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用节能烹调器具,它包括器壁(2),和与所述器壁(2)连接为一体的用于接收电磁波能量的所述器底(3),所述器底(3)为二至五层结构,所述器底(3)上的外表层为所述金属片(1),在所述金属片(1)上有多个凸台(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磁炉用节能烹调器具具有可避免直接接触高温且热量不均的发热体金属片。使最终接受到的热量均匀,温度变化平缓,电磁炉内部温度传感器采样均匀,不会过多产生保护抑制,使电磁能量转化率提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厨房炊具,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电磁炉用节能烹调器具。
技术介绍
现有烹调器具的锅底通常采用铁质或弱磁性不锈钢材料制作(单层结构),吸收 转化电磁炉发出的电磁波能量的效率低。因此有人设计出底部为复合结构的烹调器具,它 在锅体外侧底部设置通磁能力强的铁素体或马氏体的不锈钢材料(多层结构),得到了很 高的热效率。电磁能在瞬间转化为热能带来了很高的温度和热量的不均匀性,这样直接传 导给了与之接触的锅体和电磁炉面板,造成了很大的热冲击,随之带来了很大的内应力,给 电磁炉面板材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电磁炉为保护自身,通过传感器检测温度,超过设定温 度时发出指令进行电磁波抑制,加上温度高,接触面积大,通过各种途径热传导损失的热量 也较多,烹调器具的热效率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同时,因材料的膨胀不同而产生的器具 底部变形易使器具中心上凸而使中心区域的食物与食用油料及汤汁分离,从而使食物易焦 糊,对烹调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地是针对现有的电磁炉用烹调器具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电磁 炉用节能烹调器具。它结构简单,降低了热冲击,减少了热损失。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磁炉用节能烹调器具, 它包括器壁,和与所述器壁连接为一体的用于接收电磁波能量的所述器底,所述器底为二 至五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器底上的外表层为所述金属片,在所述金属片上有多个凸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器底的内表面为下凹的弧形结构,下凹的高度小于所述 凸台的高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凸台为三至五个,均匀分布在所述金属片外表层圆周方 向上的外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片通过热锻模压形式复合在所述器底上,并成为所 述器底的外表层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凸台的高度为0. 5 1. 5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器底为三层结构,从外向内分别为不锈钢金属片、铝储热 体层、不锈钢层,三层之间通过热锻模压形式复合在一起。 本技术电磁炉用节能烹调器具具有以下优点①、通过凸台隔离,电磁炉面板 避免了直接接触高温且热量不均的发热体金属片。使最终接受到的热量均匀,温度变化平 缓,电磁炉内部温度传感器采样均匀,不会过多产生保护抑制,使电磁能量转化率提高。②、 有效的减少了热量从电磁炉面板上的传导损失,起到节能目地。③、凸台的支撑能使器具底 部在常温下有一定下凹量,它能抵消加热时底部向上的凸量,从而使内表面在加热时保证 食物与油料及汤汁不分离,起到不易焦糊的目的。④、底部的下凹结构,使油料分布在锅底内表面中心附近,可节省油料,达到健康饮食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磁炉用节能烹调器具实施例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电磁炉用节能烹调器具实施例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金属片,2.器壁,3.器底,4.凸台,5.储热体层,6.不锈钢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 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一种电磁炉用节能烹调器具,它包括器壁2,和与所述器壁2连接 为一体的用于接收电磁波能量的所述器底3,所述器底3为二至五层结构,所述器底3上的 外表层为所述金属片l,在所述金属片1上有多个凸台4。所述器底3的内表面为下凹的弧 形结构,下凹的高度小于所述凸台4的高度。所述凸台4为三至五个,均匀分布在所述金属 片1外表层圆周方向上的外侧。所述金属片1通过热锻模压形式复合在所述器底3上,并 成为所述器底3的外表层结构。所述凸台4的高度为0. 5 1. 5mm。所述器底3为三层结 构,从外向内分别为不锈钢金属片1、铝或铝合金储热体层5、不锈钢层6,三层之间依次通 过热锻模压形式复合在一起。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器底3的二层结构为铝合金储热体层和不锈钢层。器底3的 三般结构为不锈钢层、铝储热体层和不锈钢层。器底3的五层结构为不锈钢层,铝储热体 层、金属铜、铝储热体层和不锈钢层。器底的四层结构使用较少。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电磁炉用节能烹调器具包括器壁2和与之连为一体的用于 接收电磁能转化为热能的器底3。 器底3的外表层为带有凸台4结构的金属片l,金属片1与器底3通过热锻模压的形式复合在一起。金属片l采用具有通磁能力较强的铁素体或马氏体不锈钢材料制成。金属片1上的凸台4是以金属片的中心为圆心,靠近最大边缘圆周上均匀分布的。 从图1可以看出,利用凸台4,器底3呈球面下凸,但中心点仍在凸台平面上。常温下,该烹调器具可以稳定在电磁炉面板上,当加热烹调食物时,底部由下凸渐渐变平,不会形成上凸,从而可以保证食物和油料及其汤汁在器具中心区域始终不分离,食物不易产生焦糊现象,且节省油料。 从图2可以看出,用一圈上三段(个)的凸台4取代了整个金属片1与电磁炉面 板的接触,大大降低了器底3发热体与电磁炉面板的接触面,两者间的空隙削掉了温度尖 峰,避免了电磁炉的无效抑制,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同时避免了热量的传导损失,节省了 能量。同时,电磁炉面板吸收热量的减少,自身对热应力、热传导的要求可以降低,延长了电4磁炉尤其是电磁炉面板的使用寿命。 从图3可以看出,利用烹调器底3较厚的金属层,在热锻模压下,材料形成流动,填充凸台,形成紧密连接。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同实施例1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区别在 于金属片1与烹调器底3之间填充了储热体层5。储热体层5的材料为铝或铝合金,它在 高温高压条件下,材料有很好的流动性。在热锻模压方式下储热体层5很密实的填充在不 锈钢层6和金属片1之间,同时起粘接作用。储热体5的材料具有高比热容和高的热传导 率性质,工作时起均化、传导热量和平缓温升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专业普通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改变本技术原理的情况 下,还可以对本技术做出适当的改变和变形,这同样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电磁炉用节能烹调器具,它包括器壁(2),和与所述器壁(2)连接为一体的用于接收电磁波能量的所述器底(3),所述器底(3)为二至五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器底(3)上的外表层为所述金属片(1),在所述金属片(1)上有多个凸台(4)。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磁炉用节能烹调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器底(3)的内表面 为下凹的弧形结构,下凹的高度小于所述凸台(4)的高度。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炉用节能烹调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4)为三 至五个,均匀分布在所述金属片(1)外表层圆周方向上的外侧。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炉用节能烹调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1)通 过热锻模压形式复合在所述器底(3)上,并成为所述器底(3)的外表层结构。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用节能烹调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4)的高度为 0. 5 1. 5mm。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炉用节能烹调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器底(3)为三层结 构,从外向内分别为不锈钢金属片(1)、铝储热体层(5)、不锈钢层(6),三层之间通过热锻 模压形式复合在一起。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炉用节能烹调器具,它包括器壁(2),和与所述器壁(2)连接为一体的用于接收电磁波能量的所述器底(3),所述器底(3)为二至五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器底(3)上的外表层为所述金属片(1),在所述金属片(1)上有多个凸台(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波,陈国龙,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