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泵体扬程改进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泵体扬程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8511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泵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泵体扬程改进结构,包括第一泵体进水管与第二泵体进水管:所述第二泵体进水管与第一泵体进水管相对一侧端部位置通过软管进行连接,且软管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二泵体进水管与第一泵体进水管的端部外侧;所述第二泵体进水管与所述第一泵体进水管的外侧之间设置有调节结构,且调节结构的下端与软管的外表面相连接,通过调节结构对软管的内径进行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外部对软管进行调节,使得软管内部呈现流线型的设置,流体通过软管时,能够平顺且低阻力的通过,同时还实现了对管道进水管口径的增加效果,实现对扬尘的改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泵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泵体扬程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1、泵体,也称为壳体或泵壳,是泵的核心部件之一,负责形成容纳和输送液体的空间,它通常包括进口、出口、叶轮、泵轴和轴承组件,泵体的设计和结构对于泵的性能、效率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2、在对泵体的扬程进行改进时,可以选择对进水管的尺寸进行调节,已实现对泵体扬程的改进。

3、同时,现有市场上在对进水管进行尺寸的改进时,调节的幅度无法有效的控制,其次,在调节后,会在管道内产生涡流的问题,涡流的出现会使得管道内部的阻力增加,管道震动增加的同时,也会阻碍扬程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管道内产生涡流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泵体扬程改进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设计一种泵体扬程改进结构,包括第一泵体进水管与第二泵体进水管:

4、所述第二泵体进水管与第一泵体进水管相对一侧端部位置通过软管进行连接,且软管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二泵体进水管与第一泵体进水管的端部外侧;

5、所述第二泵体进水管与所述第一泵体进水管的外侧之间设置有调节结构,且调节结构的下端与软管的外表面相连接,通过调节结构对软管的内径进行调节。

6、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支撑结构和连接结构;

7、其中,支撑结构包括环形支撑架、支撑杆、挡板以及紧固环;

8、所述紧固环分别固定在第一泵体进水管与第二泵体进水管的外侧,所述支撑杆呈环形阵列分布在紧固环外侧,通过若干个所述支撑杆与环形支撑架相连接,所述挡板呈环形阵列分布在两个环形支撑架之间。

9、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通孔、限位螺母、长螺杆、轴座以及连接板;

10、所述通孔开设在挡板上,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软管的外侧,所述轴座安装在连接板的外侧,所述长螺杆转动设置在轴座的内侧,所述长螺杆的上端贯穿通孔。

11、优选的,所述限位螺母套设在长螺杆的外侧,且用于对长螺杆的位置高度进行调节。

12、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呈弧形设置,且连接板贴合所述软管的外部。

13、优选的,若干个所述连接板呈环形阵列分布在软管的周向位置,且连接板位于第一泵体进水管与第二泵体进水管之间。

14、优选的,所述第一泵体进水管与第二泵体进水管的尺寸为相同设置,且第一泵体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有泵体。

15、优选的,所述软管处于初始状态时,其内径与第二泵体进水管相匹配,所述软管被扩张后,其内径大于第二泵体进水管的内径。

16、优选的,所述软管的外侧两端均设置有卡箍,且通过卡箍将软管紧密的固定在第一泵体进水管以及第二泵体进水管的端部位置。

17、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泵体扬程改进结构,有益效果在于:该泵体扬程改进结构,在外部对软管进行调节,使得软管内部呈现流线型的设置,流体通过软管时,能够平顺且低阻力的通过,同时还实现了对管道进水管口径的增加效果,实现对扬尘的改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体扬程改进结构,包括第一泵体进水管(5)与第二泵体进水管(6),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扬程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支撑结构和连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体扬程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通孔(4)、限位螺母(7)、长螺杆(8)、轴座(9)以及连接板(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体扬程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母(7)套设在长螺杆(8)的外侧,且用于对长螺杆(8)的位置高度进行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体扬程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0)呈弧形设置,且连接板(10)贴合所述软管(11)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体扬程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连接板(10)呈环形阵列分布在软管(11)的周向位置,且连接板(10)位于第一泵体进水管(5)与第二泵体进水管(6)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体扬程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体进水管(5)与第二泵体进水管(6)的尺寸为相同设置,且第一泵体进水管(5)的一端连接有泵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体扬程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软管(11)处于初始状态时,其内径与第二泵体进水管(6)相匹配,所述软管(11)被扩张后,其内径大于第二泵体进水管(6)的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泵体扬程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软管(11)的外侧两端均设置有卡箍(12),且通过卡箍(12)将软管(11)紧密的固定在第一泵体进水管(5)以及第二泵体进水管(6)的端部位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体扬程改进结构,包括第一泵体进水管(5)与第二泵体进水管(6),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扬程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支撑结构和连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体扬程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通孔(4)、限位螺母(7)、长螺杆(8)、轴座(9)以及连接板(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体扬程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母(7)套设在长螺杆(8)的外侧,且用于对长螺杆(8)的位置高度进行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体扬程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0)呈弧形设置,且连接板(10)贴合所述软管(11)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体扬程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小叠潘凤建谈慧敏吴彪郑皓肖宇侯学普侯建明秦晓华潘耀东柳春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南方化工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