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油封的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3368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防尘油封的改进结构,尤指一种提供避震器组装防尘用的油封改良设计,主要以预制成型的油封本体,直接延伸设置一圆弧形延长挡片,在端环下方留设组装用的卡合槽凹,直接插组在避震套管的端缘,使其得以包覆插接的避震上管适当长度,供避震上管在减震实施时,可适当的在套管的内部做滑移伸缩,凸出于整个油封本体的延长挡片长度,可包覆避震的滑移长度,供避震上管的管面插合防尘达到完全防护的安全实用功效,使避震防尘组装达到简便实用的目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尘油封,主要以预制成型的油封本体,直接延伸设置一圆 弧形延长挡片,在端环下方留设组装用的卡合槽凹,直接插夹在避震套管的衔接顶端,形成 围覆上管的延长,供避震上管插组后,适当的震动伸缩滑移时,其弹性滑移的管面可受到完 整的包覆防尘的安全使用目的,大幅简化整个防尘油封结构组装,使避震管组的防尘结构 组装达到包覆安全以及组装简便经济的使用目的。
技术介绍
传统机车或自行车的避震结构,大致设成如图1、图2所示,多是由一避震套管20、 一组减震用的弹性组件21以及衔接组装的避震上管22,在套管20的衔接端头上方,以一油 封环23直接穿套,供上管22的穿组以及滑移时的端头部密封使用,而在整个上管22滑移 管面的防尘设计上,配合穿置组装一段具有适当长度的浪纹环面的伸缩管24,直接罩覆在 上管22外缘滑移的管面,使其得以共同组成完整的避震结构装置;一般避震的滑移间距, 通常在20 30mm间,以传统的蛇管式的伸缩管24组装呈独立穿套,配合自重的重力,使 其可以自然定位于套管20顶端穿套的油封环23顶缘,使其可适当的保护伸缩的上管22部 份管面,达到防尘避免管面受刮伤的情况发生,而以此一结构组装,不仅组装上因为套装元 件较多,加上与油封环23间并无适当的定位辅助,常会发生震动滑移较大,当与上管22束 装较紧配合时,常会产生组合的间隙,形成防尘上的缺口,故就整个防尘的组装与使用上而 言,并不是很落实,更容易因而产生上管22管面的刮伤情形,为求达到防尘避震使用安全 的需要,以现行的避震套管组合架构的油封防尘设计组装,实有待进一步加以改良设计,以 期使现行避震结构的防尘设计,更符合实际使用的安全使用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人对于上述避震管件的防尘结构在实际使用上所遇到的防尘不 确实以及实用性不足的缺失,经不断研究改良设计后,终开发出本技术的防尘油封的 改进结构,以预制成型的油封本体,直接延伸设置一圆弧形延长挡片,在端环下方留设组装 用的卡合槽凹,直接插夹在避震套管的衔接顶端,并延伸围覆避震上管插合组装的滑行管 面,使防尘包覆更确实,并且简化组装程序,有效克服传统避震管件组装防尘所产生的使用 不良缺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尘油封的改进结构,包含一避震套管以及内部插组弹性组件的避震上管, 和组装在套管衔接端的油封本体;其特征在于将油封本体直接延伸设置出一圆弧形延长 挡片,该延长挡片的底部具有凸出的端环,延长挡片的环面上具有内凹的槽凹,该油封本体 直接插夹在避震套管与避震上管的插组位置的顶端定位,而延伸的圆弧形延长挡片,恰供 插夹在避震上管伸缩滑移管面前方,做完整的包覆组装。其中油封本体的延长挡片长度,略长于上管插组的伸缩滑移长度。其中油封本体以塑制为一体成型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延长档片 朝向车辆的前方,使其顶端延伸包覆上管适当长度,阻挡车辆行进间,由前方吹来的尘沙等 杂物,因为一般使滑行段的管面可完整包覆,达到安全防尘以及简化组装,有效降低产制成 本以及组装技术层次,使整个避震防尘更具功效,更符安全实用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避震器的受压时结构平面示意图;图2是现有避震器组装平面参考图;图3是本技术避震结构使用组装平面参考图;图4是本技术避震器油封本体外观参考图;图5是本技术避震器伸缩防尘组装平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避震器组装使用实施例外观参考图;图7是本技术避震器组装使用另一实施例外观参考图。附图标记说明10_套管;11-避震上管;12-弹性组件;13-油封本体;14-端环; 15-槽凹;16-延长挡片;20-套管;21-弹性组件;22-上管;23-油封环;24-伸缩管。具体实施方式为方便贵审查委员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实用目的,谨以一实 施例图式配合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防尘油封的改进结构,其主要结构设计请配合图3 图7所示,整个避 震用的防尘结构,包含一组避震套管10及其插组避震用弹性组件12的避震上管11,和封闭 套管10顶端的油封本体13,共同组成完整的自行车架的避震结构;其中油封本体13依车 架避震使用需要,即依避震上管11与避震套管10间相互插组伸缩滑移的间距,避震上管11 具有一段伸缩滑移管面,该伸缩滑移管面的长度通常在20 35mm之间,而本技术正是 将整个油封本体13直接延伸设置出一圆弧形延长挡片16,以一体塑性预制成型结构制作, 延长挡片16底部具有呈凸出的端环14状,延长挡片16的环面上具有内凹的槽凹15环面, 该油封本体13供直接插置在避震套管10与避震上管11的插组位置的顶端,形成卡固插合 定位组装,一个作用是可定位油封本体13的架装,另外,延长挡片16顶缘延伸适当长度的 环管面,恰供避震上管11在组装上弹性组件12后,可插置其中,再穿入到避震套管10的内 部做定位组装,而其圆弧形延长挡片16的长度略大于避震上管11滑移伸缩的间距,主要使 滑移的管面,平常组装时,即可受到油封本体13的完整包覆束装,达到管面完整的防尘组 装,确保其伸缩滑动时,不会有沾尘而产生影响滑移或产生刮伤的情形,使避震管件的组装 达到真正安全实用的功效。而以本技术所设的防尘结构改良组装,其将油封本体13的封束环面适当延 长,使避震上管11的穿置滑移管面,形成完整的包覆组装,确实防止其裸露在外侧的沾污 防尘效果,更凭借油封本体13简易圆弧形延长挡片16的制作,不仅成型制作简易,即使组 装上也与现行的油封组装完全相同,毫无新增技术的依赖,使整体的防尘组装架构简化,减 少组装元件,整个结构相对简化,不仅可使组装制作成本相对降低,更可达到包覆确实防尘的实用功效,而整体结构设计简化以及组装便利简单的操作,就避震结构的防尘设计而言, 确为同类避防尘结构技术设计的创新实用性的改良产品。综上所述,本技术防尘油封的改进结构,以预制成圆弧形延长挡片的油封本 体,使其得以封闭避震套管组装的同时,同步包覆避震上管的滑移管面,达到同步防尘包覆 的实用功效。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 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防尘油封的改进结构,包含一避震套管以及内部插组弹性组件的避震上管,和组装在套管衔接端的油封本体;其特征在于将油封本体直接延伸设置出一圆弧形延长挡片,该延长挡片的底部具有凸出的端环,延长挡片的环面上具有内凹的槽凹,该油封本体直接插夹在避震套管与避震上管的插组位置的顶端定位,而延伸的圆弧形延长挡片,恰供插夹在避震上管伸缩滑移管面前方,做完整的包覆组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油封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油封本体的延长挡片长 度,略长于上管插组的伸缩滑移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油封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油封本体以塑制为一体 成型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防尘油封的改进结构,尤指一种提供避震器组装防尘用的油封改良设计,主要以预制成型的油封本体,直接延伸设置一圆弧形延长挡片,在端环下方留设组装用的卡合槽凹,直接插组在避震套管的端缘,使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尘油封的改进结构,包含一避震套管以及内部插组弹性组件的避震上管,和组装在套管衔接端的油封本体;其特征在于:将油封本体直接延伸设置出一圆弧形延长挡片,该延长挡片的底部具有凸出的端环,延长挡片的环面上具有内凹的槽凹,该油封本体直接插夹在避震套管与避震上管的插组位置的顶端定位,而延伸的圆弧形延长挡片,恰供插夹在避震上管伸缩滑移管面前方,做完整的包覆组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昆佑
申请(专利权)人:圣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