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方向盘锁的扣夹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8740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方向盘锁的扣夹改良,是指该方向盘锁的伸缩锁杆单元的两边分设有呈相对的扣夹单元,而该各扣夹单元包括一枢固于锁杆单元上、而内侧两边分别凸伸有穿合部的顶覆元件,并又在顶覆元件下方滑设一与类呈U型的扣合元件枢接的滑座,且在扣合元件的两穿扣端处设有可供穿合部穿越的穿合孔,进而令扣合元件在扣合于方向盘的下方时,则可水平移动顶覆元件而使其穿合部越过扣合元件上的穿合孔,然后锁固锁杆单元而使顶覆元件无法被移动,进而让扣合元件的两穿扣端无法退出穿合部,故能达成锁固的目的,因此也令方向盘在顶覆元件与扣合元件的包夹下,不易达到破坏而获得更优异的防盗效果。(*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方向盘锁的扣夹于方向盘上的扣夹单元的构造,其是采用包夹的方式,让扣夹单元不但扣住于方向盘上,同时包覆住方向盘,令扣夹单元不易遭到锯切 或撬开,使方向盘锁遭到破坏的机会降至最低。
技术介绍
关于我们所公知的覆盘式的方向盘锁,如附图说明图1和2所示,包括一覆盘1及一方向盘 锁2,其中该覆盘1是可伸縮定位而使能符合各式方向盘大小的罩覆,并令该覆盘1的顶面 两侧各设有数个定位孔11及长形槽孔12,同时又令该覆盘1的两边向下伸设有可以遮挡住 方向盘3侧面的遮挡面13,而上述的方向盘锁2包括一可伸縮锁定的锁杆组21,并令该锁 杆组21的两侧设有相对应的扣勾元件22,进而令其中一侧的扣勾元件22穿入合适位置的 覆盘1上的定位孔11后,再令另一端的扣勾元件22又穿入覆盘1另一边合适位置的长形 槽孔12,故使方向盘锁2两侧的扣勾元件22在穿过覆盘1后而扣勾于方向盘3的下方,故 通过覆盘1可让方向盘3受到更完整的保护。 不过,上述的方向盘锁2虽然将覆盘1 一起锁固方向盘3,但若窃者以钢管4穿套 于其扣勾元件22的末端时,只要稍加施力扳转,就可以将扣勾元件22扳直(如图3所示), 进而造成扣勾元件22丧失扣勾住方向盘3的能力,使方向盘锁2可以轻易地从方向盘3上 被取下,导致整个锁固防盗的能力完全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方向盘锁的扣夹装置。为了改善前述方向盘锁 仍然有被撬开而取下,丧失防盗能力的问题,本技术是让方向盘锁的扣夹单元将方向 盘包夹后而锁固,让方向盘没有可被撬开的机会。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方向盘锁的两侧各设有呈 相对而可以扣夹于方向盘上的扣夹单元,而该各扣夹单元是包括一枢固于锁杆单元而可转 动的顶覆元件,并令顶覆元件的内侧方两边伸设有穿合部,且在顶覆元件下方枢设一可以 沿着锁杆方向移动、而能摆转包夹于方向盘上的扣合元件,复令该扣合元件的内侧方两端 各开设有可供穿合部穿越的穿合孔。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本新型的扣合元件扣合于方向盘下方时,令 顶覆元件移动而使其穿合部穿合于扣合元件两穿扣端的穿合孔中,然后将锁杆单元锁固 后,使顶覆元件无法再被移动,进而令顶覆元件与扣合元件两者包夹于方向盘上,如此令扣 夹单元不易遭到锯切或撬开,使能获得更好防护效的防盗功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覆盘式方向盘锁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现有覆盘式方向盘锁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现有方向盘锁的扣勾元件遭扳直的示意图。 图4是本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新型锁固单元的俯视图。 图6是本新型锁固单元的侧视图。 图7是本新型覆罩单元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新型覆罩单元夹勾于方向盘前的示意图。 图9是本新型覆罩单元夹勾于方向盘后的示意图。 图10是本新型锁固单元穿锁住覆罩单元的示意图。 图中,5锁杆单元,6扣夹单元,61顶覆元件,611开口 , 612容槽部,613长导槽,614 穿合部,62滑座,621枢固部,63扣合元件,631枢固部,632穿扣端,633穿合孔,64销杆,7方向盘。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5及6所示,本新型方向盘锁的构造包括一可伸縮锁定的锁杆单元5, 并在锁杆单元5的两侧设有相对应的扣夹单元6,而该各扣夹单元6又是包括一枢固于锁杆 单元5上的顶覆元件61,且顶覆元件61的顶面设有两侧具有开口 611的容槽部612,并在 容槽部612两侧的顶覆元件61上设有长导槽613,而顶覆元件61的内侧方两边分别凸伸设 置有穿合部614。 另外,在前述的顶覆元件61的容槽部612内穿设一滑座62,而该滑座62的两端是 向下穿越过长导槽613后,其两端末则设有枢固部621,然后设一类呈U型的扣合元件63, 其后侧亦设有枢固部631,让其可以通过销杆64同时穿合于枢固部621,631中,而令滑座 62与扣合元件63两者枢固在一起,并让扣合元件63可随着滑座62而顶覆元件61上移动; 此外,该扣合元件63的两穿扣端632处各设有穿合孔633,且使顶覆元件61的穿合部614 可以穿合于穿合孔633中。 是以,将方向盘锁锁扣于方向盘上的方式,如图7、8所示,先把扣合元件63向外转 摆而张开对准方向盘后7,再使扣合元件63扣合于方向盘7上后,再如图9所示,令锁杆单 元5向外移动的同时,让扣合元件63向上转摆,然后又如图10所示,再令锁杆单元5向内 移动,而使顶覆元件61的穿合部614穿合入扣合元件63的穿合孔633中,使扣合元件63 无法再向下转摆;另外,另一侧的扣合元件也是以相同的手法扣合于方向盘上,不再赘述; 最后将锁杆单元5锁固后,使其无法进行伸縮,进而让扣合包夹于方向盘7上的扣夹单元6 而无法脱离。 故,在方向盘7受到扣夹单元6的包夹后,其外侧及底侧处完全受到遮挡而无法被 撬开或破坏,即便是方向盘7未受到扣夹遮覆的部位处,遭到切断时,该方向盘锁仍然是无 法被取下的,进而让窃者完全难以对方向盘进行破坏、或取下方向盘锁,使得车辆可受到更 好的防护、获得更好的防盗效果。权利要求一种车辆方向盘锁的扣夹改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可伸缩锁定的锁杆单元、以及两相对设置于锁杆单元两边的扣夹单元,其中该各扣夹单元又包括一枢固于锁杆单元上、且其内侧两边分别凸伸设有穿合部的顶覆元件,且在该顶覆元件的下方设枢固一可以沿着锁杆单元滑动及做转摆、并设有两穿扣端而类呈U型的扣合元件,同时令该两穿扣端上设有可供顶覆元件的穿合部穿入的穿合孔。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方向盘锁的扣夹改良,其特征在于,该该顶覆元件的顶 面设有两侧具有开口的容槽部,并在容槽部两侧的顶覆元件上设有长导槽,且在该容槽部 内穿设一其两端向下穿越过长导槽的滑座,同时令该滑座的两端末设有枢固部,而然后该 扣合元件的后侧设有可与滑座的枢固部枢固在一起的枢固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方向盘锁的扣夹改良,是指该方向盘锁的伸缩锁杆单元的两边分设有呈相对的扣夹单元,而该各扣夹单元包括一枢固于锁杆单元上、而内侧两边分别凸伸有穿合部的顶覆元件,并又在顶覆元件下方滑设一与类呈U型的扣合元件枢接的滑座,且在扣合元件的两穿扣端处设有可供穿合部穿越的穿合孔,进而令扣合元件在扣合于方向盘的下方时,则可水平移动顶覆元件而使其穿合部越过扣合元件上的穿合孔,然后锁固锁杆单元而使顶覆元件无法被移动,进而让扣合元件的两穿扣端无法退出穿合部,故能达成锁固的目的,因此也令方向盘在顶覆元件与扣合元件的包夹下,不易达到破坏而获得更优异的防盗效果。文档编号B60R25/02GK201544912SQ200920266738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7日专利技术者何添进 申请人:何镒锁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方向盘锁的扣夹改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可伸缩锁定的锁杆单元、以及两相对设置于锁杆单元两边的扣夹单元,其中该各扣夹单元又包括一枢固于锁杆单元上、且其内侧两边分别凸伸设有穿合部的顶覆元件,且在该顶覆元件的下方设枢固一可以沿着锁杆单元滑动及做转摆、并设有两穿扣端而类呈U型的扣合元件,同时令该两穿扣端上设有可供顶覆元件的穿合部穿入的穿合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添进
申请(专利权)人:何镒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