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触控显示器的触控信号传输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2965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触控显示器的触控信号传输电路,设于一显示器的上基板内面,该传输电路包括彼此为电性绝缘且上下叠设的一第一图案化电极层与一第二图案化电极层,前述的所述电极层分别包含多条呈阶梯型态的电极,且第一与第二图案化电极层的所述阶梯型态电极呈错置,而在每一处上下正对的位置共同构成一感应触点,因此只需以较少数目的阶梯型态电极设置即可涵盖整个触控感应区,故可减少使用接合衬垫与触控IC引脚的数目,并因在触控感应区内,仍密布着许多的感应触点而维持着快速检测判断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的操控结构,更详而言是指一种触控式液晶显 示器的触控信号传输电路。
技术介绍
一般的触控显示器是由一触控面板与一平面显示器以上下迭合方式 组装完成,惟此一型态的显示器结构易衍生整体厚度加大与重量加重的缺 失,与现设计概念朝轻薄短小的趋势显有违背,为此,业界在积极寻求显 示效果最佳化的同时,亦致力于降低显示器厚度与重量的开发设计。以电容式触控感应原理而设计的触控面板而言,其仍是独立于平面显 示器的外的个体结构,其基本结构包括以电性绝缘方式设置的一第一电极 层与一第二电极层,该电容式触控结构为提供更精准的触控位置判断,必 须具备许多触点,因此其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是由多条缜密排列的直j 线状电极构成,且第一电极层的直线状电极与第二电极层的直线状电极彼 此是呈正交的,据以于交错处形成触点,前述每一直线状电极并电性连接有一接合衬垫(bonding pad),且每一接合衬垫再与触控IC的引脚(pin) 各别对应电性连接,如此方能获得明确判断显示器使用时的触点位置的功 效,然而,在触点数量更多的情形下,表示着接合衬垫与触控IC引脚(pin) 的数目亦将随之增加,如此势必造成制作的困难,且间接增加了整体重量, 更使得制作成本支出增加,因此,为在不损及手指接触位置判断功能的前 提下,能更简化触控感应结构的制作,并朝设计精致化方向迈进,基此乃 经详思细索,终而有本专利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器用的触控信号传输电路, 可减少使用接合衬垫的数量。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器用的触控信号传输电路, 其配置于液晶显示器的上基板内面,可达降低显示器整体厚度与重量的目 的。缘以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器用的触控信号 传输电路是设于一液晶显示器的一上基板内面,其包含一第一图案化电极 层与一第二图案化电极层,其中该第一图案化电极层包括有多条并列设置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以阶梯形态朝同一斜向延伸形成,每一第一电 极于每一转折处具有一个上触点,而该第二图案化电极层是以电性绝缘方 式形成于该第一图案化电极层上方,其包括有多条并列设置的第二电极, 所述第二电极亦以阶梯形态朝相同第一电极的伸展方向延伸形成,.每一第 二电极并相对每一第一电极为错置,且每一第二电极于每一转折处具有一 个下触点正对一个上触点。附图说明图1为具有本专利技术触控信号传输电路的触控显示器剖视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图案化电极层布局示意图; 图3揭示于第一图案化电极层上方覆盖第一遮光元件; 图4揭示于第一遮光元件上方制作第二图案化电极层; 图4A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图案化电极层布局示意图5为图4的5-5方向剖视图6揭示于第二图案化电极层上方覆盖第二遮光元件;图7为图6的7-7方向剖视图; 图8为图6的8-8方向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触控显示器101 上基板 102下基板IO彩色滤光层10a、 10b、 10c红、绿、蓝色滤光单元 ll黑色矩阵lla第一遮光元件 10b第二遮光元件lie 隔离区域12薄膜晶体管20触控信号传输电路22第一图案化电极层23a第一方向电极23c上触点24第二图案化电极层25a第一方向电极25c下触点26接合衬垫27触控区域14 液晶23第一电极23b第二方向电极25第二电极25b第二方向电极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所示的触控显示器100包括有一上基板101与一下基板102,其 中该上基板101内面配置有彩色滤光层10,该下基板102表面具有多个呈 数组排列的薄膜晶体管12,该上基板101与下基板102之间并注入有液晶 14。请先配合图6,前述彩色滤光层10包括有多个红、绿、蓝色滤光单元 10a、 10b、 10c及一黑色矩阵(Black Matrix, BM)ll, i亥黑色矩阵11是以 绝缘的黑色树脂材料制成,其具有多条水平向的第一遮光元件lla与多条 垂直向的第二遮光元件llb,所述第一遮光元件lla与第二遮光元件lib 交错围绕形成多数个隔离区域lie供所述红、绿、蓝色滤光单元10a、 10b、 10c配置,而本实施例的触控信号传输电路20是在所述滤光单元制作之 前,与该黑色矩阵11搭配制作而预设于该上基板101内面。请参阅图2及图4,该触控信号传输电路20包括有一第一图案化电极 层22与一第二图案化电极层24,其中,图2揭示的第一图案化电极层22 包括有多条并列设置的第一电极23,每一第一电极23是由多段第一方向 电极23a与多段第二方向电极23b彼此依次连接形成阶梯状,于本实施例 中该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电极23是以 右上往左下的方向延伸形成,每一第一电极23并在第一方向电极23a与第二方向电极23b的连接处形成一个上触点23c,其次,每一第一电极23 的两端其中之一与一个接合衬垫26电性连接,相对一端亦作为一个上触 点23c,此外,任两第一电极23的水平方向的间距a与垂直方向的间距b 为相等,亦可如本实施例所示不相等;之后,如图3所示,制作该黑色矩 阵11的第一遮光元件lla,并令所述第一遮光元件lla包覆着该第一图案 化电极层23的所有第一方向电极23a的大部分,而第二方向电极23b则 为裸露。接着,请参阅图4、图5所示,于该第一图案化电极层23及所述第一 遮光元件lla上方再制作如图4A所示的第二图案化电极层24,该第一图 案化电极层23与第二图案化电极层24相互重叠形成一矩形触控区域27, 该第二图案化电极层24包括有多条并列设置的第二电极25,每一第二电 极25并包括有多段第一方向电极25a与多段第二方向电极25b,所述第一 方向电极25a与所述第二方向电极25b彼此依次连接形成阶梯状,所述第 二电极25亦是以相同第一电极23伸展的方向自右上往左下延伸形成,每 一第二电极25并在第一方向电极25a与第二方向电极25b的连接处形成 一个下触点25c,且每一第二电极25的两端其中之一与一个接合衬垫26 电性连接,相对一端亦作为一个下触点25c;此外,如图4A所示,任两第 二电极25的水平方向的间距a与垂直方向的间距b为相等,亦可如本实 施例所示不相等。必须强调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每一第二电极25是相对邻近的第一 电极23为左右方向上的错置,错置的距离恰为每一隔离区域llc的大小, 换言之,第二电极25的第一方向电极25a部分与第一电极23的第一方向 电极23a重叠,但因第一遮光元件lla的隔离而为电性绝缘,第二电极25 的第二方向电极25b与第一电极23的第二方向电极23b彼此则为错开不 重叠致电性绝缘,此一设计方式将使得每一第二电极25的下触点25c恰 正对着一个上触点23c,该为上下正对关系的上触点23c与下触点25c即 共同构成一个感应触点;最后,再制作该黑色矩阵11的第一遮光元件lla 及第二遮光元件lib分别包覆着形成于触控区域27内的第一与第二图案 化电极层22、 24的所有第一方向电极23a、 25a及第二方向电极23b、 25b, 或仅再制作该黑色矩阵H的第二遮光元件lib包覆着形成于触控区域内的第一与第二图案化电极层22、 24的所有第二方向电极23b、 25b,图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触控显示器的触控信号传输电路,设于一液晶显示器的一上基板内面,其特征在于,该触控信号传输电路包含: 一第一图案化电极层,该第一图案化电极层包括有多条并列设置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以阶梯形态朝同一斜向延伸形成,每一第一电极于每 一转折处具有一个上触点;以及 一第二图案化电极层,是以电性绝缘方式形成于该第一图案化电极层上方,且与该第一图案化电极层的重叠区域形成一触控区域,该第二图案化电极层包括有多条并列设置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以阶梯形态朝相同第一电极的伸展 方向延伸形成,每一第二电极相对每一第一电极为错置,且每一第二电极于每一转折处具有一个下触点正对一个上触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触控显示器的触控信号传输电路,设于一液晶显示器的一上基板内面,其特征在于,该触控信号传输电路包含一第一图案化电极层,该第一图案化电极层包括有多条并列设置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以阶梯形态朝同一斜向延伸形成,每一第一电极于每一转折处具有一个上触点;以及一第二图案化电极层,是以电性绝缘方式形成于该第一图案化电极层上方,且与该第一图案化电极层的重叠区域形成一触控区域,该第二图案化电极层包括有多条并列设置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以阶梯形态朝相同第一电极的伸展方向延伸形成,每一第二电极相对每一第一电极为错置,且每一第二电极于每一转折处具有一个下触点正对一个上触点。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触控显示器的触控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图案化电极层的每一第一电极包括有多段第一方向电极与多 段第二方向电极,所述第一方向电极与所述第二方向电极彼此依次连接, 且于连接处形成该上触点;该第二图案化电极层的每一第二电极包括有多段第一方向电极与多 段第二方向电极,所述第一方向电极与所述第二方向电极彼此依次连接, 且于连接处形成该下触点。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触控显示器的触控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 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辉龙
申请(专利权)人:奇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