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交流发光二极管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以直接使用市用交流电压源并具有高发光效率的交流发光二极管装置。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由于具备了高耐久性、寿命长、轻巧及耗电量低等特性,且不含汞等有害物质,故成为一种极为理想的新世代照明光源。近年由于蓝光LED的专利技术解决了静电防护的问题,加上LED亮度的提升,LED的应用领域更是不断拓展,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照明工具,例如从指示灯、显示器、室内外照明到车用照明等均采用LED以作照明用途,并且LED的成本也随的大幅降低。 由于目前的市用电力系统是以交流高压为主,传统使用降压变压器或整流器的电能转换方式来提供一稳定的电流源,以控制LED发光。然而,这些外加的变压器或整流器会增加整体制造成本,占用空间而影响照明工具的外观,产生热量而降低LED长期使用的安全性。而且,外加电路本身的使用寿命较LED为短,因而降低了 LED在应用上的整体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流发光二极管装置,可以直接使用市用交流电压源,并依据交流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流发光二极管装置,包括:复数个发光二极管,至少部份的该些发光二极管有不同的微晶粒面积;以及一控制单元,用以分别控制该些发光二极管;其中,当该些发光二极管被一交流电压源驱动时,该控制单元依据该交流电压源的电压依序地导通具不同微晶粒面积的该些发光二极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交流发光二极管装置,包括复数个发光二极管,至少部份的该些发光二极管有不同的微晶粒面积;以及一控制单元,用以分别控制该些发光二极管;其中,当该些发光二极管被一交流电压源驱动时,该控制单元依据该交流电压源的电压依序地导通具不同微晶粒面积的该些发光二极管。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发光二极管装置,其中,该控制单元控制该交流电压源的电流方向,使得该些发光二极管均承受正向电压。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发光二极管装置,其中,该控制单元于该交流电压源的电压较小时导通具较大微晶粒面积的该些发光二极管,该控制单元于该交流电压源的电压较大时导通具较小微晶粒面积的该些发光二极管。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发光二极管装置,其中,该些发光二极管串联连接,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及阴极均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单元。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流发光二极管装置,其中,串联连接的该些发光二极管是依据各自微晶粒面积的大小依序排列。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流发光二极管装置,其中,串联连接的该些发光二极管各自并联不同于自身微晶粒面积的发光二极管。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流发光二极管装置,其中,串联连接的该些发光二极管各自并联相同于自身微晶粒面积的发光二极管。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流发光二极管装置,其中,串联连接的该些发光二极管每一个所各自并联的发光二极管个数相同。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流发光二极管装置,其中,串联连接的该些发光二极管每一个所各自并联的发光二极管个数不同,微晶粒面积较大的发光二极管所并联的发光二极管个数较少,微晶粒面积较小的发光二极管所并联的发光二极管个数较多。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发光二极管装置,其中,该些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串及第二发光二极管串,该第一发光二极管串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串是反向并联且控制于该控制单元,该第一发光二极管串于该交流电压源的正半周期被驱动,该第二发光二极管串于该交流电压源的负半周期被驱动。11.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交流发光二极管装置,包括一桥氏整流器,电性连接于该些发光二极管与该交流电压源之间,用以整流该交流电压源,使得该些发光二极管均承受正向电压。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发光二极管装置,其中,该控制单元与该些发光二极管被整合于一芯片内或一封装体内,或是该控制单元在该封装体外。13. —种交流发光二极管装置,包括一控制单元;以及复数个发光二极管,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及阴极各自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单元;其中,当该些发光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晟杰,叶文勇,詹益仁,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