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器装置的阵列基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6613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包括:选通线;栅绝缘层;第一和第二数据线;第一薄膜晶体管(TFT),连接到第一数据线;第二TFT,连接到第二数据线;钝化层;第一图案,连接到第一TFT并且沿选通线延伸;彼此分离的多个第一电极,连接到第一图案并且与第一和第二数据线平行;第二图案,以与第一图案平行的方式延伸;第二电极,沿第一数据线延伸并且与第一数据线分离第一距离;第三电极,连接到第二图案并且沿第二数据线延伸,该第三电极连接到第二TFT并且与第二数据线分离第二距离;以及多个第四电极,连接到第二图案并且与多个第一电极交替排列,其中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四电极置于第二与第三电极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面内切换(IPS)模式液晶显示(LCD)装置的阵列 基板,尤其涉及用于具有提高的孔径比的IPS模式LCD装置的阵列基板。
技术介绍
本申请要求2008年6月13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 2008-0055903 的优先权,在此以引证的方式并入。现有技术液晶显示(LCD)装置使用液晶分子的光学各向异性和极 化性质。由于液晶分子具有细长形状,所以液晶分子具有确定的取向方 向。通过施加横跨液晶分子的电场能够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换句 话说,随着电场的强度或方向改变,液晶分子的取向也改变。由于入射 光根据由液晶分子的光学各向异性产生的液晶分子的取向(orientation) 发生折射,因此通过控制透光率能够显示图像。由于包括薄膜晶体管(TFT)作为开关元件的LCD装置(称为有源 矩阵LCD (AM-LCD)装置)在高分辨率以及显示运动图像方面具有卓 越特征,因此已经广泛使用AM-LCD装置。AM-LCD装置包括阵列基板、滤色基板和夹在它们之间的液晶层。 阵列基板可包括像素电极和TFT,滤色基板可包括滤色层和公共电极。 AM-LCD装置由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场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 选通线,该选通线位于基板上; 栅绝缘层,该栅绝缘层位于所述选通线上; 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该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位于所述栅绝缘层上并且与所述选通线交叉以 限定像素区; 第一薄膜晶体管,该第一薄膜晶体管位于所述像素区中并且连接到所述选通线和所述第一数据线; 第二薄膜晶体管,该第二薄膜晶体管位于所述像素区中并且连接到所述选通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 钝化层,该钝化层位于所述第一数据 线和所述第二二数据线以及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上; 第一图案,该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英敃李树雄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