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硅基薄膜电池串联电阻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3386 阅读:3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太阳能薄膜电池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低硅基薄膜电池串联电阻的加工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背电极镀制工艺前加入清洗/离子轰击等工艺方案;在现有激光划线之后,通过清洗或者等离子轰击工艺在TCO表面产生绒面,增加TCO与后续金属层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接触电阻,降低电池的串联电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太阳能薄膜电池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低硅基薄膜电池串联电阻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洁净空间,这样才能保证膜层不受到外界污染。但是,背电极在制备过程前,由于激光划线和工厂环境以及反应室污染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残渣和灰尘颗粒,造成新裸露出来的TCO膜层不能很好的有背电极接触,从而加大了串联电阻。这样,电池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导致整个太阳能电池性能低下。 现有的PVD工序镀制背电极时,没有对前道工序进行处理。这样,LASER2划线之后新裸露出来的TCO膜层不仅会受到空气中的残渣和灰尘颗粒影响,还会被空气中的水气以及其它气体污染。当PVD镀制AZ0(GZ0)/Ag背电极时,这样AZ0膜层就与受到污染的TCO接触,形成了较大的串联电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硅基薄膜电池串联电阻的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在现有PVD工序前,对激光划线后的TCO薄膜进行清洗工序或者等离子轰击工序或者先后执行上述两种工序。 所述对TCO薄膜进行清洗可以是纯水清洗或清洗液清洗或酸性液体清洗或纯水加毛刷清洗或清洗液加毛刷清洗或其中几种方法的结合。 通过对TCO薄膜的清洗可以减小激光划线之后新裸露出来的TCO膜层受到空气中的残渣和灰尘颗粒影响,还会减少空气中的水气以及其它气体的污染。 所述对TCO薄膜进行等离子轰击是指在镀制背电极(如沉积AZ0/Ag)之前,使用PVD设备里加入的离子轰击装置,对TCO薄膜进行离子轰击。 通过离子轰击工序,可以在TCO薄膜表面产生绒面,增加TCO与后续金属层的接触面积,使TCO薄膜可以与背电极(比如AZ0(GZ0)/Ag)接触,从而减小串联电阻。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流程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离子轰击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 经过激光划线后的TCO薄膜表面会有来的TCO膜层不能很好的有背电极接触。一步说明。一定数量的残渣和灰尘颗粒,造成新裸露出 在TC0薄膜进入PVD装置前,用酸性清洗液并使用毛刷对TCO薄膜进行清洗,清除表面的残渣和灰尘颗粒。 如图2所示,在PVD装置中加入离子源轰击装置1, TCO薄膜经过传送带在PVD装置中进行AZO/Ag沉积之前,先通过离子源轰击装置1。离子源轰击装置1发射出的等离子对清洗过后的TCO薄膜进行轰击,是裸露的TCO膜层产生绒面,增加TCO与后续沉积金属层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接触电阻,降低电池的串联电阻。 经过离子轰击后的TCO薄膜在PVD装置中经过AZO源2和Ag源3进行AZO/Ag沉积。 上述对TCO薄膜的清洗工序中还可以是纯水清洗或清洗液清洗或酸性液体清洗或纯水加毛刷清洗或清洗液加毛刷清洗或其中几种方法的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低硅基薄膜电池串联电阻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PVD工序前,对激光划线后的TCO薄膜进行清洗工序或者等离子轰击工序或者先后执行上述两种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降低硅基薄膜电池串联电阻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PVD工序前,对激光划线后的TCO薄膜进行清洗工序或者等离子轰击工序或者先后执行上述两种工序。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硅基薄膜电池串联电阻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 TCO薄膜进行清洗可以是纯水清洗或清洗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胜罗小平张发荣
申请(专利权)人:新奥光伏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