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健令专利>正文

折叠式方向盘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1069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折叠式方向盘锁,属于汽车防盗锁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有前护甲与后护甲的折叠式方向盘锁,前护甲上有一对定位柱,后护甲连接在与锁杆垂直的铰轴上,后护甲可绕着铰轴转动,从而使后护甲可处在与前护甲夹合位置,或张开位置,当锁杆处在与前护甲张开位置时,锁杆前端顶住后护甲,使后护甲只能处在与前护甲夹合位置而不能张开。前护甲与后护甲前后夹合住方向盘辐柱,一对定位柱使折叠式方向盘锁定位在该辐柱上,因此可以前后保护住方向盘辐柱,使盗贼无法切割,无法卸下折叠式方向盘锁,极大地提高了折叠式方向盘锁的防盗性能,而且它的锁杆不须顶住仪表台,因此能适用更多的车型。

Folding steering wheel lock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olding steering wheel lock,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automobile anti-theft loc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ront armor and armor after the folding steering wheel lock, a positioning column before the armor, armor after connected to the hinge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lock rod, can rotate around the hinge axis armor after rotation, so that the rear armor in the clamping position and the front armor, or open position. When the lock rod is in the open position and the front armor, the front end of the lock rod pushes the rear armor, the armor is only in the clamping position and the front armor and not open. Before and after the armor and armor after the clamps spoke of the steering wheel, a positioning column of the folding steering wheel lock is positioned in the radial column, so it can protect the lives and spoke of the steering wheel, so that thieves can not be cut, unable to unload the folding steering wheel lock, greatly improve the folding wheel anti-theft performance of the lock. But it is not necessary to support against the lock rod instrument, so it can apply more mode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方向盘锁,特别是一种利用前护甲与后护甲前后保护住 方向盘辐柱,使盗贼无法使用切割向盘的方法卸下折叠式方向盘锁。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大多数用于汽车防盗的方向盘锁,主要有伸缩顶钩式,丁字夹式,棒球 杆式和折叠式。伸縮顶钩式方向盘锁是在可伸縮的钢杆两端上焊接有弯钩,可伸縮的 钢杆伸长时,两端弯钩顶住方向盘的外轮圈从而锁在方向盘上。伸长的钢杆会顶碰汽 车内部使方向盘无法转动从而达到汽车防盗的目的。丁字夹式的方向盘锁^端有前后 两护罩,两护罩是锁夹在方向盘的外轮圈上,顶柄则顶住汽车仪表台使方向盘不能转 动。棒球杆式方向盘锁的一端有锁夹或锁钩,将形状似棒球杆的钢杆锁在方向盘的外 轮圈上使方向盘不能转动。折叠式与伸縮顶钩式的工作原理相仿,各带有^弯钩的两 段金属杆铰接在一起;使用时,把两段金属杆张开,两弯钩顶住方向盘的外轮圈从而 锁在方向盘上,伸长的金属杆会使方向盘无法转动。为了防锯防剪,这样的方向盘锁 力般厚实笨重,使盗贼较难用锯剪的办法去破坏方向盘锁。然而,被锁的方向盘却不 是防锯防剪的,尤其是方向盘的外轮圈,它是由塑料内镶薄薄的小金属管做成。盗 贼用一把普通钢锯,只需20或30秒,便可在方向盘的外轮圈上锯开一至两个切口, 把方向盘锁从锯开的切口取出。如果a把防盗锁仅能阻延盗贼短短^分钟,而盗贼无 需任何技术便可使^盗锁失效,该防盗锁可以说是无多大防盗效用。中国专利ZL 200520058918-8提出的护罩式汽车(方向盘)防盗锁,它与传统的 方向盘防盗锁的主要区别在于护罩式汽车防盗锁能够有效地保护方向盘它的U形护 罩将方向盘的辐柱和附近的外轮圈包罩和覆盖,通过锁梁锁定在方向盘的一个辐柱 上,使盗贼无法用锯剪方法切断该辐柱和附近的外轮圈,因此无法卸下护罩式汽车防盗锁,从而解决了方向盘锁的致命缺点用简单锯剪方向盘的方法便可把方向盘锁卸下。但护罩式汽车防盗锁是利用顶柄顶住汽车仪表台使方向盘不能转动而达到防盗 目的。然而,有些车型的仪表板并不正对方向盘,或者仪表台太低,使护罩式汽车防 盗锁的顶柄不能够顶住汽车仪表板,从而导致护罩式汽车防盗锁不太适用这部分车 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式方向盘锁,它不但可保护方向盘辐柱,使盗贼无 法切断该辐柱,因此无法用锯剪方向盘的方法卸下方向盘锁,极大地提高了方向盘锁 的防盗性能,而且它的锁杆不须顶住仪表台,因此能适用更多的车型。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解决方案,即主要由前护甲、锁芯体、 后护甲、转动轴、锁杆和顶件组成。前护甲上有一对定位柱。锁芯体上有锁芯,锁舌, 和穿过锁芯体的转动轴。锁芯体钢性连接在前护甲上,后护甲的转轴也穿过锁芯体, 后护甲可绕着转轴摆动,因此它与前护甲的相对位置可为张开和夹合。锁杆与转动轴 钢性连接着。当锁杆转到张开位置时,锁舌在弹簧力作用下,插入转动轴的锁定孔内, 使转动轴不能转动,从而使锁杆锁定在张开位置。并且,当锁杆在张开位置时,锁杆 前端的顶件顶住后护甲,使后护甲只能处在与前护甲夹合的相对位置。收藏时,后护甲处在与前护甲夹合的相对位置,锁杆也紧贴着前护甲,使锁的总 长很短,体积也小。使用时,张开后护甲,把折叠式方向盘锁放置在方向盘,此时, 一对定位柱跨在方向盘辐柱的两侧,然后把锁杆转到张开位置,锁舌在弹簧力作用下, 插入转动轴的锁定孔内,使转动轴不能转动,从而使锁杆锁定在张开位置。而当锁杆 在张开位置时,锁杵前端的顶件顶住后护甲,使前护甲与后护甲前后夹着方向盘辐柱, 而一对定位柱跨在方向盘辐柱的两侧,从而使折叠式方向盘锁牢牢地锁在方向盘上。 由于张开的锁杆较长,使方向盘无法在车内转动从而达到汽车防盗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前护甲与后护甲前后保护着折叠式方向盘锁上锁处的方向 盘的外轮圈和辐柱,因此无法用锯或剪的方法破坏该处的方向盘而取出折叠式方向盘 锁;由于一对定位柱跨在方向盘辐柱的两侧,使折叠式方向盘锁锁定在该辐柱上,使得锯或剪方向盘的其它部位也无法取出方向盘锁。从而解决了普通方向盘锁的致命缺 点用简单锯剪方向盘的方法-便可把方向盘锁卸下。它的锁杆不须顶住仪表台,因此 能适用更多的车型。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的构造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后护甲与前护甲处于张开状态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后护甲与前护甲处于夹合状态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锁杆与前护甲的位置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收藏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锁芯体的构造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锁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锁杆在张开状态时的位置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后护甲在张开位置时定位柱的位置示意图。图IO为本专利技术的后护甲在张开位置时前护甲的位置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后护甲在夹合位置时定位柱的位置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后护甲在夹合位置时前护甲的位置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位置示意图。图M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15为本发BJ縮入顶件,使前护甲与护甲间的夹角增大的状态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伸出顶件,使前护甲与护甲间的夹角减小的状态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的顶件的零件构造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的顶件组件的装配分解示意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的顶件组件的装配示意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的顶件组件的构造示意图。图21为本专利技术的顶件组件的剖面图。图22为本专利技术的顶件与锁杆的装配示意图。图23为本专利技术的定位柱与前护甲的装配分解示意图。图中,l-前护甲,2-锁芯体,3-后护甲,4-转动轴,5-锁杆,6-顶件,7-定位柱, 8,连接孔,9-连接柱,10-铰轴,ll,锁芯,12,锁舌,13-锁舌孔,14^弹簧,15-拨杆,16-方向盘,17-方向盘的辐柱,18-顶件U形内孔,19-顶件前端圆孔,20-顶件限制螺 孔,21-调节螺栓,22-调节螺栓的方角肩,23-限制螺钉,24-固定螺母,25-锁杆前 端平台,26=调节螺母,27。螺帽座,28-螺帽座上长孔,29^椭圆孔,30-长槽,31-前护甲上的螺栓孔,32-前护甲弯折边,33-小螺帽,34-小螺栓,35-汽车座椅。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仅限于如下的实施案例。根据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由前护甲l、 一对定位柱7、锁芯体2、后护甲3、转 动轴4、锁杆5和顶件6组成。前护甲1上钢性地连接有定位柱7与锁芯体2。在这 个实施例里,定位柱7通过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等方法钢性地连接到前护甲1上。 穿过锁芯体2的转动轴4有连接孔8,焊接在锁杆5上的连接柱9穿入连接孔8内,然 后用螺栓或铆钉把连接柱9固接在转动轴4。连接柱9的截面最好是方形或矩形,相 应地,连接孔8也是方形或矩形。锁杆5是一钢管,锁杆5的前端连接着顶件6。锁 杆5可绕着转动轴4的轴心转动,使锁杆5可以处在折合位置或张开位置。有一与锁 杆5垂直的铰轴10,后护甲3连接在铰轴10上,并可绕着铰轴10摆动,因此它与前 护甲1的相对位置可为张开和夹合。在这实施例里,铰轴10穿过锁芯体2,但铰轴 IO也可以穿过前护甲1或其它部件。图2是一把未装上锁杆5的折叠式方向盘锁,不在图上表示出锁杆5可从以更清6楚地展示各部件的相关位置。在图2上,后护甲3与前护甲1处在张开位置。图3则 展示了后护甲3与前护甲1在夹合位置。在图2与图3上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折叠式方向盘锁,包括前护甲,锁芯体,穿过锁芯体的转动轴,连接着转动轴的锁杆,锁芯体有锁芯,锁芯的尾端有拔杆,转动锁芯可拔动锁舌,转动轴上有锁舌孔,锁杆可绕着转动轴转动,从而使锁杆处在与前护甲叠合位置,或张开位置,当锁杆处在与前护甲在张开位置时,锁芯体内的锁舌,在弹簧力作用下,插入转动轴上的锁舌孔上,使转动轴和连接在转动轴上的锁杆不能再转动,从而处在锁定状态,只有用钥匙转动锁芯,锁芯上的拔杆拔动锁舌,使锁舌从转动轴上的锁舌孔退出而解除锁定状态,锁杆才能再转动,其特征是:有与锁杆垂直的铰轴,后护甲连接在铰轴上,后护甲可绕着铰轴转动,从而使后护甲可处在与前护甲夹合位置,或张开位置,当锁杆处在与前护甲张开位置时,锁杆前端顶住后护甲,使后护甲只能处在与前护甲夹合位置而不能张开。

【技术特征摘要】
1、折叠式方向盘锁,包括前护甲,锁芯体,穿过锁芯体的转动轴,连接着转动轴的锁杆,锁芯体有锁芯,锁芯的尾端有拔杆,转动锁芯可拔动锁舌,转动轴上有锁舌孔,锁杆可绕着转动轴转动,从而使锁杆处在与前护甲叠合位置,或张开位置,当锁杆处在与前护甲在张开位置时,锁芯体内的锁舌,在弹簧力作用下,插入转动轴上的锁舌孔上,使转动轴和连接在转动轴上的锁杆不能再转动,从而处在锁定状态,只有用钥匙转动锁芯,锁芯上的拔杆拔动锁舌,使锁舌从转动轴上的锁舌孔退出而解除锁定状态,锁杆才能再转动,其特征是有与锁杆垂直的铰轴,后护甲连接在铰轴上,后护甲可绕着铰轴转动,从而使后护甲可处在与前护甲夹合位置,或张开位置,当锁杆处在与前护甲张开位置时,锁杆前端顶住后护甲,使后护甲只能处在与前护甲夹合位置而不能张开。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折叠式方向盘锁,其特征是所述的前护甲上有 二支定位柱。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巩令
申请(专利权)人:李健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