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8878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卸车,旨在提供一种安全、稳定且使用方便的自卸车。它包括车架、料厢,而且在位于所述料厢的底部开口处设置用于开封所述料厢的开口的两扇卸料门,所述料厢固定于所述车架上,在所述卸料门的前后端,分别设置相互对称的卸料门的开闭机构以及用于同步开闭所述卸料门的连动机构,所述连动机构铰接在所述车架的横梁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卸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自卸车多采用侧翻式或后翻式结构,通过将料厢举升至一定高度及角 度卸载料厢内的物料。就侧翻式自卸车而言,在卸载物料时,其重心向料厢的一侧偏移,因 此存在自卸车翻车的危险。从而,要求卸载物料的场地平坦,而且卸载时不能移动车辆。就 后翻式自卸车而言,在卸载物料时,其重心逐渐升高,随之车身的稳定性降低,从而也存在 翻车的危险。而且,所卸载的物料堆积于车胎处,导致自卸车无法正常开出,需将料厢放下 后,向前挪动,再将料厢举升,这样重复多次,或者人为地扒开堆积在车胎处的物料。所以, 现有的自卸车存在稳定性差,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稳定且使用方便的 自卸车。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卸车,包括车架、料厢,而且在所述料厢的底部开口处设置用于 开封所述料厢的开口的两扇卸料门,所述料厢固定于所述车架上,在所述卸料门的前后端, 分别设置相互对称的卸料门的开闭机构以及用于同步开闭所述卸料门的连动机构,所述连 动机构铰接在所述车架的横梁上。 本专利技术无需举升自卸车料厢,使用安全、稳定,无埋胎现象,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自卸车的底部卸料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自卸车的位于料厢底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图,而且示出了卸料门关闭状态。 图4是图1中的A-A剖视图,而且示出了卸料门打开状态。 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自卸车的卸料门的手动锁紧机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自卸车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自卸车的料厢40固定于车架50上,两扇卸料门8、9位于料厢 40的底部开口处且固定于车架50的横梁60上,并用于开封该料厢40的底部开口。而且, 卸料门8、9的长度比料厢40的底部开口的长度长,料厢40的壁面下端与卸料门8、9相接 触,能够防止装载于料厢40中的物料泄露。 如图2所示,在两扇卸料门8、9的前后端,分别设置相对称的本专利技术自卸车的用于 底部卸料的结构,此结构包括卸料门的开闭机构以及用于同步开闭该卸料门的连动机构,3参照图3具体说明。 如图3所示,所述卸料门的开闭机构由液压油缸30和手动锁紧机构构成。参照图 5,说明所述手动锁紧机构。如图5所示,所述手动锁紧机构包括手柄4、锁紧钩5、传动杆7 以及锁紧柱6。其中,手柄4和锁紧钩5分别铰接安装在吊臂l上,并且在手柄4与锁紧钩 5之间铰接有传动杆7,锁紧柱6固定安装在吊臂2的能够与该锁紧钩5匹配的位置上。而 且,锁紧钩5呈扇形,在其扇形的中心轴51与吊臂2铰接。 另外,参照图3、图4,对所述连动机构进行说明。所述连动机构由吊臂1、吊臂2以 及连动杆3构成,其中,该吊臂1和吊臂2分别固定在卸料门8和卸料门9上,而且通过铰 接轴61 、62分别铰接在所述车架50的横梁60上。其中,所述吊臂1、2大致呈扇形,并且分 别具有两根板筋,即吊臂1在其内壁上具有板筋IOI,在其外壁上具有板筋IIO,而吊臂2在 其内壁上具有板筋201,在其外壁上具有板筋210。而且,板筋101、110经过铰接轴61,板 筋201、210经过铰接轴62。这些板筋能够加强吊臂的承载力,进而增强自卸车的载重能力, 保证自卸车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另外,该连动杆3通过两个铰接点31、32分别与吊臂1、 2铰接。另外,所述液压油缸30的一端与吊臂1和卸料门8的连接处IO铰接,其另一端与 吊臂2和卸料门9的连接处20铰接。而且,所述铰接轴61位于所述铰接点31与所述连接 处10之间,所述铰接轴62位于所述铰接点32与所述铰接处20之间。 接下来,借助本专利技术自卸车的工作原理,详细说明其底部卸料结构。 首先,推动手柄4来带动传动杆7运动,随之锁紧钩5绕其中心轴51转动,并从锁 紧柱6上脱钩,由此打开所述手动锁紧机构。然后,通过控制阀(未图示)操纵液压油缸30 使其伸长,两扇卸料门8、9各自绕着铰接轴61、62,从料厢40的底部沿着料厢40的外壁转 动。由于,两个吊臂1、2由连动机构连接,即连动杆3分别铰接着两个吊臂1、2的上端,因 此能够带动两扇卸料门8、9同步张开,避免了一扇卸料门的张开幅度大而另一扇卸料门的 张开幅度小。此外,在所述吊臂1、2上分别设置挡块100、200,这样在吊臂1、2转动至规定 角度的情况下,车架50的横梁60抵接挡块100、200,避免该吊臂1、2过度张开,而且也固定 住了两扇卸料门8、9。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自卸车的两扇卸料门的打开状态。本专利技术自卸车 能够一边行驶一边卸载物料,并且能够保证其稳定性及安全性。 接着,在自卸车卸尽物料之后,通过操纵阀使液压油缸30縮短,带动吊臂1、2使卸 料门8、9闭合。此时,如图5所示,卸料门8、9在其闭合处相嵌合。两扇卸料门8、9在其闭 合处呈 < 形状,能够有效地防止自卸车所装载的物料泄露。而且,其闭合处的形状不仅 限于此,也可以是(形状。最后,拉动手柄4,传动杆7带动旋转钩5钩住旋转柱6,锁紧 两扇卸料门8、9。在此,在吊臂1上固定安装限位装置300,该限位装置300位于传动杆7 的上方,在锁紧卸料门的状态下,该限位装置抵接所述传动杆7,使锁紧钩5与锁紧柱6可靠 地锁紧。该限位装置300具有螺旋结构,能够通过调节螺母来调节其高度。由此,能够防止 自卸车在行驶过程中其卸料门自行打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卸车,包括车架、料厢,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料厢的底部开口处设置用于开封所述料厢的开口的两扇卸料门,所述料厢固定于所述车架上,在所述卸料门的前后端,分别设置相互对称的卸料门的开闭机构以及用于同步开闭所述卸料门的连动机构,所述连动机构铰接在所述车架的横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自卸车,包括车架、料厢,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料厢的底部开口处设置用于开封所述料厢的开口的两扇卸料门,所述料厢固定于所述车架上,在所述卸料门的前后端,分别设置相互对称的卸料门的开闭机构以及用于同步开闭所述卸料门的连动机构,所述连动机构铰接在所述车架的横梁上。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门的开闭机构由液压油缸和手 动锁紧机构构成,所述连动机构由固定于所述卸料门一端上的两个吊臂(1、2)和铰接于所 述吊臂(1、2)的上端的连动杆(3)构成,所述液压油缸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吊臂(1)与所述 卸料门的连接处(IO),所述液压油缸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吊臂(2)与所述卸料门的连接处 (20),另外,所述吊臂(1、2)通过铰接轴(61、62)铰接在所述车架的横梁(60)上,所述连动 杆(3)通过两个铰接点(31、32)与所述吊臂(1、2)铰接,其中,所述铰接轴(61)位于所述 铰接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生军邬世锋顾桂兰
申请(专利权)人: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