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气缸盖整体形成的排气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4327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发动机,包括与气缸盖整体形成的排气歧管。该发动机可以包括排气歧管,所述排气歧管具有至少一个单排气出口,用于排放从彼此不接近的至少两个气缸排放的废气,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气缸之间的排气阀打开的周期彼此不重叠。排气歧管与气缸盖整体形成,从而能够减少成本。同样,水套形成在排气歧管的排气通道之间,从而能够改善受热负载影响的涡轮增压器的耐久性。同样,双涡旋涡轮增压器直接连接至歧管的排气出口,从而能够有效地改善入口空气的压缩比。此外,彼此之间产生脉动干涉的排气通道分离布置,且不产生脉动干涉的排气通道结合在一起以形成单通道,从而低rpm的扭矩得到改善并且残余气体被有效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装备与气缸盖整体形 成的排气歧管,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其中其排气效率 得到改善。
技术介绍
概括地说,排气歧管作为分离部件进行开发,并且装配至 发动机,但是它能够影响发动机的总体性能和耐久性。排气歧管不仅需要与周围的部件保持间隙,从而不会过度 地使周围的部件变热;而且需要空间以将其收容在发动机舱中。此外,布置在排气歧管下游的催化转化器需要靠近发动机 安装,从而由热量激化(activated)。因此,排气歧管和发动机必须紧 凑。例如,随着气缸数量的增加,存在如下问题在直列式 (in-line)四缸发动机中,作为发动机重要特征的低速扭矩通过排气脉 动阻力而减小。图6是显示通常的四缸发动机及其排气冲程的示意图表。 如图6左边的示意图中所示,发动机包括第一气缸#1、第二气缸#2、第三气缸#3以及第四气缸#4。此外,各个气缸的进气侧和排气侧连接至涡轮增压器600和605。如图6右边的表中所示,膨胀冲程被顺序操作,例如第一气缸#1〉第三气缸#3〉第四气缸#4>第二气缸#2。因此,如表中所示,一个间隔(EVO-EVC)与另一个间隔EV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与气缸盖整体形成的排气歧管,包括: 至少一个单排气出口,所述单排气出口使得至少两个气缸的通道结合并且排放从彼此不接近的所述至少两个气缸排放的废气, 其中打开周期彼此不重叠,在所述打开周期中,所述至少两个气缸的排气阀是打开的。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8-4-1 10-2008-00304921、一种与气缸盖整体形成的排气歧管,包括至少一个单排气出口,所述单排气出口使得至少两个气缸的通道结合并且排放从彼此不接近的所述至少两个气缸排放的废气,其中打开周期彼此不重叠,在所述打开周期中,所述至少两个气缸的排气阀是打开的。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排气歧管,其中通道包括 连接至第一气缸的第一排气通道,从第一气缸排放的废气通过所述第一排气通道;以及连接至不接近第一气缸的第四气缸的第四排气通道,从第四气缸 排放的废气通过所述第四排气通道,其中第一排气通道和第四排气通道结合在一起以形成第一单排气 出口,并且第一气缸和第四气缸的排气阀的打开周期彼此不重叠。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歧管,进一步包括连接至第二气缸的第二排气通道,从第二气缸排放的废气通过所述第二排气通道;以及连接至第三气缸的第三排气通道,从第三气缸排放的废气通过所述第三排气通道,并且其中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的排气阀的打开周期彼此不重叠,并且 其中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顺序布置。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歧管,其中第二排气通道具有第二 排气出口 ,并且第三排气通道具有第三排气出口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歧管,其中单排气出口以及第二和 第三排气出口形成排气组装部分。6、 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晋郁孔镇国李升秦元荣辰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