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其控制方法及发动机排气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其控制方法及发动机排气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867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其控制方法及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包括压缩气罐、进气管组件、出气管组件和排灰组件,压缩气罐与进气管组件连接,压缩气罐用于向进气管组件供给压缩气,进气管组件与颗粒过滤器外壳连接,且进气管组件连接在颗粒过滤器本体沿排气气流方向的下游,出气管组件与颗粒过滤器外壳连接,且出气管组件连接在颗粒过滤器本体沿排气气流方向的上游,排灰组件与出气管组件连接,排灰组件用于排出灰尘。通过压缩气罐供给压缩气实现对颗粒过滤器本体反吹清灰,且灰尘经过排灰组件排出,保证及时有效地对颗粒过滤器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尾气处理,尤其涉及一种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其控制方法及发动机排气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柴油发动机汽车的发动机排气系统安装有颗粒过滤器以降低尾气中的烟气含量,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颗粒过滤器内存储的灰尘逐渐增加。当颗粒过滤器内存储的灰尘累积到一定程度后,颗粒过滤器前后的压差过大,即排气阻力过大,导致发动机油耗增加,动力性降低。因此需要及时对颗粒过滤器进行清灰,而颗粒过滤器的清灰往往需要到专业场所进行,无法及时有效地对颗粒过滤器内的灰尘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其控制方法及发动机排气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及时有效地对颗粒过滤器内的灰尘进行清理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包括压缩气罐、进气管组件、出气管组件和排灰组件,压缩气罐与进气管组件连接,压缩气罐用于向进气管组件供给压缩气,进气管组件与颗粒过滤器外壳连接,且进气管组件连接在颗粒过滤器本体沿排气气流方向的下游,出气管组件与颗粒过滤器外壳连接,且出气管组件连接在颗粒过滤器本体沿排气气流方向的上游,排灰组件与出气管组件连接,排灰组件用于排出灰尘。

3、作为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压缩气罐与进气管组件的压缩气流路上还设置有供气管和第一电磁阀,供气管的两端分别与压缩气罐和第一电磁阀连接,第一电磁阀与进气管组件连接,第一电磁阀用于导通或切断供气管与进气管组件之间的流路。

4、作为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进气管组件包括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和进气接头,进气接头固定连接在颗粒过滤器外壳上,第一进气管与第一电磁阀连接,第二进气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进气管和进气接头连接。

5、作为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排灰组件包括排灰管和第二电磁阀,出气管组件通过第二电磁阀与排灰管连接,第二电磁阀用于导通或切断出气管组件与排灰管之间的流路。

6、作为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出气管组件包括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和出气接头,出气接头固定连接在颗粒过滤器外壳上,第一出气管与第二电磁阀连接,第二出气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出气管和出气接头连接。

7、作为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控制件,控制件的一端与ecu连接,控制件的另一端分为两个子控制端并分别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连接,控制件能够使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同时导通或切断。

8、作为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排灰组件还包括集尘件,集尘件连接在排灰管的出口端。

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方案的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10、持续获取颗粒过滤器本体两端的压差;

11、判断颗粒过滤器本体两端的压差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如是,压缩气罐向进气管组件供给压缩气;

12、判断颗粒过滤器本体两端的压差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如是,压缩气罐停止向进气管组件供给压缩气;否则压缩气罐继续向进气管组件供给压缩气。

13、作为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第一预设值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值。

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包括如上任一方案的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或者使用如上任一方案的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的控制方法。

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将进气管组件连接在颗粒过滤器本体沿排气气流方向的下游,将出气管组件连接在颗粒过滤器本体沿排气气流方向的上游,通过压缩气罐供给压缩气实现对颗粒过滤器本体反吹清灰,且灰尘经过排灰组件排出,保证及时有效地对颗粒过滤器进行清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气罐(1)与所述进气管组件(3)的压缩气流路上还设置有供气管(2)和第一电磁阀(61),所述供气管(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缩气罐(1)和所述第一电磁阀(61)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61)与所述进气管组件(3)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61)用于导通或切断所述供气管(2)与所述进气管组件(3)之间的流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组件(3)包括第一进气管(31)、第二进气管(32)和进气接头(33),所述进气接头(33)固定连接在所述颗粒过滤器外壳(140)上,所述第一进气管(31)与所述第一电磁阀(61)连接,所述第二进气管(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气管(31)和所述进气接头(3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灰组件包括排灰管(5)和第二电磁阀(62),所述出气管组件(4)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阀(62)与所述排灰管(5)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62)用于导通或切断所述出气管组件(4)与所述排灰管(5)之间的流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组件(4)包括第一出气管(41)、第二出气管(42)和出气接头(43),所述出气接头(43)固定连接在所述颗粒过滤器外壳(140)上,所述第一出气管(41)与所述第二电磁阀(62)连接,所述第二出气管(4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气管(41)和所述出气接头(4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件(210),所述控制件(210)的一端与ECU连接,所述控制件(210)的另一端分为两个子控制端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阀(61)和第二电磁阀(62)连接,所述控制件(210)能够使所述第一电磁阀(61)和所述第二电磁阀(62)同时导通或切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灰组件还包括集尘件,所述集尘件连接在所述排灰管(5)的出口端。

8.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所述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10.发动机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或者使用权利要求8-9任一项所述的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的控制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气罐(1)与所述进气管组件(3)的压缩气流路上还设置有供气管(2)和第一电磁阀(61),所述供气管(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缩气罐(1)和所述第一电磁阀(61)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61)与所述进气管组件(3)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61)用于导通或切断所述供气管(2)与所述进气管组件(3)之间的流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组件(3)包括第一进气管(31)、第二进气管(32)和进气接头(33),所述进气接头(33)固定连接在所述颗粒过滤器外壳(140)上,所述第一进气管(31)与所述第一电磁阀(61)连接,所述第二进气管(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气管(31)和所述进气接头(3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灰组件包括排灰管(5)和第二电磁阀(62),所述出气管组件(4)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阀(62)与所述排灰管(5)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62)用于导通或切断所述出气管组件(4)与所述排灰管(5)之间的流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颗粒过滤器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组件(4)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守顺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