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集控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8517 阅读:4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央集控门锁,包括设在锁体上的安全臂(11)和与安全臂(11)铰接的外锁传动臂(15),它还包括二次开启联动机构,所述二次开启联动机构包括内开启臂结构、联动杆(20)、二次开启轮(21)和二次开启轮扭簧(22),内开启臂结构包括内开启臂(171)、内控臂(18)、内开连杆(19)。通过改变现有的一次开启的结构,内开启臂结构在第一次拉动时并不会连为一体,而在二次拉动时才连接为一个整体,实现了二次开启功能,这样只有当人两次拉动车门内锁时门才会打开而不是一次就打开,避免了正行驶过程时车内的人一次就能打开车门而引起的危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改变但同时保证门锁外形不增大,不需要改变车锁外壳等部件,避免增加成本。(*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门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央门锁。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汽车正在作为一种消费品普及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 对于汽车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汽车门锁作为一个安全法规件,其性能的 优劣直接影响轿车的安全及使用。本中央集控门锁是一种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原有门锁的 内开机构和外开机构是相互独立的,门锁的锁止机构仅控制外开机构,在操纵内开机构时, 内开启臂直接拨动止动爪实现门锁的开启,门锁仅能实现一次开启功能。具体工作原理如 下如图1、2所示,由卡板和止动爪2构成的锁紧机构铆接在锁体36上,通过与锁销的配合 实现门锁的关闭。外锁传动臂15的转轴中心线和安全臂11的转轴中心线互相垂直,外锁 传动臂15下端与安全臂11的槽铰接,外锁传动臂15转动会带动安全臂11水平转动。在 门锁关闭转状态下,转动锁芯转轴14拨动外锁传动臂15,外锁传动臂15带动安全臂11顺 时针运动到锁止位置,当安全臂11运动到锁止位置时,安全臂11拉动拉杆8沿外控臂7的 槽运动,断开外控臂7和外开启臂6的连接,使门锁外开处于锁止状态,拉动外开启臂6无 法打开门锁;或通过电信号给门锁电机12锁止信号,电机12转动,带动安全臂11顺时针 转动,安全臂拉动拉杆8沿外控臂7的槽运动到锁止位置,断开外控臂7和外开启臂6的连 接,使门锁外开处于锁止状态。当进行外解锁操作时,通过锁芯转轴14转动拨动外锁传动 臂15逆时针转动,外锁传动臂15带动安全臂11逆时针运动到解止位置,当安全臂11运动 到解止位置时,安全臂11拉动拉杆8沿外控臂7的槽运动,实现外控臂7和外开启臂6的 连接,使门锁外开处于解止状态,拉动外开启臂6即可打开门锁;或通过电信号给门锁电机 12解止信号,电机12转动,带动安全臂11运动,安全臂拉动拉杆8沿外控臂7的槽运动到 解止位置,实现外控臂7和外开启臂6的连接,使门锁外开处于解止状态。如图3所示,对 于门锁的内开而言,拉动车门内拉手向上拉起开启臂17左端,带动开启臂17顺时针转动, 直接拨动止动爪2实现门锁一次拉动开启,这时整个内开操纵系统不受锁止系统的控制。 但是,出于对目前国内汽车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对于安全性的考虑,如果车正在行 驶过程中,车内的人拉动了车门内锁时,车门就可能直接被打开而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二次打开功能的中央集控门锁。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种中央集控门锁,包括设在锁体上的安全臂(11)和与安全臂(11)铰接的外锁 传动臂(15),它还包括二次开启联动机构,所述二次开启联动机构包括内开启臂结构、联动 杆(20) 、二次开启轮(21)和二次开启轮扭簧(22),内开启臂结构包括内开启臂(171)、内控 臂(18)、内开连杆(19),在安全臂(11)上铰接有联动杆(20),内开启臂(171)、内控臂(18) 同轴;内开启臂中部设有倒L形让位槽(27),内开启臂(171)远离转轴一端的运动轨迹与外锁传动臂(15)外端转动轨迹相交;内控臂(18) —端设有导向槽(28),导向槽(28)的 位置和让位槽(27)位置相对;二次开启轮(21) —端设有卡槽(29),另一端设有推杆(30), 二次开启轮扭簧(22)同轴连接在二次开启轮(21)上;联动杆(20)的一端设有长槽(31), 另一端设有铰接头,铰接头与安全臂铰接(ll),所述长槽(31)与二次开启轮(21)的推杆 (30)卡接;内开连杆(19)的一端与设在锁体上的滑动槽(35)滑动连接,另一端设有拨杆 (26),拨杆依次从导向槽(28)、让位槽(27)以及二次开启轮端部卡槽(29)中穿过。 所述二次开启轮(21)端部的卡槽(29)为U形。 所述内开启臂(171)远离转轴一端为弧形板(34)。 所述联动杆(20)上还设有定位导向槽(31),定位导向槽(31)的延伸方向与联动 杆(20)运动方向一致。 本技术主要是对现有的内开启臂的结构做了更改,设置了二次开启联动机 构,在内开启臂靠近外锁传动臂位置增加了圆弧形的折弯当门锁处于锁止状态时,拉动内 开启臂,它可以通过弧形板拨动外锁传动臂到解锁状态,并縮短了现有的内开启臂的臂长, 同时对锁止机构进行了变动,在内开启臂上设置了倒L形的让位槽结构,增加了二次开启 轮和二次开启轮扭簧,在门锁锁止机构中的安全臂上增加联动杆。通过改变现有的一次开 启的结构,内开启臂结构在第一次拉动时并不会连为一体,而在二次拉动时才连接为一个 整体,实现了二次开启功能,这样只有当人两次拉动车门内锁时门才会打开而不是一次就 打开,避免了正行驶过程时车内的人一次就能打开车门而引起的危险。本技术的结构 改变但同时保证门锁外形不增大,不需要改变车锁外壳等部件,避免增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车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A向视图; 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门锁闭合,锁止机构锁止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一次拉动内控臂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从后侧观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一次拉动内控臂回位后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从后侧观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第二次拉动内控臂后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从后侧观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内开启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内控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内控臂和内开启臂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联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二次开启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的俯视图; 图18是图16的A向视4 图19是在锁体36上设有导向槽35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5所示,本技术包括锁体36和二次开启联动机构,二次开启联动机构 包括内开启臂结构,内开启臂结构包括内开启臂171、内控臂18和内开连杆19,内开启臂 171、内控臂18均与转轴25转动连接。如图12所示,内开启臂171中间部分设有倒L形 让位槽27。内开启臂171远离转轴25的一端为弧形板34,其运动轨迹与外锁传动臂15外 端转动轨迹相交,这样,当弧形板34转动时即可拨动外锁传动臂15逆时针转动,从而推动 安全臂ll转动。如图13所示,内控臂18设有导向槽28。如图19所示,在锁体36上靠近 转轴25处横向开设有滑动槽35,内开连杆19的下端与滑动槽35滑动连接,内开连杆19的 上端连接有拨杆26。 在靠近内开启臂171 —侧设置了二次开启轮21和二次开启轮扭簧22。 如图16、 17、 18所示,二次开启轮21 —端设有U形卡槽29,另一端设有推杆30。 如图5所示,二次开启轮21上连接有二次开启轮扭簧22, 二次开启轮扭簧22可带动二次开 启轮21自动回转。如图14所示,内开连杆19另一端的拨杆26依次穿过让位槽27以及导 向槽28,并卡接在二次开启轮21的U形卡槽29内。推杆30随着二次开启轮21的转动 而摆动。如图15所示,联动杆20左端设有长槽机构,长槽机构包括长槽31,推杆30卡在长 槽31内;联动杆20中间设有定位导向槽33,定位导向槽33与设在电机托架16上的凸起 铰接,使联动杆20沿定位导向槽33方向左右横向移动;联动杆20右端设有铰接头32,铰 接头32与安全臂11内的卡槽铰接。 工作过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央集控门锁,包括设在锁体上的安全臂(11)和与安全臂(11)铰接的外锁传动臂(15),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二次开启联动机构,所述二次开启联动机构包括内开启臂结构、联动杆(20)、二次开启轮(21)和二次开启轮扭簧(22),内开启臂结构包括内开启臂(171)、内控臂(18)、内开连杆(19),在安全臂(11)上铰接有联动杆(20),内开启臂(171)、内控臂(18)同轴;内开启臂中部设有倒“L”形让位槽(27),内开启臂(171)远离转轴一端的运动轨迹与外锁传动臂(15)外端转动轨迹相交;内控臂(18)一端设有导向槽(28),导向槽(28)的位置和让位槽(27)位置相对;二次开启轮(21)一端设有卡槽(29),另一端设有推杆(30),二次开启轮扭簧(22)同轴连接在二次开启轮(21)上;联动杆(20)的一端设有长槽(31),另一端设有铰接头,铰接头与安全臂铰接(11),所述长槽(31)与二次开启轮(21)的推杆(30)卡接;内开连杆(19)的一端与设在锁体上的滑动槽(35)滑动连接,另一端设有拨杆(26),拨杆依次从导向槽(28)、让位槽(27)以及二次开启轮端部卡槽(29)中穿过...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中央集控门锁,包括设在锁体上的安全臂(11)和与安全臂(11)铰接的外锁传动臂(15),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二次开启联动机构,所述二次开启联动机构包括内开启臂结构、联动杆(20)、二次开启轮(21)和二次开启轮扭簧(22),内开启臂结构包括内开启臂(171)、内控臂(18)、内开连杆(19),在安全臂(11)上铰接有联动杆(20),内开启臂(171)、内控臂(18)同轴;内开启臂中部设有倒“L”形让位槽(27),内开启臂(171)远离转轴一端的运动轨迹与外锁传动臂(15)外端转动轨迹相交;内控臂(18)一端设有导向槽(28),导向槽(28)的位置和让位槽(27)位置相对;二次开启轮(21)一端设有卡槽(29),另一端设有推杆(30),二次开启轮扭簧(22)同轴连接在二次开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杰虎周旭坤孙治国栗德恩康彩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开开特星光锁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