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搅拌焊接的刀具及焊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2452 阅读:3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擦搅拌焊接的刀具及焊接结构,其中刀具是在刀头上成型三平面,且该三平面之间又以三间隔面连接,并在该各间隔面上交错成型多个缺口及多个凸块以该刀具对两金属进行摩擦搅拌焊接加工以形成该焊接结构,且该两金属之间的搅拌区产生多个洋葱环,通过该三平面可提升搅动混合的效果,且多个洋葱环的结构,还可缩短该搅拌区内各洋葱环材料回填的路径,以避免该搅拌区内各洋葱环材料不及回填而造成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摩擦产生热的摩擦焊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摩擦搅 拌焊接的刀具及焊接结构。
技术介绍
使用摩擦搅拌的方式将两金属(通常为铝)焊接在一起的方式已公诸于世,首先是由英国焊接研究中心(TWI)在1991年发表的摩擦搅拌焊接 (FSW)技术,后来有如日本专利"特许2712838",为"摩擦溶接 方法"所述的技术,都是将一高速旋转的刀具以刀头插入并合的两金属间, 利用刀头高速旋转时与两金属间因摩擦产生的热,使两金属与刀头接触的 部分降伏强度降低而保持在低强度的固态,刀头又搅动两金属降伏强度降 低的部分混合,冷却后两金属的降伏强度逐渐回复,便将两金属焊接成一 体。前述技术中用于摩擦搅拌焊接的刀具的刀头,较常使用者为圆形的凸 柱状结构,遂使两金属进行摩擦搅拌焊接时,仅有水平方向的搅动混合, 且因刀头为圆形,有时还会产生刀头无法充分搅动两金属混合的现象,使 两金属间只能在降低降伏强度的状况下冷却后接合,造成焊接效果与强度 不佳的缺点。后来开发出如日本专利"特开平10-249552",为"摩擦溶接 方法、装置及溶接工具(摩擦溶接方法扭J:"装置並"溶接"使用t3溶接工具)"的技术,是在刀头上成型环状的凹槽,或是如图l所示在圆锥状的刀头A上成型具有螺旋斜面A2的螺旋状的凹槽Al,且该刀头A的底部 又连接一肩部B,当如图2所示使用该刀头A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对两金属 C1、C2进行摩擦搅拌焊接的作业时,该刀头A会以摩擦热降低该两金属Cl、 C2部分的降伏强度,并如图3所示,该刀头A以该凹槽Al上的螺旋斜面 A2搅动该两金属C1、 C2降低降伏强度的部分,使该两金属C1、 C2被搅动 的部分向上移动且混合,而该肩部B又会将该两金属C1、 C2向上移动的部 分向下挤压而流回该两金属Cl、 C2之间,使该两金属Cl、 C2在焊接后形 成一焊接结构D,该焊接结构D并呈现如图4所示的状态,其中实际物品的 状态如图13所示,两端分别为未受影响的母材区D1,向中间逐渐为受到该 刀头A摩擦热影响的热影响区D2,有垂直移动混合的未动态再结晶区D3, 以及位于该焊接结构D中间的搅拌区D4,通过该螺旋斜面A2向上搅动以及 该肩部B向下挤压让材料回填的作用使该焊接结构D的搅拌区D4产生一洋 葱环C3,使该焊接结构D确实产生混合的现象,并以垂直方向混合加强该 焊接结构D的焊接效果与强度。不过在前述技术实施一段时间后发现,若是刀头以垂直两金属的状态 进行摩擦搅拌焊接,在移动刀具时容易因阻力过大而造成刀头断裂,故又 开发出如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090121494、为" 擦搅拌焊接方 法与设备及所焊接的结构"所述的技术,是将刀具沿移动方向倾斜一角度, 让刀头以斜向的角度对两金属进行摩擦搅拌焊接,藉以降低刀头在加工过 程中所受的阻力,让加工更为顺畅。可知目前的技术已经发展到在刀头上成型具螺旋斜面的螺旋状的凹 槽,且让刀头以斜向的角度对两金属进行加工,不过本专利技术人在实作上却发现,由于图1中所示的刀头A成型的凹槽A1为螺旋状,并无法延伸至末 端的部分,因此该刀头A在对该两金属C1、 C2加工时,末端的部分仍仅为 水平方向的搅动混合,尖端更是没有搅动的动作,当该两金属C1、 C2被垂 直向搅动混合形成该焊接结构D,在该焊接结构D的搅拌区D4产生该洋葱 环C3时,该焊接结构D底部与该洋葱环C3之间容易因该肩部B挤压推回 的部分材料移动路径太长而不及填补,会产生如图5所示的缺陷C4,且因 该刀头A为圆锥状,故仍有该刀头A水平搅动混合效果不佳的缺点。若是改变该刀头A的旋转方向,改以逆时针方向旋转,该刀头A的螺 旋斜面A2会将该两金属Cl、 C2被搅动的部分向下带动,且该两金属Cl、 C2降伏强度降低的部分也会受挤压而向上移动混合,该两金属Cl、 C2焊接 形成该焊接结构D时,依然会使该焊接结构D的搅拌区D4产生一洋葱环C3, 而该焊接结构D受挤压而向上移动的部分也容易因材料不及填补而产生如 图6所示的缺陷C4。可知目前摩擦搅拌焊接的技术,虽已达到实用的程度,在成品上却容 易有产生该缺陷C4的问题,若要控制到不产生该缺陷C4,可能需要调整该 刀头A转速、前进速度、长度...等许多变量,且经过相当多次的统计与估 算,才能逐渐减少该缺陷C4的产生,相当浪费时间、人力与物力,因此本 专利技术人就针对该两金属Cl、 C2材料不及回填且水平搅动混合效果不佳的问 题加以改进,而开发出一种摩擦搅拌焊接的刀具及焊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摩擦搅拌焊接的刀具,它利用 多个凸块使两金属块之间焊接时产生多个洋葱环,该刀具的刀头并以三平 面提升两金属块间水平搅动混合效果,以增进该两金属块形成该焊接结构 的强度,并避免该焊接结构产生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摩擦搅拌焊接的刀具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刀具的刀头呈锥状,该刀头的径向侧面由三平面及三间隔面围绕构成, 该些平面与该些间隔面交错排列,使该些平面的二平面之间分别间隔该一 间隔面,该各间隔面上又成型多个缺口及多个凸块,该些缺口与该些凸块 以该刀头的轴向交错排列在该间隔面;以该刀具进行摩擦搅拌焊接的加工, 该刀头便能以该三平面进行搅动以提升混合效果,且该些间隔面的凸块还 可相互配合搅动而产生多个洋葱环,以縮短该各洋葱环的材料回填路径而 避免缺陷的产生。本专利技术还通过前述刀具提供一种摩擦搅拌焊接的焊接结构,是由两金 属块以摩擦搅拌焊接的方式接合形成,该焊接结构在搅拌区中具有多个洋 葱环,藉增加洋葱环的数量以縮小各洋葱环的尺寸,而能够减少形成该各 洋葱环时的材料回填路径,避免产生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摩擦搅拌焊接的焊接结构的技术解决方 案为该焊接结构由两金属块摩擦搅拌焊接所形成,该焊接结构 端分别为 母材区,由两端向中间逐渐为热影响区及未动态再结晶区,该焊接结构中间为一搅拌区,该搅拌区并具多个洋葱环;如此在单一焊接结构上增加洋 葱环的数量,便能縮小各洋葱环的尺寸,并縮短形成该各洋葱环的材料回 填路径,可避免缺陷的产生。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l是现有技术刀具的立体图2是现有技术刀具进行摩擦搅拌焊接加工的示意图3是现有技术刀具对两金属进行摩擦搅拌焊接加工的示意图4是现有技术焊接结构的示意图5是现有技术刀具顺时针转动而焊接结构产生缺陷的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刀具逆时针转动而焊接结构产生缺陷的示意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摩擦搅拌焊接的刀具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刀具的侧视图; 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刀具的仰视图IO是本专利技术摩擦搅拌焊接的焊接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刀具的各间隔面的凸块位于不同高度且倾斜的侧 视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图11刀具形成的焊接结构的示意图13是现有技术焊接结构的照片;图14是本专利技术摩擦搅拌焊接的焊接结构的照片;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图11刀具形成的焊接结构的照片。图1至图6中,A刀头,Al凹槽,A2螺旋斜面,B肩部,Cl、 C2金属, C3洋葱环,C4缺陷,D焊接结构,Dl母材区,D2热影响区,D3未动态再 结晶区,D4搅拌区;图7至图12中,IO刀柄,ll肩部,20刀头,21平面,22间隔面,221 缺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擦搅拌焊接的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刀柄,一端的周缘成型一肩部;以及一刀头,呈锥状且成型在所述刀柄的该端,所述刀头的径向侧面由三平面及三间隔面围绕构成,该些平面与该些间隔面交错排列,使该些平面的二平面之间分别间隔该一间隔面,该各间隔面上又成型多个缺口及多个凸块,该些缺口与该些凸块以该刀头的轴向交错排列在该间隔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仲宁颜安呈唐镇球董明棠黄华钧黄金发林派臣
申请(专利权)人: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