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2201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架系统和车辆,所述悬架系统包括第一减振器、第一调节模块和第二调节模块,第一减振器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一活塞,第一活塞可运动地设在第一缸体内,第一活塞和第一缸体中的其中一个适于与车身连接,第一活塞和第一缸体中的另一个适于与车轮连接,第一调节模块与第一减振器连接,第一调节模块用于调节车身与车轮之间的距离,第二调节模块独立于第一调节模块,第二调节模块与第一活塞连接,第二调节模块用于调节车身与车轮之间的距离。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悬架系统,第一调节模块和第二调节模块均可以调节车身与车轮之间的距离,丰富了调节方式,且可靠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悬架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1、悬架系统是将车轮与车身连接起来的机构,主要作用是支撑车身的平稳行驶和减缓来自路面的冲击。根据悬架系统的作用力是否可以调节,可以将悬架分为被动悬架、主动悬架。主动悬架的调节包括高度调节、刚度调节和阻尼调节等。

2、相关技术中的悬架系统的高度调节方式较为单一,可靠性较低,且无法长时间维持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悬架系统,第一调节模块和第二调节模块均可以调节车身与车轮之间的距离,丰富了调节方式,且可靠性较高。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悬架系统的车辆。

3、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悬架系统,包括:第一减振器,所述第一减振器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可运动地设在所述第一缸体内,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一缸体中的其中一个适于与车身连接,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一缸体中的另一个适于与车轮连接;第一调节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将所述第一缸体的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调节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连接,以使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液压流体流向所述第二腔室、或使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液压流体流向所述第一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模块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上设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缸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上设有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将所述第一缸体的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调节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连接,以使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液压流体流向所述第二腔室、或使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液压流体流向所述第一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模块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上设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缸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上设有第三活塞杆,所述第三活塞杆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缸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保持装置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能器的压力小于所述第二蓄能器的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保持装置进一步包括切换阀,所述切换阀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连通时,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均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隔断,且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隔断。

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华张宏洲陶大羽樊仁皇李燮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