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涉及一种通用型汽车减阻减震节能技术。
技术介绍
汽车机械节能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构思繁多,但已形成产品甚微,比如 现有技术,申请号200520089825.1,其现有技术虽已解决了汽车机械节能器的 减阻技术,但使广大汽车消费者难以接受的是在踩油门加速时产生撞击震动及 一款节能器与一款汽车只有一对一的安装接口,对同一大类型而不同接口的汽 车节能器不能通用,因此增大了制造成本和原材料,影响产量及生产速度,现 有技术,申请号200620146982,是在节能器中心轴与节能器的外套之间装入扭 簧,企图想利用其有限空间,在踩油门加速时,扭簧端头的斜面与节能器外套 棘轮发生啮合,使扭簧产生环形运动达到减震效果,该现有技术扭簧的弊端是 一个环形整体,两端头张力高,强度硬,端头无活动的关节,对每分钟转速达 数千次的节能器,其对机械磨损可想而知,寿命极短,除此之外,同样存在节 能器不能通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用型减阻减震汽车节能器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撞击震动 及节能器不能通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主体动力件,通用型法兰盘接口,棘轮、棘爪、轴承、减阻构件、弹性减震构件,从属动力传递件,倒车齿轮环构件组成的通用型减阻减震汽车节能器。该汽车节能器可分别用于汽车的前驱动和后驱动,前驱动分内外两侧,后驱动分前端和后端,以前驱动为例,节能器的内侧端为主体动力件通用型接口与汽车差速器相连,外侧端为从属动力传递通用型接口与汽车的内球笼相连,节能器的主体动力件分内外两端,外侧端与汽车的差速器相连,内侧 端与从属动力传递件的内侧相连,主体动力件分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用型减阻减震汽车机械节能器,安装在汽车差速器与内球笼之间或传动轴与后桥之间,其特征由通用型法兰盘接口(1),主体动力件(2),棘轮(6),棘爪(4),轴承9弹性减震构件(11),弹性减阻构件(7),从属动力传递件(3),倒车齿轮环(13)组成,节能器可适用于前驱动和后驱动,前驱动分内外两端,后驱动分前端和后端,前驱动节能器内侧与汽车差速器相连,外侧与汽车的球笼相连,后驱动节能器前端与传动轴相连,后端与后桥相连,节能器的主体动力件(2)分内外两端,外侧端与汽车的差速器相连,内侧端与从属动力传递件(3)的内侧相连,主体动力件(2)分六段,从外至内依次为:第一段为通用型法兰盘接口(1),第二段为主体动力件外齿(12),第三段为轴承(9)位,第四段为节能器减阻减震功能位,第五段为轴承位(9),第六段为节能器联接体紧固件(10),从属动力传递件(3)仍分内外两端,外侧端与汽车的内球笼相连接,内侧端与主体动力件的内侧端相连,从属动力传递件(3)的内侧端的内孔设有棘轮(6),外周设有外齿(14),外侧端为通用型法兰盘接口(1)及内孔设有轴承位(9),倒车齿轮环(13)的内孔设有滑动齿(15), ...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7-12-11 200710050741.01、一种通用型减阻减震汽车机械节能器,安装在汽车差速器与内球笼之间或传动轴与后桥之间,其特征由通用型法兰盘接口(1),主体动力件(2),棘轮(6),棘爪(4),轴承9弹性减震构件(11),弹性减阻构件(7),从属动力传递件(3),倒车齿轮环(13)组成,节能器可适用于前驱动和后驱动,前驱动分内外两端,后驱动分前端和后端,前驱动节能器内侧与汽车差速器相连,外侧与汽车的球笼相连,后驱动节能器前端与传动轴相连,后端与后桥相连,节能器的主体动力件(2)分内外两端,外侧端与汽车的差速器相连,内侧端与从属动力传递件(3)的内侧相连,主体动力件(2)分六段,从外至内依次为第一段为通用型法兰盘接口(1),第二段为主体动力件外齿(12),第三段为轴承(9)位,...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