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小明专利>正文

织物表面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4586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是一种织物表面清理装置,以其包括一筒体(1),一对刷毛辊(2、3),一吹风装置(C),一吸尘装置(X),且所述刷毛辊(2、3)和吹风装置(C),都设在筒体(1)内为主要特征,具有结构合理,织物表面清理效果好,周围工作环境好和提高印花染色布质量等特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织物表面清理装置,属于织物染整设备技术。
技术介绍
织物在染整处理过程中,织物表面常会沾粘棉绒灰尘。例如,织物在退浆后烧毛过程中,常因高温焚烧,而不但烟气呛人,影响工作环境,而且由焚烧所产生的灰尘,会沾粘在布面上;而在织物丝光处理后,织物表面沾粘的棉绒,会在在后的染色或印花过程中,留下白斑疵点,而直接影响织物的染整质量。 传统的织物染整过程的表面清理,均是采用刷毛辊实施清理;而所采用的刷毛辊的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辊面满植刷毛的刷毛辊,另一种是将刷毛布置成螺旋开幅状的刷毛辊。这两种刷毛辊的工况是,毛刷始终与布面接触,以致一些棉绒和粉尘,因挤压而仍然沾粘在布面上,且沾粘得更加牢靠。而且上述两种刷毛辊,在其工况下会造成棉绒粉尘严重飞扬,而直接影响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织物染整过程中织物表面清理效果相对较好,不会造成工作环境污染的织物表面清理装置,以克服已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本技术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种织物表面清理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 —筒体;位于筒体的顶部和底部,且位于筒体的中心垂线上,沿筒体轴向分别设有与织物门幅相适配的进布口和出布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织物表面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筒体(1);位于筒体(1)的顶部和底部,且位于筒体(1)的中心垂线(Z)上,沿筒体(1)轴向分别设有与织物门幅相适配的进布口(12)和出布口(13);  一对刷毛辊(2、3);左刷毛辊(2)与右刷毛辊(3),对称布置在筒体(1)内且位于筒体(1)的中心垂线(Z)的两侧;在刷毛辊(2、3)的周边,沿轴向设有植有刷毛(2-1-1、3-1-1)的刷条(2-1、3-1),且所述刷毛(2-1-1、3-1-1)于筒体(1)中心垂线(Z)处相交接;所述左刷毛辊(2)和右刷毛辊(3),分别与筒体(1)的左、右端板动连接,且分别由电机(4、5)驱动;所述左刷毛辊(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陆小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