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杆加强装置及其加强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74254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强现有电线杆的加强装置,所述加强装置包括:中央支撑杆;一个或多个加强部件,所述一个或多个加强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中央支撑杆表现出张开和/或闭合状态;一个或多个连接杆,所述一个或多个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中央支撑杆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加强部件上;以及一个或多个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加强部件的张开或闭合。也提供了加强现有电线杆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已安装的混凝土电线杆中引入加强装置,以实现对此线杆增强加固的方法。
技术介绍
安装好的现有的混凝土电线杆,其混凝土电线杆的底部被填埋在地下,而它的上 部暴露在地上。 在为了加强现有混凝土电线杆以解决其老化等情况,可采用在混凝土电线杆的外 表面围绕加强装置,例如芳族聚酰胺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或增加混凝土截面积等常规加 强方法。 通常加强混凝土电线杆的范围是地下的底部,包括相对于地面的边界部分到它的 上部。 也就是说,当使用常规的加强方法加强混凝土电线杆时,需要挖掘混凝土电线杆 周围的地面从而使得混凝土电线杆的位于地下的底部暴露出来。 根据混凝土电线杆的安装位置,与混凝土电线杆邻近的建筑物必须被移开。例如, 靠近混凝土电线杆的院墙必须移开。另外,当混凝土电线杆周围部分的地面是倾斜时,支撑 该安装了混凝土电线杆的倾斜地面的石头墙等必须拆毁。 建筑物的拆毁工作和代替被拆毁建筑物的新建筑物的重建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 分别导致加强工作的总时间和它的总成本的增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申请CN1438101A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电线杆里的加 强部件装配架和一种加强混凝土电线杆的加强方法。在该方法中,现有混凝土电线杆具有 环形侧壁、内部中空结构,并具有一个在环形侧壁的一个位置形成的穿通的开口部分,该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开口部分往混凝土电线杆的内中空部分里注入预先确定好数量的沙 浆、预先确定好数量的沙子和预先确定好数量的砾石中的至少一种;并通过开口部分往混 凝土电线杆的内中空部分注入用于加强混凝土电线杆的加强部件。但是,CN1438101A中 所公开的方法和加强部件具有以下缺陷(l)由于被加强电线杆可能具有不同的内径,所 以需要不同尺寸的加强部件展开装置,即一种展开装置并不能适用于具有不同内径的电线 杆;(2)在电线杆内部插入和放置加强部件很困难,消耗了大量的时间;以及(3)电线杆内 的加强部件不能与电线杆的内部紧密接触,因此不能达到最佳的增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电线杆加强装置以及加强现有电线杆的方 法。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 一种用于加强现有电线杆的加强装置,所述加强装置包括 中央支撑杆; —个或多个加强部件,所述一个或多个加强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中央支撑杆表现4出张开和/或闭合状态; —个或多个连接杆,所述一个或多个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中央支撑杆 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加强部件上;以及 —个或多个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加强部件的张开或闭合。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例中,所述控制装置是重力,条件是连接杆的长度大于电 线杆的最大内半径。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弹簧驱动的一个或多个控制杆。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支柱和一个或多个控制杆。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例中,所述加强部件由聚合物、金属材料及其组合制成的 杆状物;较好地,所述加强部件由乙烯基树脂与芳纶纤维经拉挤工艺制成的纤维增强塑料 杆。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例中,所述加强装置包括2-100个加强部件,较好2-50个 加强部件,更好2-20个加强部件,最好4-10个加强部件。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例中,所述加强装置包括中央支撑杆、连接杆和加强部件, 其中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中央支撑杆上,且另一端连接在加强部件 上,所述连接杆的长度大于电线杆的最大内半径。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例中,所述加强装置包括中央支撑杆、相对于中央支撑杆 对称分布的连接杆、加强部件、弹簧、控制杆以及滑动环,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可沿中央支撑杆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加 强部件上; 所述控制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可沿中央支撑杆上下滑动的滑动环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 所述滑动环可沿所述中央支撑杆上下滑动。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例中,所述加强装置包括中央支撑杆、相对于中央支撑杆 对称分布的连接杆、加强部件、弹簧、控制杆以及滑动环;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可沿中央支撑杆上下滑动的滑动环上,另 一端连接在所述加强部件上; 所述控制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中央支撑杆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 述连接杆上; 所述滑动环可沿所述中央支撑杆上下滑动; 或者,所述加强装置包括中央支撑杆、相对于中央支撑杆对称分布的连接杆、加强 部件、弹簧、控制杆以及滑动环;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可沿中央支撑杆上下滑动的滑动环上,另 一端连接在所述加强部件上; 所述控制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中央支撑杆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 述连接杆上; 所述滑动环可沿所述中央支撑杆上下滑动; 或者,所述加强装置包括中央支撑杆、连接杆、控制杆和支柱;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中央支撑杆上;5 所述控制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柱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 杆上。 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加强现有混凝土电线杆的方法,该混凝土电线杆具有 环形侧壁、内部中空结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装置,并使所述加强装置的加强部件处于闭合状 态; (2)通过混凝土电线杆的上部开口向混凝土电线杆的内部中空部分插入本专利技术所 述的加强装置,并使所述加强装置的加强部件处于张开状态; (3)通过混凝土电线杆的上部开口向混凝土电线杆的内部中空部分注入填充材 料。 本专利技术的加强装置的优点是(l)同一加强装置可用于不同尺寸内径电线杆的加 固;(2)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加强装置,由于加强元件在线杆外组装后放入线杆内,无需繁琐 的线杆内安装,可获较高安装效率;(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方法可充分发挥纤维增强塑料筋的 增强效果。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加强装置的一个实例。 图2是本专利技术加强装置的另一个实例。 图3是本专利技术加强装置的另一个实例。 图4是本专利技术加强装置的另一个实例。 图5是本专利技术加强装置的另一个实例。 图6是本专利技术加强装置的另一个实例。 图7是本专利技术加强电线杆的方法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有其它说明,电线杆一般表示现有的正在使用的中空混凝土 电线杆。通常情况下,电线杆具有上下不同的内径,例如上部的内径小于下部的内径。本发 明也适用于上下内径相同的电线杆的加固。 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有其它说明,张开和/或闭合是相对于中央支撑杆的一个相对概念。例如,闭合表示连接杆与中央支撑杆平行或加固装置中其相对于中央支撑杆所允许达到的最小角度。张开表示连接杆与中央支撑杆之间的角度(锐角)为大于o度到等于90度,例如10度、20度、30度、45度、60度等等,这取决于实际用途。 在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用张开或者闭合来描述加强部件。当处于张开状态时,加强部件离中央支撑杆较远;当处于闭合状态时,加强部件离中央支撑杆较近,例如紧贴中央支撑杆。 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有其他说明,数值范围a-b表示a到b之间的任意实数组合的 縮略表示,其中a和b都是实数。例如数值范围0-5表示本文中已经全部列出了 0-5 之间的全部实数,0-5只是这些数值组合的縮略表示。 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有其他说明,整数数值范围a-b表示a到b之间的任意整数组合的縮略表示,其中a和b都是整数。例如整数数值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加强现有电线杆的加强装置,所述加强装置包括:  中央支撑杆;  一个或多个加强部件,所述一个或多个加强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中央支撑杆表现出张开和/或闭合状态;  一个或多个连接杆,所述一个或多个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中央支撑杆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加强部件上;以及  一个或多个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加强部件的张开或闭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用于加强现有电线杆的加强装置,所述加强装置包括中央支撑杆;一个或多个加强部件,所述一个或多个加强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中央支撑杆表现出张开和/或闭合状态;一个或多个连接杆,所述一个或多个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中央支撑杆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加强部件上;以及一个或多个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加强部件的张开或闭合。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是重力,条件是连接杆的 长度大于电线杆的最大内半径。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弹簧或任何其它方 式驱动的一个或多个控制杆。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支柱和一个或多个 控制杆。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由聚合物、金属材料及其 组合制成的杆状物;较好地,所述加强部件由乙烯基树脂与芳纶纤维经拉挤工艺制成的纤 维增强塑料杆。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装置包括2-100个加强部件, 较好2-50个加强部件,更好2-20个加强部件,最好4-10个加强部件。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装置包括中央支撑杆、连接杆 和加强部件,其中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中央支撑杆上,且另一端连接在加强部件上, 所述连接杆的长度大于电线杆的最大内半径。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装置包括中央支撑杆、相对于 中央支撑杆对称分布的连接杆、加强部件、弹簧、控制杆以及滑动环,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可沿中央支撑杆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加强部 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张诚修马永超
申请(专利权)人:EI内穆尔杜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