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记放射性核素125I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90281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标记放射性核素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及制备方法,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可由下述方法制备获得,其步骤为:(a)硅烷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改性;(b)125I-BH标记物的制备;(c)125I-BH标记物与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化学活泼性高的放射性核素125I,它具有合适的半衰期,为60天,可以用于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体内显像和生物学分布研究,使放射性污染易于控制和处理。放射性核素125I可以发射γ射线,穿透力强,可以定量和直观的检测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体内生物学分布和显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标记放射性核素125 I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标记放射性核素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具体地说,是一种标记放射性核素125I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纳米二氧化硅是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是目前世界上工业化生产产量最高的一种 纳米粉体材料。纳米二氧化硅颗粒除具有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吸附能力强等 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能,还在高温下具有高强、高韧、稳定性好等奇异特性,广泛地应用于塑 料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杀菌剂、食品加工、纺织业、农业及涂料等几乎所有涉及到常规粉体 二氧化硅的领域。利用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特殊性能,可以将纳米二氧化硅作为载体,应用 于缓释药物的开发,已成为缓释药物研究领域新的重要途径。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将日趋广泛,关于纳米材 料的生物安全性问题也将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研究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就有必要对纳 米材料在机体中的应用进行示踪,以研究纳米材料在机体中代谢的生物学分布和评价纳米 材料对机体功能的影响。对纳米材料进行放射性核素标记是研究纳米材料体内生物学分布 的重要方法。 1251是种常用的放射性核素,作为一种同位素标记物,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药领 域。纳米二氧化硅作为一种无机纳米颗粒,表面缺少可以直接用来进行放射性核素标记的 官能基团,所以很难将放射性核素直接标记到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上。目前,还没有对纳米二 氧化硅颗粒进行同位素标记的方法。 中国专利申请200410009233. 4,公开了一种体内用放射性核素磁性微球的制备 方法。但是关于标记放射性核素1251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标记放射性核素1251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 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标记放射性核素1251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标记放射性核素1251的纳米二 氧化硅颗粒,该标记放射性核素1251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可由下述方法制备获得,其步骤 为 (a)、硅烷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改性; (b) 、125I_BH标记物的制备; (c) 、^I-BH标记物与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连接。 所述,步骤(a)中所述的硅烷偶联剂的通式为RSiX3,R代表氨基、巯基、乙烯基、环 氧基、氰基或甲基丙乙烯酰氧基,X代表卣素、烷氧基或酰氧基。 所述的硅烷偶联剂是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的步骤(a)是将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加入到水解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 中,50 6(TC的水浴中搅拌反应6h、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氨基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颗 粒。 所述的步骤(c)是将步骤(b)制得的^I-BH标记物装在小反应管后,置于冰浴中, 加入步骤(a)中制得氨基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冰浴中搅拌反应30min,再加入甘氨酸 溶液,室温下继续搅拌反应15min,将上述小反应管中取出反应液到入离心管中,加入乙醇 水溶液,超声振荡后,离心,吸去上清液,沉淀物即为标记放射性核素1251的纳米二氧化硅颗 粒。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标记放射性核素1251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硅烷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改性; (b) 、125I_BH标记物的制备; (c) 、^I-BH标记物与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连接。 所述,步骤(a)中所述的硅烷偶联剂的通式为RSiX3, R代表氨基、巯基、乙烯基、环 氧基、氰基或甲基丙乙烯酰氧基,X代表卣素、烷氧基或酰氧基。 所述的硅烷偶联剂是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的步骤(a)是将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加入到水解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 中,50 6(TC的水浴中搅拌反应6h、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氨基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颗 粒。 所述的步骤(c)是将步骤(b)制得的^I-BH标记物装在小反应管后,置于冰浴中, 加入步骤(a)中制得氨基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冰浴中搅拌反应30min,再加入甘氨酸 溶液,室温下继续搅拌反应15min,将上述小反应管中取出反应液到入离心管中,加入乙醇 水溶液,超声振荡后,离心,吸去上清液,沉淀物即为标记放射性核素1251的纳米二氧化硅颗 粒。 硅烷偶联剂是种具有特殊结构的低分子有机硅化物,也是种重要的无机纳米颗粒 表面改性材料。硅烷偶联剂的通式为RSiX3,R代表氨基、巯基、乙烯基、环氧基、氰基及甲基 丙乙烯酰氧基等基团,X代表能够水解的基团,如卤素、烷氧基、酰氧基等。硅烷偶联剂对无 机纳米材料的表面改性主要是通过形成化学键实现的。 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表面存在-OH,它可以与硅烷偶联剂中的烷氧基、酰氧基等基团 形成化学键结合,而硅烷偶联剂另一段的氨基、环氧基等基团可以标记上1251,从而实现对 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进行放射性核素标记。由于硅烷偶联剂与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是通过化学 键的形式结合的,1251也是标记在硅烷偶联剂中的氨基、环氧基等基团上。所以,这种方法对 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进行1251标记,能够获得比较稳定的标记产物,所获得的标记产物能够应用于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体内显像和生物学分布研究。 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 1、选用化学活泼性高的放射性核素1251,它具有合适的半衰期,为60天,可以用于 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体内显像和生物学分布研究,使放射性污染易于控制和处理。放射性核 素1251可以发射Y射线,穿透力强,可以定量和直观的检测纳米羟基磷灰石的体内生物学分布和显像。利用1251发射Y射线的特性,可以在不进行组织消化、不使用液体闪烁技术的情况下,简便快捷地对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体内显像和生物学分布研究。 2、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进行表面改性,硅烷偶联中烷氧基、酰氧基等基团与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中的_011进行化学键结合,1251则标记到硅烷偶联剂中的氨基、环氧基等基团上,通过这种标记方法所得到的1251标记产物稳定,可以用于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体内显像和分布学研究。 3、硅烷偶联剂是通过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的-0H进行结合,不会改变纳米二氧化硅 颗粒的组成相;硅烷偶联剂属于低分子的有机硅化物,通过它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1251标 记,对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尺寸大小影响很小。通过透射电镜(TEM)检测,纳米二氧化硅颗 粒标记前后的组成相没有发生变化,粒径变化很小,仍属于纳米颗粒的范畴。附图说明图1为硅胶薄层纸层析法(ITLC/SG法)对标记后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鉴定结 果图; 图2为标记后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室温环境下32天的稳定性变化的结果图; 图3a为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标记前的粒径图; 图3b为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标记后的粒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标记放射性核素1251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及其制备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种标记放射性核素1251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方法一、纳米二氧化硅颗粒 的硅烷氨基化 将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置于含有50%乙醇的0. 01mol/L盐酸水溶液中,40KHz频率下超声30min,用无水乙醇反复清洗后备用。在90mL乙醇溶剂中加入10mL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分子式为:(CH3CH20)3Si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标记放射性核素↑[125]I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该标记放射性核素↑[125]I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可由下述方法制备获得,其步骤为:  (a)、硅烷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改性;  (b)、↑[125]I-BH标记物的制备;  (c)、↑[125]I-BH标记物与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皎谢广平丁婷婷钟高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