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间包防湍流抗漂浮稳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5334 阅读:3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铁冶金行业在炼钢过程中使用的中间包控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配套设置在中间包底部浇钢点位置的防湍流抗漂浮中间包稳流器,其特征在于该稳流器的形状为痰盂形,外表面靠近水平外底面(11)位置有由外表面上的锥面(9)与倒锥面(8)构成的V形槽,用来解决浇钢过程中稳流器容易漂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的防止稳流器在浇钢过程中漂浮,改善中间包冶金效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铁冶金行业在炼钢过程中使用的中间包稳流器,特别是涉及一 种配套设置在中间包底部浇钢点位置的防湍流抗漂浮稳流器。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的稳流器技术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中国专利CN12622010.6披露了一种连铸中间包稳流器,这种空心内腔结构的稳流器 基本解决了水口区域钢液巻渣明显的问题。其附图中给出的外形对于某些中间包结构和浇 钢条件是非常适合的,但对于其他中间包结构和角钢条件就需要对该稳流器进行改进。中国专利CN200720018536.1披露了一种长寿命套装式中间包稳流器,克服了中国专 利CN12622010.6所述技术方案成品率低以及使用寿命短的问题,结构改为套芯式、复合 材质结构,外壳采用钢纤维铝镁浇注料振动成形,套芯侧壁采用镁质预制块,底板采用镁 碳质挤压成型制品,最后组装而成,该结构提高了寿命,而且还大大节约了成本。尽管如 此,因为中国专利CN200720018536.1所述的套装式中间包稳流器外表面为倒置的锥形, 所以在浇钢过程中外表面受到钢液的浮力向上,容易漂浮。中国专利CN02284182.2披露了一种连铸中间包防湍流冲击垫,其特征在于该耐火 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间包防湍流抗漂浮稳流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形状为痰盂形,在该装置外表面上靠近水平外底面(11)位置由锥面与倒锥面形成环外表面一周的V形槽,该装置内表面是由一个水平内底面(1)、一个从上述水平内底面(1)周边向外向上延伸的过渡球面(2)、一个从上述过渡球面(2)上边缘向上竖直延伸的柱面(3)、一个从上述柱面(3)顶部向内向上延伸的过渡锥面(4)、一个从上述过渡锥面(4)上端部向上垂直延伸至水平上表面(6)所形成的柱面(5)顺序平滑连接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间包防湍流抗漂浮稳流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形状为痰盂形,在该装置外表面上靠近水平外底面(11)位置由锥面与倒锥面形成环外表面一周的V形槽,该装置内表面是由一个水平内底面(1)、一个从上述水平内底面(1)周边向外向上延伸的过渡球面(2)、一个从上述过渡球面(2)上边缘向上竖直延伸的柱面(3)、一个从上述柱面(3)顶部向内向上延伸的过渡锥面(4)、一个从上述过渡锥面(4)上端部向上垂直延伸至水平上表面(6)所形成的柱面(5)顺序平滑连接而成。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包防湍流抗漂浮稳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流器外表面是由一个水平外底面(11 )、 一个从上述外底面(11)周边向上垂直延伸的柱面(10)、 一个从上述柱面(10)上端部向上向内倾斜的锥面(9)、 一个从上述锥面(9)上边缘向 上向外倾斜的倒锥面(8)、 一个从上述倒锥面(8)上边缘垂直向上延伸至上表面(6)所 形成的柱面(7)顺序平滑连接而成的。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间包防湍流抗漂浮稳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表面 上,柱面(10)上端部距离外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光辉刘建岭张晓波赵继增徐延庆刘丽谭兴无丰文祥周磊李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利尔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利尔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