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特别一种摩托车的油气分离装置及摩托车。
技术介绍
1、摩托车的发动机工作时,曲轴箱内因活塞运动而产生压差,如在吸气和爆炸行程时是处于正压状态,在压缩和排气行程时是处于负压状态,因此,通常会设置连接有空滤器的通气管来平衡曲轴箱内部的压力。
2、现有的曲轴箱需要通过油气分离装置来连接通气管,并利用油气分离装置的迷宫结构来改变油气混合气流的方向和路径,以达到油气分离,以尽量避免机油排入通气管,但如技术专利cn211082017u所提到的迷宫结构,由于采用左、右迂回的爬楼梯式的气流轨迹,造成油气分离不充分,易出现机油排入通气管。
3、还有,当曲轴箱内处于正压时,由于油气分离装置的入气口距离正时链条较近,也会导致摩托车的正时链条上附着的机油油滴随吹漏气体排入通气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摩托车的油气分离装置及摩托车,能够在迷宫通道内迫使油气混合气流形成向上爬升的气流轨迹,以保证良好的油气分离。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的油气分离装置,包括迷宫通道;所述迷宫通道包括至少1个油气分离腔,所述油气分离腔的内壁设置有凸起的阻隔板并间隔形成横向设置且相连通的第一分离通道和第二分离通道,所述阻隔板阻挡流入所述迷宫通道内的油气混合气流,以使油气混合气流形成向上爬升的流动轨迹设置,进而分离油气。
4、进一步的,所述迷宫通道设置在一缸头盖组件内;所述缸
5、进一步的,所述迷宫通道的截面形状呈“冚”字形。
6、进一步的,所述入气口设置在所述迷宫通道远离链条室的正时链条的一侧。
7、进一步的,所述缸头盖组件设置有连通所述迂回通道的机油积存室,所述机油积存室开设有用于将所述迂回通道内的液态机油回流的机油缺口。
8、进一步的,所述机油积存室的设置数量为2个,其中1个机油积存室位于所述第二油气分离腔的底部,且另外1个机油积存室位于所述第二油气分离腔背离所述第一油气分离腔的一侧。
9、进一步的,所述缸头盖组件具有相盖合的缸头盖和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缸头盖和所述盖板之间的密封垫片,所述缸头盖具有所述迷宫通道以及连通所述迷宫通道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装配有用于连接通气管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装配有用于连接空滤器的通气管;所述安装孔即为所述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为圆柱状结构。
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为金属连接头,所述金属连接头包括相连接的弯头和直管;所述弯头插设于所述通气孔,所述直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弯头。
11、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为橡胶管,所述通气管背离所述通气孔的一端穿过轮胎中心线,并折弯绕接于空滤器。
1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摩托车,至少包括上述的摩托车的油气分离装置。
13、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通过所述阻隔板将所述油气分离腔间隔形成横向设置且相连通的第一分离通道和第二分离通道,流入所述迷宫通道内的油气混合气流依次流经所述第一分离通道和所述第二分离通道,并且油气混合气流被所述阻隔板阻挡,以迫使油气混合气流以向上爬升方式绕过所述阻隔板,再利用重力原理从油气混合气流中分离出液态机油,以保证良好的油气分离,进而有效避免机油排入通气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迷宫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通道设置在一缸头盖组件内;所述缸头盖组件具有通气孔;所述迷宫通道包括呈横向设置且相连通的第一油气分离腔和第二油气分离腔以及连通所述第二油气分离腔的通气腔,所述第一油气分离腔具有入气口,所述通气腔连通所述通气孔;所述迷宫通道的内壁设置有凸起延伸的阻隔壁,所述阻隔壁位于所述第一油气分离腔和所述第二油气分离腔之间,且所述阻隔壁、所述阻隔板和所述迷宫通道的内壁共同形成多个用于分离油气的迂回通道;所述通气腔与所述第一油气分离腔呈上、下设置;或所述通气腔与所述第二油气分离腔呈上、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通道的截面形状呈“冚”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气口设置在所述迷宫通道远离链条室的正时链条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摩托车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头盖组件设置有连通所述迂回通道的机油积存室,所述机油积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积存室的设置数量为2个,其中1个机油积存室位于所述第二油气分离腔的底部,且另外1个机油积存室位于所述第二油气分离腔背离所述第一油气分离腔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摩托车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头盖组件具有相盖合的缸头盖和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缸头盖和所述盖板之间的密封垫片,所述缸头盖具有所述迷宫通道以及连通所述迷宫通道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装配有用于连接通气管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装配有用于连接空滤器的通气管;所述安装孔即为所述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为圆柱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车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为金属连接头,所述金属连接头包括相连接的弯头和直管;所述弯头插设于所述通气孔,所述直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弯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车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为橡胶管,所述通气管背离所述通气孔的一端穿过轮胎中心线,并折弯绕接于空滤器。
10.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摩托车的油气分离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迷宫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通道设置在一缸头盖组件内;所述缸头盖组件具有通气孔;所述迷宫通道包括呈横向设置且相连通的第一油气分离腔和第二油气分离腔以及连通所述第二油气分离腔的通气腔,所述第一油气分离腔具有入气口,所述通气腔连通所述通气孔;所述迷宫通道的内壁设置有凸起延伸的阻隔壁,所述阻隔壁位于所述第一油气分离腔和所述第二油气分离腔之间,且所述阻隔壁、所述阻隔板和所述迷宫通道的内壁共同形成多个用于分离油气的迂回通道;所述通气腔与所述第一油气分离腔呈上、下设置;或所述通气腔与所述第二油气分离腔呈上、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通道的截面形状呈“冚”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气口设置在所述迷宫通道远离链条室的正时链条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摩托车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头盖组件设置有连通所述迂回通道的机油积存室,所述机油积存室开设有用于将所述迂回通道内的液态机油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发,翁宝泉,黄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厦杏摩托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