒸汽发生器的热侧设置于烟道低温段,冷侧设置于汽包内,冷侧与热侧通过热管工质管道系统连接。2. 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来所范红途杨峻孙立宇段鸾芳邵李忠詹岳李国宾刘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圣诺热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