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超硬微观颗粒的刀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2937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超硬微观颗粒的刀片。该刀片包括刀片主体和边缘部。在刀片主体和边缘部中,边缘部或边缘部和刀片主体两者根据粉末冶金工艺使用粉末成分来制造,所述粉末成分包括按重量计小于粉末成分总重量的5%的、颗粒尺寸为1μm至5μm的超硬颗粒粉末,和形成基体的余量金属粉末。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刀片具有锯状或波纹状的边缘部以提供优异的切削性能。即使因使用刀具而产生磨损,但由于锯状或波纹状的边缘部被半永久性地维持,所以切削性能不会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在厨房刀具、剪刀、刀具、方形和环形刀具等中的 刀片。
技术介绍
大多数用在厨房刀具、剪刀、刀具、方形刀具、环形旋转刀片等中的 家用和工业用刀片是如此制造的,即,对碳钢材料等进行热处理,使得整个材料具有几乎相同的硬度而获得刀片材料,使刀片材料成形为期望的形 状,并且在边缘部(刃部)的预定部分上开出刀刃。关于碳钢的热处理, 可选择性地使整个刀片或边缘部进行热处理,并且硬度根据条件和材料的 种类而几乎恒定。此外,由于硬度恒定,所以在恒定不变的磨损条件下显 示出几乎相同的磨损结果和均匀的磨损。对于用来控制刀片的切削性能的条件来说,已知锯(齿)状或波紋状 的边缘部与平的边缘部相比具有更好的切削性能。因此,当边缘部由于磨 损而丧失锯状或波紋状的形状时,容易预见切削性能会显著降低。这样, 在制造切削性能和耐久性优异的刀片时,维持锯状或波紋状的边缘部非常 重要。但是,尽管已作出许多努力来长时间地维持刀片的锯状或波紋状的 边缘部,仍尚未提出过有效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鉴于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作出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是提供一种具有锯状或波紋状边缘的刀片,其中由于用具有高耐磨性的超 硬颗粒粉末形成锯状或波紋状突起(顶部)并且用具有较低耐磨性的金属4粉末形成锯状或波紋状凹部(沟槽),所以即使因使用刀具而产生磨损, 也能半永久性地维持锯状或波紋状的边缘部,使得刀片不仅具有优异的切 削性能,还由于半永久性地维持优异的切削性能而具有优异的耐久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括刀片主体和边缘部的刀片。在刀片主体和边缘 部中,边缘部或边缘部和刀片主体两者根据粉末冶金工艺使用粉末成分来制造,所述粉末成分包括按重量计小于粉末成分总重量的5%的、颗粒尺 寸(粒径)为lfim至5jtm的超硬颗粒粉末,和形成基体的余量金属粉末。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刀片具有锯状或波紋状的边缘以提供优异的切削性能。 即使因使用刀具而产生磨损,但由于锯状或波紋状的边缘被半永久性地维 持,所以切削性能不会降低,从而提供了优异的品质。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可更清楚地看到本专利技术的 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在附图中图l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边缘的前端的放大视图(1:边缘的前端,2: 边缘前端的厚度,3:超硬颗粒粉末);图2是示出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刀片的示例的厨房刀具的刀片的侧视图 (刀片主体和边缘部具有相同的成分;10:厨房刀具的刀片,11:刀片主 体,12:边缘部,13:超硬颗粒粉末);图3是示出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刀片的示例的厨房刀具的刀片的侧视图 (刀片主体和边缘部具有不同的成分;10:厨房刀具的刀片,11:刀片主 体,12:边缘部,13:超硬颗粒粉末);图4是示出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刀片的示例的切纸刀具的刀片的侧视图 (20:切纸刀具的刀片,21:刀片主体,22:边缘部,23:超硬颗粒粉末);图5是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刀片的示例的刀片的剖视图;以及图6是示出用于测量根据本专利技术刀片的抗弯强度的测量装置和测量方 法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刀片主体和边缘部的刀片。在刀片主体和边缘部 中,边缘部一者或边缘部和刀片主体两者根据粉末冶金工艺使用粉末成分来制造,所述粉末成分包括按重量计小于粉末成分总重量的5%的、颗粒 尺寸为ljim至5fim的超硬颗粒粉末,和形成基体的余量金属粉末。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粉末成分优选地包括按重量计占粉末成分总重量的 1%至4%的、颗粒尺寸为ljun至5jim的超硬颗粒粉末和按重量计占粉末 成分总重量的96%至99%的、形成基体的金属粉末。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粉末成分还可包括通常用在本领域中的、按重量计 占粉末成分总重量的3%或更少的添加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刀片不使用这样的刀片材料,所述刀片材料具有能够使 用熔融轧制(melt rolling )等来获得的预定的形状和硬度,例如为碳钢和 合金钢;而是使用利用粉末冶金工艺制造的刀片材料。粉末冶金工艺中所 用的粉末可大致分为金属粉末和超硬颗粒粉末,并且在将由两种粉末以预 定比例彼此混合而成的粉末成分填充到模具中后,挤压和烧结粉末成分而 形成刀片材料。该刀片材料具有在金属结构中散布有超硬颗粒的形态。优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超硬颗粒具有lfim至5jim的颗粒尺寸。在本 专利技术中,边缘部成锯状或波紋状,并且超硬颗粒形成锯状或波紋状边缘部 上的突起(顶部)且为刀具提供切削性能。因此,在超硬颗粒具有5nm以 上的大颗粒尺寸的情况下,由于会产生钩嵌(hooking)而难以获得光滑的 切削表面,或者在切削操作中会形成粗糙的表面,并且边缘部的厚度会增 大(见图1)。在颗粒尺寸小于ljim的情况下,顶部(突起)的高度小于 0.5nm。这样,形成锯状或波紋状边缘部的效果减弱。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刀片包括按重量计小于粉末成分总重量的5%的、 颗粒尺寸为ljim至5fim的超硬颗粒粉末。在超硬颗粒粉末的含量按重量 计在5%以上的情况下,由于杂质的混合增加,所以作为基体的金属结构 的强度降低,由此在刀片主体或边缘部中易于产生裂紋、碎屑等。更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刀片包括按重量计占粉末成分总重量的1%至4% 的、颗粒尺寸为ljim至5nm的超硬颗粒粉末。其原因在于,在按重量计 以例如4%的量混合的情况下,对于边缘部的端部的lmm的长度来说,可 存在最多80个颗粒尺寸为ljun的超硬颗粒(见图1),因此,当边缘部 滑动5cm以切削物体时,4,000个颗粒尺寸为ljim的颗粒提供锯片的效应, 使切削表面滑动,从而获得十分有效的切削性能。但是,在含量按重量计 高于4%的情况下,由于杂质的混合增加,所以作为基体的金属结构的强 度降低,由此在刀片主体或边缘部中产生裂紋、碎屑等。此外,在超硬颗 粒粉末的含量按重量计高于4%的情况下,由于在边缘部的前端硬颗粒之 间的间隙非常小,所以难以实现锯片效应。在超硬颗粒粉末的含量按重量 计小于1%的情况下,突起的颗粒的量过低,且由此切削性能降低(见图1 )。在上述说明中,详细叙述了超硬颗粒粉末的直径为ljmi至5jim的原 因和超硬颗粒粉末的含量按重量计低于5%或为1%至4%的原因。在此条 件下,为了半永久性地维持锯状或波紋状的边缘部,优选地,超硬颗粒粉 末具有比金属粉末高5倍的耐磨性。其原因在于,在使用刀具时,从切削 物质施加到形成突起(顶部)的超硬颗粒上的磨损载荷比施加到作为基体 的形成凹部(沟槽)的金属结构上的磨损载荷大得多。这样,需要确保耐 磨性比金属结构的耐磨性高5倍,使得即使刀片使用也能半永久性地维持 锯状或波紋状的边缘部,从而能维持最初的切削性能。如果超硬颗粒的耐 磨性比金属结构的耐磨性高小于5倍,则在刀片长时间使用时锯状或波紋 状的边缘部会磨损,结果,平的边缘部会降低切削性能。优选地,用在本专利技术中的超硬颗粒粉末的HV硬度为HV 2,000或更高。 在HV硬度低于HV 2,000的情况下,会产生边缘部快速磨损的缺点。用在本专利技术中的超硬颗粒粉末在形成刀片材料前可涂覆镍或钛。经涂 覆的超硬粉末颗粒对于构成基体的金属结构如钛、钛合金等具有非常高的 亲和性(affinity ability ),从而提高了刀片的强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刀片还可包括银粉末,在这种情况下,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刀片,该刀片包括刀片主体和边缘部,其中在所述刀片主体和所述边缘部中,所述边缘部或所述边缘部和所述刀片主体两者根据粉末冶金工艺使用粉末成分来制造,所述粉末成分包括按重量计小于粉末成分总重量的5%的、颗粒尺寸为1μm至5μm的超硬颗粒粉末,和形成基体的余量金属粉末。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8-3-25 10-2008-00273191、一种刀片,该刀片包括刀片主体和边缘部,其中在所述刀片主体和所述边缘部中,所述边缘部或所述边缘部和所述刀片主体两者根据粉末冶金工艺使用粉末成分来制造,所述粉末成分包括按重量计小于粉末成分总重量的5%的、颗粒尺寸为1μm至5μm的超硬颗粒粉末,和形成基体的余量金属粉末。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成分包括按重 量计占粉末成分总重量的1%至4%的、颗粒尺寸为ljim至5nm的超硬颗 粒粉末和按重量计占粉末成分总重量的96%至99%的、形成基体的金属粉末。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硬颗粒粉末 的耐磨性比所述金属粉末的耐磨性高五倍。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硬颗粒粉末 具有2,000或更高的HV硬度。5、 才艮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硬颗粒粉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末田纪美子草彅良太
申请(专利权)人:永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