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泵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泵体流量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1、泵体由吸水室和压水室两大部分组成,在吸水室的进口和压水室的出口分别是水泵进口法兰和出口法兰,用以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吸水室一般是一段逐渐收缩的锥形短管或等径直管,其作用是将水流引入叶轮,并向叶轮提供所需要的流态,压水室的作用是收集叶轮流出的液体,并将液流引向出口。
2、现有市场上的泵体在进行流量调解时,需要频繁的通过对流量阀的控制,以此来实现对流量的调节,但是这种操作的方式在泵体低流量或者无流量的情况下会加剧泵体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加剧泵体磨损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泵体流量调节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设计一种泵体流量调节装置,包括泵体外壳、进水口以及出水口:
4、所述泵体外壳的上部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泵体外壳的内侧,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底部连接有传动轴,在所述传动轴的外侧均匀安装有多片叶轮;
5、所述泵体外壳的一侧还安装有旁路管道,所述旁路管道的上下两端位置分别与进水口以及出水口位置高度相互匹配,所述旁路管道的内部与所述泵体外壳的内部相互连通,在所述旁路管道上还安装有控制阀。
6、优选的,所述泵体外壳的底部中心位置与传动轴的底部之间设置有漏液结构,用于对叶轮的保护。
7、优选的,所述漏液结构包括圆管、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输液管,所述
8、优选的,所述输液管的外壁与圆管的内壁之间相互贴合。
9、优选的,所述泵体外壳的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向外部延伸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上端延伸至输液管的内侧。
10、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为相同设置。
11、优选的,所述圆管的外侧与所述泵体外壳的底部之间设置有防护结构,用于对圆管转动时进行防护。
12、优选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支撑板、第一限位槽、滚珠、第二限位槽;
13、所述支撑板呈环形安装在圆管外侧的泵体外壳底部,所述第一限位槽以及第二限位槽呈环形分别开设在支撑板的内壁以及圆管的外部,所述滚珠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以及第二限位槽的内侧之间。
14、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圆管之间设置有间隙。
15、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槽以及第二限位槽与滚珠相互配合。
16、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泵体流量调节装置,有益效果在于:该泵体流量调节装置,在泵体外壳的一侧设置呈u型的旁路管道,通过对外壳内部输送的水进行分流,将部分的水从泵体外壳出口的位置重新转移至泵体外壳进水口的位置,对泵体也实现了保护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体流量调节装置,包括泵体外壳(4)、进水口(5)以及出水口(6),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外壳(4)的底部中心位置与传动轴(9)的底部之间设置有漏液结构(11),用于对叶轮(8)的保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体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结构(11)包括圆管(111)、第一通孔(112)、第二通孔(113)以及输液管(114),所述输液管(114)安装在所述泵体外壳(4)的底部中心位置,所述圆管(111)连接在传动轴(9)的底部,所述圆管(111)套设在输液管(114)的外部上端,若干所述第一通孔(112)开设在沿输液管(114)周向位置,若干所述第二通孔(113)开设在沿圆管(111)的周向位置,且第一通孔(112)与所述第二通孔(113)之间相互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体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114)的外壁与圆管(111)的内壁之间相互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体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外壳(4)的底部中心位置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体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12)与第二通孔(113)为相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体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111)的外侧与所述泵体外壳(4)的底部之间设置有防护结构(10),用于对圆管(111)转动时进行防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体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10)包括支撑板(101)、第一限位槽(102)、滚珠(103)、第二限位槽(10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泵体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1)与所述圆管(111)之间设置有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泵体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02)以及第二限位槽(104)与滚珠(103)相互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体流量调节装置,包括泵体外壳(4)、进水口(5)以及出水口(6),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外壳(4)的底部中心位置与传动轴(9)的底部之间设置有漏液结构(11),用于对叶轮(8)的保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体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结构(11)包括圆管(111)、第一通孔(112)、第二通孔(113)以及输液管(114),所述输液管(114)安装在所述泵体外壳(4)的底部中心位置,所述圆管(111)连接在传动轴(9)的底部,所述圆管(111)套设在输液管(114)的外部上端,若干所述第一通孔(112)开设在沿输液管(114)周向位置,若干所述第二通孔(113)开设在沿圆管(111)的周向位置,且第一通孔(112)与所述第二通孔(113)之间相互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体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114)的外壁与圆管(111)的内壁之间相互贴合。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凤建,赵小叠,谈慧敏,吴彪,郑皓,肖宇,侯学普,侯建明,秦晓华,潘耀东,柳春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南方化工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