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革峰专利>正文

通用型减阻减震汽车节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1303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型减阻减震汽车节能器,它由通用型法兰盘接口,主体动力件,棘轮、棘爪、轴承、减阻及减震构件,从属动力传递件,倒车齿轮环等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用型接口与将汽车节差速器安装后,在驾驶行程中当车速达所控时速时,停止踩油门,使汽车节能器自动发生分离,失去发动机机械反牵引力,充分利用惯性实现节能,同时减少汽车的机械磨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棘轮撞击源对应位设有棘爪,在棘爪的承力位设有减震构件,同时在棘爪支臂的二侧壁设有支臂导向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同一大类而不同接口的汽车节能器不能通用及加速时产生撞击震动的二大技术难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用于汽车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涉及一种通用型汽车减阻减震节能技术。
技术介绍
汽车机械节能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构思繁多,但已形成产品甚微,比如 现有技术,申请号200520089825.1,其现有技术虽已解决了汽车机械节能器的 减阻技术,但使广大汽车消费者难以接受的是在踩油门加速时产生撞击震动及 一款节能器与一款汽车只有一对一的安装接口,对同一大类型而不同接口的汽 车节能器不能通用,因此增大了制造成本和原材料,影响产量及生产速度,现 有技术,申请号200620146982,是在节能器中心轴与节能器的外套之间装入扭 簧,企图想利用其有限空间,在踩油门加速时,扭簧端头的斜面与节能器外套 棘轮发生啮合,使扭簧产生环形运动达到减震效果,该现有技术扭簧的弊端是 一个环形整体,两端头张力高,强度硬,端头无活动的关节,对每分钟转速达 数千次的节能器,其对机械磨损可想而知,寿命极短,除此之外,同样存在节 能器不能通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用型减阻减震汽车节能器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撞击震动 及节能器不能通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主体动力件,通用型法兰盘接口,棘轮、棘爪、轴承、减阻构件、弹性减震构件,从属动力传递件,倒车齿轮环构件组成的通用型减阻减震汽车节能器。该汽车节能器可分别用于汽车的前驱动和后驱动,前驱动分内外两侧,后驱动分前端和后端,以前驱动为例,节能器的内侧端为主体动力件通用型接口与汽车差速器相连,外侧端为从属动力传递通用型接口与汽车的内球笼相连,节能器的主体动力件分内外两端,外侧端与汽车的差速器相连,内侧 端与从属动力传递件的内侧相连,主体动力件分为六段,从外至内依次为第 一段为通用型法兰盘接口,第二段为主体动力件外齿,第三段为轴承位,第四 段为节能器减阻减震功能位,在此段的不同位点设有棘爪床,在棘爪床内分别 设有棘爪,在棘爪的腹面,即棘爪床的底部设有减阻构件,在棘爪床的两侧 壁,即棘爪支臂的两侧设有棘爪支臂导向槽,在棘爪承力面,即棘轮撞击源的 垂直位设有弹性减震构件,第五段为轴承位,第六段为节能器联接体紧固件, 从属动力传递件仍分内外两端,外侧端与汽车的内球笼相连接,内侧端与主体 动力件的内侧端相连,从属动力传递件的内侧端的内孔设有棘轮,外周设有外 齿,外侧端为通用型法兰盘接口,外侧端的内孔设有轴承位,倒车齿轮环的内 孔设有滑动齿,外周中间位设有拨槽。本专利技术的特征除与现有技术的减阻,外齿齿形和内滑齿形为正反倒锥齿相 同外,其特征l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汽车节能器撞击震动,其方法在棘爪承力面设有弹性减震构件,特征2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汽车节能器不能通用的技术问题,其方法针对不同汽车法兰盘同类型而不同接口,在节能器的法兰盘 上设有相对应不同规格尺寸的镙栓接口,实现节能器的通用性。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剖视图其中l通用型法兰盘,2主体动力件,13倒车齿轮环,9轴承,4棘爪,5棘 爪床,14从属动力传递件外齿,3从属动力传递件,IO节能器连接体。棘爪床, 14从属动力传递件外齿,3从属动力传递件,IO节能器连接体。图2为A-A视图其中7减阻构件,4棘爪,5棘爪床,6导向槽,12主体动力件外齿,减 ll震构件,l通用型法兰盘接口。 图3为从属动力传递件主视图其中6棘轮,14从属动力传递件外齿,l通用型法兰盘接口图4为图3的左视图其中6棘轮、l通用型法兰盘接口图5为倒车齿轮环主视图其中13倒车齿轮环图6为图5的左视图其中15倒车齿轮环内齿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细述,在图l、图2、图4所示中,本专利技术的主 构架由通用型法兰盘接口 1,主体动力件2,从属动力传递3,倒车齿轮13等构 成,本专利技术可分别用于汽车的前驱动或后驱动动,前驱动分内外两侧,后驱动 分前端和后端,以前驱动为例,节能器的内侧端为主体动力件通用型接口 1与 汽车差速器相连,外侧端为从属动力传递件通用型接口 1与汽车的内球笼相连,本专利技术的节能工作状态是通过加速一滑行一再加速一再滑行周而复始的驾驶操 作,实现节能,因加速来自于发动机的动力作用于主体动力件2棘爪4再与从属动力传递件3的棘轮6发生啮合带动车轮飞速前行,当车速达所控时速时,即停止踩油门,导至主体动力传递件2转速立即下降,从属动力传递件3的转 速几乎不减,使二者产生转速速比差,因此从属动力传递件3的棘轮在棘爪背 面无阻状态下超越,迫使减阻构件7被动减阻,使主体动力件2与从属动力传 递件3的连接性自动发生分离,并借助轴承9的滚动作用,使车速仍处于 3000-4000转的高速运转前行,汽车在前行中因受风的阻力和轮胎与地面摩擦力 等因素,使车速逐渐缓降,当缓降至需再加速时主体动力件2的棘爪4与从属 动力传递件的棘轮6发生啮合,在啮合的瞬间因速比差而产生撞击力,其棘轮6 的撞击力作用于棘爪4,使棘爪4在导向槽8导向作用及弹性减震构件11呈减 震性后缩至力量支点,其结果既实现了减震又达到了加速的目的,在图3、图5、 图6所示,在驾驶倒车时,通过拔叉作用将倒车齿轮环13拨至从属动力传递件 3外周的外齿14,使倒车齿轮环13的环周内齿15横跨在主体动力件外齿12和 从属动力传递件3的外齿14上,使二者合为一体,实现倒车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用型减阻减震汽车机械节能器,安装在汽车差速器与内球笼之间或传动轴与后桥之间,其特征由通用型法兰盘接口(1),主体动力件(2),棘轮(6),棘爪(4),轴承9弹性减震构件(11),弹性减阻构件(7),从属动力传递件(3),倒车齿轮环(13)组成,节能器可适用于前驱动和后驱动,前驱动分内外两端,后驱动分前端和后端,前驱动节能器内侧与汽车差速器相连,外侧与汽车的球笼相连,后驱动节能器前端与传动轴相连,后端与后桥相连,节能器的主体动力件(2)分内外两端,外侧端与汽车的差速器相连,内侧端与从属动力传递件(3)的内侧相连,主体动力件(2)分六段,从外至内依次为:第一段为通用型法兰盘接口(1),第二段为主体动力件外齿(12),第三段为轴承(9)位,第四段为节能器减阻减震功能位,第五段为轴承位(9),第六段为节能器联接体紧固件(10),从属动力传递件(3)仍分内外两端,外侧端与汽车的内球笼相连接,内侧端与主体动力件的内侧端相连,从属动力传递件(3)的内侧端的内孔设有棘轮(6),外周设有外齿(14),外侧端为通用型法兰盘接口(1)及内孔设有轴承位(9),倒车齿轮环(13)的内孔设有滑动齿(15),外周中间位设有拨槽。...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7-12-11 200710050741.01、一种通用型减阻减震汽车机械节能器,安装在汽车差速器与内球笼之间或传动轴与后桥之间,其特征由通用型法兰盘接口(1),主体动力件(2),棘轮(6),棘爪(4),轴承9弹性减震构件(11),弹性减阻构件(7),从属动力传递件(3),倒车齿轮环(13)组成,节能器可适用于前驱动和后驱动,前驱动分内外两端,后驱动分前端和后端,前驱动节能器内侧与汽车差速器相连,外侧与汽车的球笼相连,后驱动节能器前端与传动轴相连,后端与后桥相连,节能器的主体动力件(2)分内外两端,外侧端与汽车的差速器相连,内侧端与从属动力传递件(3)的内侧相连,主体动力件(2)分六段,从外至内依次为第一段为通用型法兰盘接口(1),第二段为主体动力件外齿(12),第三段为轴承(9)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革峰
申请(专利权)人:廖革峰徐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