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大跨度可移动建筑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适合大型设备进出的气囊气承式组合膜结构。
技术介绍
1、充气膜结构(包括气承式和气肋式膜结构)适用于可移动、便于运输的临时厂房或仓库。气承式充气膜结构为满足其内部气压稳定的要求,进出口尺寸较小,仅满足人员、小型车辆进出的要求。而现有气肋式膜结构不适用于跨度大、矢跨比大、承载能力要求高的工程,同样无法满足大型设备进出要求,且构造复杂、制作困难、造价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充气膜结构体系无法满足大型设备进出需求及移动运输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适合大型设备进出的气囊气承式组合膜结构,承载能力高,适用于跨度大、矢跨比大的工程,满足飞机等大型设备进出需求,且便于安装、移动和运输,能够解决超大跨度膜结构开敞应用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涉及一种适合大型设备进出的气囊气承式组合膜结构,包括:主体拱形充气囊体结构和位于其两端的可拆卸山墙膜,其中:主体拱形充气囊体结构包括:外膜、内膜以及若干根两端连接于内、外膜的拉索。
4、所述的可拆卸是指:拆卸山墙膜后整个山墙区域可作为通道供大型设备进出,从而满足封闭、开敞、大型设备进出等多种功能需求。
5、通过在所述的内膜与山墙膜构成的气承式膜结构内部空间充气,结构可承受极端天气下的风雨雪等荷载。
6、通过在所述的外膜与内膜形成的气囊内充空气达到较高气压,显著提高内膜与山墙膜构成的气承式膜结构的承载
7、通过在外膜与内膜形成的气囊独立封闭空间内充气到一定气压来实现气囊单独承受结构自重及外荷载,此时拆除山墙膜即可满足大型设备进出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合大型设备进出的气囊气承式组合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拱形充气囊体结构和位于其两端的可拆卸山墙膜,其中:主体拱形充气囊体结构包括:外膜、内膜以及若干根两端连接于内、外膜的拉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大型设备进出的气囊气承式组合膜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主体拱形充气囊体充高压后独立承载,可拆除山墙膜,实现大型设备进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大型设备进出的气囊气承式组合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拱形充气囊体结构和位于其两端的可拆卸山墙膜,其中:主体拱形充气囊体结构包括:外膜、内膜以及若干根两端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国志,沈珊珊,董骁,张宜杰,龚景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