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俊良专利>正文

轨道板温度同步跟踪养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80007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轨道板温度同步跟踪养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造基坑;步骤2、布置热水管路;步骤3、布置支撑桩;步骤4、布置成型模具;步骤5、布置隔板;步骤6、布置钢筋网;步骤7、安装一号和二号测温传感器;步骤8、对成型模具进行预热;步骤9、第一次温度跟踪;步骤10、混凝土浇注;步骤11、安装三号测温传感器;步骤12、制作混凝土试样;步骤13、安放混凝土试样;步骤14、盖布养护;步骤15、第二次温度跟踪;步骤16、检测混凝土试样;步骤17、轨道板脱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对养护水箱内混凝土试样的强度检测,便可判断轨道板的强度是否达到生产要求,从而快速评价轨道板的强度,确定轨道板的脱膜时刻,保证轨道板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轨道板构件的生产工艺
,涉及一种利用温度跟踪来测量评价轨道板强度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
技术介绍
轨道板是一块长6450mm、高200mm、重达约9吨的混凝土承轨台,每块轨道板相当 于连成一体的IO块枕木。轨道板全部铺设完成后,钢轨就被直接固定在轨道板上了。 轨道板的制造是高速铁路核心技术之一,制造工艺复杂,标准要求高,轨道板的主 要材料为耐久性混凝土,与普通轨枕相比,列车行驶在轨道板固定的钢轨上时,其平顺性、 稳定性、安全性都大大提高,从而满足列车350km/h高速行驶的需要,同时还能明显降低列 车行驶产生的噪音。 轨道板生产质量要求很高,一是它的截面很小,而受力又很大,所以,轨道板的生 产强度必须严格控制。轨道板体积大,重量大,不易直接测量,而应该间接测量,在现有技术 中,还没有一种可以通过间接测量,快速评价轨道板生产强度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公开一种,该方 法通过对养护水箱内混凝土试样的强度检测,便可判断轨道板的强度是否达到生产要求, 从而快速评价轨道板的强度,确定轨道板的脱膜时刻,保证轨道板的生产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种,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造基坑在生产车间内用混凝土建造一个长方形的基坑; 步骤2、布置热水管路在基坑的底部布置热水管路,热水管路由多个热水管组成,将每个热水管的进水口与上水管线连通,将每个热水管的排水口与回水管线连通,将上水管线、回水管线与热水锅炉连通,并在上水管线上设置循环泵; 步骤3、布置支撑桩在基坑的底部布置用于承托成型模具的支撑桩;各支撑桩排 列在热水管之间的空隙中,支撑桩的底端与基坑的底面之间设置弹性橡胶软垫,支撑桩的 顶端高于热水管; 步骤4、布置成型模具将用于生产轨道板的成型模具制作好,利用吊车依次将这 些成型模具吊入基坑中,放在支撑桩上,使各个成型模具与各个热水管一、一对齐,且相邻 的两个成型模具之间留有缝隙,然后在每个成型模具底部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一个振动装 置; 步骤5、布置隔板在相邻的两个成型模具之间的缝隙中插入隔板; 步骤6、布置钢筋网在每个成型模具的内表面上放置数个混凝土预制垫块,然后在每个成型模具中放入一个钢筋网,钢筋网放在混凝土预制垫块上; 步骤7、安装一号和二号测温传感器将一号测温传感器安装在一个成型模具的底部,在养护水箱内安装二号测温传感器,将一号测温传感器、二号测温传感器与数据采集 仪连接好;将数据采集仪与微电脑控制器连接好,然后向养护水箱注入20-3(TC的水,将二 号测温传感器淹没; 步骤8、对成型模具进行预热对微电脑控制器操作面板进行设置,让微电脑控制 器接通循环泵的电源,使循环泵开始工作,将热水锅炉产生的热水送入热水管中,对成型模 具的底部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微电脑控制器实时接收一号测温传感器发回的温度信 号,当成型模具的底部温度达到预先设定的工作温度时,微电脑控制器切断循环泵的电源,停止加热,温度误差控制在士rc之间; 步骤9、第一次温度跟踪对微电脑控制器操作面板进行设置,使养护水箱内的水 温跟踪成型模具底部的温度,跟踪过程是微电脑控制器按照程序的设定发送指令给数据 采集仪,让数据采集仪实时采集一号测温传感器、二号测温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信号,并 反馈给微电脑控制器,微电脑控制器比较一号测温传感器、二号测温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 信号,若一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信号高于二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信号,且两者的差值大于 rc ,则微电脑控制器接通养护水箱内电热管的电源,对养护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若二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信号高于一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信号,且两者的差值大于rc ,则断开养护水箱内电热管的电源,停止对养护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使养护水箱内的水温和成型模具底部的温度始终保持同步一至,两者的温度误差控制在士rc之间; 步骤10、混凝土浇注将定量的混凝土依次浇注于各个成型模具内,每浇注完一 个成型模具,就启动该成型模具底部两端的振动装置,振动数分钟,使该成型模具内边角 和周边的混凝土密实平整;然后再浇注下一个成型模具,直至将最后一个成型模具浇注完 成; 步骤11、安装三号测温传感器在浇注完最后一个成型模具并振动密实平整完毕 后,在混凝土表面终凝前,将用于测量轨道板温度的三号测温传感器插入该混凝土的中心 位置,进行轨道板芯部温度测量; 步骤12、制作混凝土试样在浇注最后一块成型模具的同时,将同批次的混凝土 取样放置在多个圆筒形的采样容器内,用捣棒充分捣实,将用于测量混凝土试样温度的四 号测温传感器插入其中的一个采样容器内的混凝土试样的中心位置,采集混凝土试样内部 的温度; 步骤13、安放混凝土试样对步骤12制成的所有采样容器进行密封处理后,放入 养护水箱内,使水没过采样容器的顶部,然后盖上养护水箱的盖子; 步骤14、盖布养护在混凝土浇注完成的轨道板成型模具表面上方覆盖上篷布, 进行保温养护; 步骤15、第二次温度跟踪对微电脑控制器操作面板进行设置,使采样容器内的 混凝土试样温度跟踪轨道板凝固过程中的自然温度变化,跟踪过程是微电脑控制器按照 程序的设定发送指令给数据采集仪,让数据采集仪实时采集三号测温传感器、四号测温传 感器测量到的温度信号,并反馈给微电脑控制器,轨道板混凝土凝固过程中自然温度变化 要经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 静停阶段是轨道板混凝土浇注完毕后水泥水化热没有释放的阶段,在静停阶段, 三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没有变化,微电脑控制器按照程序的设定不输出控制信号给外部设备; 静停阶段结束后,轨道板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热开始向外释放,轨道板芯部温度 开始上升,三号测温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也随之上升;微电脑控制器比较三号、四号测 温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信号,若三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信号高于四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信号,且两者的差值大于rc,则微电脑控制器按照其内部程序的设定,接通养护水箱中电热管的电源,让养护水箱的水温升高,加热采样容器内混凝土试样的温度,使混凝土试样的温 度升高,当四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信号高于三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信号,且两者的差值大 于rc ,微电脑控制器按照程序的设定,断开养护水箱中电热管的电源,停止对养护水箱的 水进行加热,使采样容器内混凝土试样的温度与轨道板芯部的温度趋于一致,两者的温度误差控制在士rc之间; 升温阶段结束后,轨道板芯部的温度不再升高,进入恒温阶段,微电脑控制器发现三号测温传感器传回的温度信号不再升高后,发出控制指令给声光报警器,启动声光报警器,提示工作人员把养护水箱的盖子及时打开; 恒温阶段结束后,轨道板芯部的温度开始下降,进入降温阶段,微电脑控制器发现 三号测温传感器传回的温度信号下降后,发出两路控制指令,第一路控制指令给养护水箱 内的水泵,接通水泵的电源,让水泵开始开作,第二路控制指令是给声光报警器,启动声光 报警器,提示工作人员及时揭开篷布; 步骤16、检测混凝土试样降温阶段结束后,微电脑控制器发现三号测温传感器 传回的温度信号不再下降,发出控制指令给声光报警器,启动声光报警器,提示工作人员开 始对混凝土试样进行加压检测,工作人员从养护水箱中取出一个采样容器;对其中的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板温度同步跟踪养护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造基坑:在生产车间内用混凝土建造一个长方形的基坑;  步骤2、布置热水管路:在基坑的底部布置热水管路,热水管路由多个热水管组成,将每个热水管的进水口与上水管线连通,将每个热水管的排水口与回水管线连通,将上水管线、回水管线与热水锅炉连通,并在上水管线上设置循环泵;  步骤3、布置支撑桩:在基坑的底部布置用于承托成型模具的支撑桩;各支撑桩排列在热水管之间的空隙中,支撑桩的底端与基坑的底面之间设置弹性橡胶软的混凝土密实平整;然后再浇注下一个成型模具,直至将最后一个成型模具浇注完成;  步骤11、安装三号测温传感器:在浇注完最后一个成型模具并振动密实平整完毕后,在混凝土表面终凝前,将用于测量轨道板温度的三号测温传感器插入该混凝土的中心位置,进行轨道板芯部温度测量;  步骤12、制作混凝土试样:在浇注最后一块成型模具的同时,将同批次的混凝土取样放置在多个圆筒形的采样容器内,用捣棒充分捣实,将用于测量混凝土试样温度的四号测温传感器插入其中的一个采样容器内的混凝土试样的中心位置,采集混凝土试样内部的温度;  步骤13、安放混凝土试样:对步骤12制成的所有采样容器进行密封处理后,放入养护水箱内,使水没过采样容器的顶部,然后盖上养护水箱的盖子;  步骤14、盖布养护:在混凝土浇注完成的轨道板成型模具表面上方覆盖上篷布,进行保温养护;  步骤15、第二次温度跟踪:对微电脑控制器操作面板进行设置,使采样容器内的混凝土试样温度跟踪轨道板凝固过程中的自然温度变化,跟踪过程是:微电脑控制器按照程序的设定发送指令给数据采集仪,让数据采集仪实时采集三号测温传感器、四号测温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信号,并反馈给微电脑控制器,轨道板混凝土凝固过程中自然温度变化要经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  静停阶段是轨道板混凝土浇注完毕后水泥水化热没有释放的阶段,在静停阶段,三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没有变化,微电脑控制器按照程序的设定不输出控制信号给外部设备;  静停阶段结束后,轨道板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热开始向外释放,轨道板芯部温度开始上升,三号测温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也随之上升;微电脑控制器比较三号、四号测温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信号,若三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信号高于四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信号,且两者的差值大于1℃,则微电脑控制器按照其内部程序的设定,接通养护水箱中电热管的电源,让养护水箱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良
申请(专利权)人:陈俊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