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04390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图像记录装置,能够从供纸盘连续依次供给纸张,对纸张的图像记录结束且排出了最后的纸张时,能够使位于图像记录装置的纸张传送路径上的后续纸张、即滞留的纸张切实返回到供纸盘。上述图像记录装置,能够使供纸辊和传送辊向相同方向旋转,在先行记录纸张上的一页图像记录结束,且不存在对后续记录纸张记录的图像记录数据的情况下,当后续记录纸张的后端部没有比供纸辊靠传送方向下游侧时,为了使后续记录纸张返回到供给盘,使供纸辊反向旋转。当后续记录纸张的后端部比供纸辊靠传送方向下游侧时,为了使后续记录纸张返回到供给盘,使中间辊和传送辊正向旋转。之后,将路径切换机构变换为第2姿态,使第1切换辊逆向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在纸张(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打印)的图像记录装置,具体而言涉及如下的图像记录装置,能够从供纸盘连续依次供给纸张,对纸张的图像记录 结束且排出了最后的纸张时,能够使位于图像记录装置的纸张传送路径上的后续纸张、即 滞留的纸张切实返回到供纸盘。
技术介绍
以往,在图像记录装置中,从层叠有多张纸张的供纸盘逐张分离纸张并供给到传 送路径时,使先行纸张和后续纸张的纸张间隔适当隔开并进行供给动作。在这种图像记录 装置中,当不存在记录到后续纸张的图像数据时,在先行纸张上记录图像后,后续纸张滞留 在传送路径中。 作为对该滞留纸张的处理的例子,包括使供给用的辊向与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旋 转而使滞留纸张返回到供纸盘的图像记录装置。 但在上述图像记录装置中,在打印小尺寸纸张(明信片等)的情况下,当残留在传 送路径中的纸张位于传送路径下游侧时,由于未被供给用的辊按压,因此无法使该纸张返 回到供纸盘,纸张仍会残留在传送路径中。并且,即使残留纸张被供给用的辊按压,当使该 残留纸张返回时,例如在特定环境下或特定种类的纸张的情况下,由于残留纸张与供纸盘 上的纸张之间的摩擦力,存在残留纸张或供纸盘上的纸张发生损坏的情况。并且,使残留纸 张返回的距离越大,损坏的机率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以上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记录装置,能够使因不存在 记录的图像数据而滞留在传送路径中的空白纸张稳定地返回到供纸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具有供纸盘,容纳被堆积 的多张记录介质;供纸辊,从上述供纸盘逐张供给上述多张记录介质;图像记录部,在由上 述供纸辊供给的上述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排出部,排出由上述图像记录部进行了记录的 上述记录介质;第1传送部,将上述记录介质从上述供纸盘经过上述图像记录部传送到上 述排出部;第2传送部,使通过了上述图像记录部的上述记录介质返回到上述供纸盘;图像 存储器,存储由上述图像记录部记录的图像数据;以及控制器,控制上述供纸辊、上述图像 记录部、上述第1传送部及上述第2传送部,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上述控制器如下进行 控制在由上述供纸辊供给的先行记录介质(Pl)之后,无论在上述图像存储器中是否存在 对后续记录介质(P2)记录的图像数据,均通过上述供纸辊开始供给上述后续记录介质,上 述控制器还如下进行控制在开始供给上述后续记录介质后,判断在上述图像存储器中是 否存在对上述后续记录介质记录的图像数据,当结果判断为不存在图像数据时,使上述后 续记录介质经过上述图像记录部和上述第2传送部返回到上述供纸盘。附图说明fo007] 图l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图像记录装置的外观结构的透视图。i-o008-1 图2是图像记录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概要表示图2所示的图像记录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纵向剖视图。foo、0] 图4是图2所示的图像记录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主要部分放大图。foo、、] 图5是图像记录装置的路径切换机构的驱动机构的透视图。foo、2] 图6是图5中的G一示意图。foo、3] 图7是图5中的局部剖面H一示意图。foo、4] 图8是图像记录装置的路径切换机构的驱动机构的透视图。foo、5] 图9是图8中的工一示意图。foo、6] 图lo是图8中的丁一示意图。foo、7] 图11是图2所示的图像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图。foo、8] 图12是表示图像记录装置的电气结构的框图。foo、9] 图13是表示图像记录装置的记录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图像记录装置的下一张记录纸张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由图像记录装置执行的供纸脉沖计数处理的流程图。 图16A是表示图像记录装置执行记录处理时的记录纸张的行进的图。 图16]3是表示图像记录装置执行记录处理时的记录纸张的行进的图。 图16C是表示图像记录装置执行记录处理时的记录纸张的行进的图。 图16D是表示图像记录装置执行记录处理时的记录纸张的行进的图。 图16E是表示图像记录装置执行记录处理时的记录纸张的行进的图。 图16F是表示图像记录装置执行记录处理时的记录纸张的行进的图。 图17A—17C是表示图像记录装置执行记录处理时的记录纸张的行进的图。 图18A是表示图像记录装置执行下一张记录纸张处理时的记录纸张的行进的图。 图18]3是表示图像记录装置执行下一张记录纸张处理时的记录纸张的行进的图。 图18C是表示图像记录装置执行下一张记录纸张处理时的记录纸张的行进的图。 图18D是表示图像记录装置执行下一张记录纸张处理时的记录纸张的行进的图。 图18E是表示图像记录装置执行下一张记录纸张处理时的记录纸张的行进的图。 图19A是表示图像记录装置执行下一张记录纸张处理时的记录纸张的行进的图。 图19]3是表示图像记录装置执行下一张记录纸张处理时的记录纸张的行进的图。 图19C是表示图像记录装置执行下一张记录纸张处理时的记录纸张的行进的图。 图19D是表示图像记录装置执行下一张记录纸张处理时的记录纸张的行进的图。 图19E是表示图像记录装置执行下一张记录纸张处理时的记录纸张的行进的图。 图20A是表示图像记录装置执行双面记录功能时的记录纸张的行进的图。i-0040-I 图20]3是表示图像记录装置执行双面记录功能时的记录纸张的行进的图。i-004、] 图20(是表示图像记录装置执行双面记录功能时的记录纸张的行进的图。i-0042] 图20])是表示图像记录装置执行双面记录功能时的记录纸张的行进的图。i-0043] 图20]王是表示图像记录装置执行双面记录功能时的记录纸张的行进的图。i-0044] 图20]了是表示图像记录装置执行双面记录功能时的记录纸张的行进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图像记录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进行如下说明。本实施例的图像 记录装置是具有传真功能、打印功能、复印功能、扫描功能等多种功能的多功能装置,也可 以不具有传真功能、扫描功能。并且,也可以不具有打印功能和复印功能中的一个。 (外观结构) 将图1所示的图像记录装置1的近前侧作为前侧,将箭头左右所示的方向作为左 右方向,将箭头前后所示的方向作为前后方向,将箭头上下所示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如图 1所示,图像记录装置1由主体外壳2和上部外壳3覆盖。主体外壳2由上表面开放的大致 箱状的形状构成。上部外壳3通过合叶、铰链部等枢轴固定到该主体外壳2的后侧,可上下 转动。 在主体外壳2的前侧上部配置有操作面板4。该操作面板4上设置有数字按钮、开 始按钮、功能操作按钮等各种按钮。通过按压这些按钮进行各种操作。并且,该操作面板4 上设置有液晶显示器(LCD)5,显示图像记录装置1的设定状态及各种信息等。例如用户通 过操作操作面板4而设定记录纸张的尺寸。 在操作面板4的后部侧且上部外壳3上配置有扫描部6,在此读取原稿的图像。例 如,在发挥传真功能时,应传送到对方传真装置的传真原稿、复印时应复印的原稿的图像通 过该扫描部6读取。 主体外壳2的前侧设有开口部2a。供纸盘7及排纸盘8在开口部2a的内侧设置 为上下两段。供纸盘7中,多张记录纸张P(记录介质)以大致水平状的堆积状态容纳于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记录装置(1),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记录装置具有:  供纸盘(7),容纳被堆积的多张记录介质(P);  供纸辊(11),从上述供纸盘逐张供给上述多张记录介质;  图像记录部(32),在由上述供纸辊供给的上述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排出部(8),排出由上述图像记录部进行了记录的上述记录介质;  第1传送部(25a、25b、21a、21b、22a、22b),将上述记录介质从上述供纸盘经过上述图像记录部传送到上述排出部;  第2传送部(51、52、53、43),使通过了上述图像记录部的上述记录介质返回到上述供纸盘;  图像存储器(83),存储由上述图像记录部记录的图像数据;以及  控制器(80),控制上述供纸辊、上述图像记录部、上述第1传送部及上述第2传送部,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  上述控制器如下进行控制:在由上述供纸辊供给的先行记录介质(P1)之后,无论在上述图像存储器中是否存在对后续记录介质(P2)记录的图像数据,均通过上述供纸辊开始供给上述后续记录介质,  上述控制器还如下进行控制:在开始供给上述后续记录介质后,判断在上述图像存储器中是否存在对上述后续记录介质记录的图像数据,当结果判断为不存在图像数据时,使上述后续记录介质经过上述图像记录部和上述第2传送部返回到上述供纸盘。...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谷俊介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