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格数据库连接查询自适应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43710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网格数据库连接查询自适应处理方法,属于网格数据库连接查询技术领域。该方法依次包括抽样计算方法、最优执行路径获取方法及查询流水线动态调整方法三部分。抽样计算方法是基于代价模型公式,实现对查询选择度、节点间的网络带宽及节点对单个元组的处理代价值的更新,并计算更新各候选计划各阶段的处理代价;在最优执行路径获取法中,根据栅格构成的连通图找出起始点到终点间的最小最大流路径(最优执行路径);若最优执行路径非当前执行路径,则通过查询流水线动态调整法对查询计划进行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考虑了网格数据库所处网格环境的动态特性,对查询处理代价估算精度高,查询计划的调整及时准确,有效提高了查询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库技术中的,属于网格数据库连接查询

技术介绍
网格是下一代Internet上的计算平台,它的核心任务是管理分布在Internet广 域环境中各种类型的软硬件资源,为基于Internet的分布式应用提供一个统一的、虚拟的 共享资源计算平台。作为网格计算模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格上的数据管理一直以来 是网格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网格数据管理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基于文件的信息资源, 很少涉及数据库资源,然而,来自于科学和商业领域的大量网格应用迫切需要数据库系统 的支持,因此如何将数据库资源并入现有的网格架构,满足更加广泛的网格应用数据管理 需求,已经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网格数据库是将数据库技术和网格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研究内容。目 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格环境下数据库的访问和集成领域,即如何设计和实现网格 应用与数据库系统的统一接口。用户能够以数据库无关的方式统一访问和管理存储在不 同数据库中的数据,但对网格环境下分布式查询的支持很少。随着符合GGF (Global Grid Forum)标准的Globus工具包[Raman V, Nar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格数据库连接查询自适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抽样计算方法、最优执行路径获取方法及查询流水线动态调整方法,具体内容如下:(一)抽样计算方法该抽样计算方法基于如下代价模型公式:Cost(P)=*[Nt(m(i-1))×L/BW(S↓[s(i-1)],S↓[s(i)])+Nt(m(i-1))×PC(S↓[s(i)])+Nt(m(i))×L/BW(S↓[s(i)],S↓[s(i+1)])]m(0)→Φ,Nt(Φ)=0,s(0)=s(1),s(k+1)=s(k),BW(S;(2)新建一个空的队列Q,将起始结点x放入队列Q,并给起始结点x增加标号(-,0),且置min(x)=0;(3)当队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网格数据库连接查询自适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抽样计算方法、最优执行路径获取方法及查询流水线动态调整方法,具体内容如下(一)抽样计算方法该抽样计算方法基于如下代价模型公式 <mrow><mi>Cost</mi><mrow> <mo>(</mo> <mi>P</mi> <mo>)</mo></mrow><mo>=</mo><munder> <mi>max</mi> <mrow><mn>1</mn><mo>&le;</mo><mi>i</mi><mo>&le;</mo><mi>k</mi> </mrow></munder><mo>[</mo><mfrac> <mrow><mi>Nt</mi><mrow> <mo>(</mo> <mi>m</mi> <mrow><mo>(</mo><mi>i</mi><mo>-</mo><mn>1</mn><mo>)</mo> </mrow> <mo>)</mo></mrow><mo>&times;</mo><mi>L</mi> </mrow> <mrow><mi>BW</mi><mrow> <mo>(</mo> <msub><mi>S</mi><mrow> <mi>s</mi> <mrow><mo>(</mo><mi>i</mi><mo>-</mo><mn>1</mn><mo>)</mo> </mrow></mrow> </msub> <mo>,</mo> <msub><mi>S</mi><mrow> <mi>s</mi> <mrow><mo>(</mo><mi>i</mi><mo>)</mo> </mrow></mrow> </msub> <mo>)</mo></mrow> </mrow></mfrac><mo>+</mo><mi>Nt</mi><mrow> <mo>(</mo> <mi>m</mi> <mrow><mo>(</mo><mi>i</mi><mo>-</mo><mn>1</mn><mo>)</mo> </mrow> <mo>)</mo></mrow><mo>&times;</mo><mi>PC</mi><mrow> <mo>(</mo> <msub><mi>S</mi><mrow> <mi>s</mi> <mrow><mo>(</mo><mi>i</mi><mo>)</mo> </mrow></mrow> </msub> <mo>)</mo></mrow><mo>+</mo><mfrac> <mrow><mi>Nt</mi><mrow> <mo>(</mo> <mi>m</mi> <mrow><mo>(</mo><mi>i</mi><mo>)</mo> </mrow> <mo>)</mo></mrow><mo>&times;</mo><mi>L</mi> </mr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小麟吴浩刘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