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用于土木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
技术介绍
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是一种常用的结构体系,由于其全部构件可实现工业化生产,施工周期短,投资回收快,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国外发达国家的应用比较普遍。预制混凝土结构可分为装配整体式(后浇整体式)和全装配式两种形式。在装配式结构中关键的技术是柱的连接和梁的连接,只有便捷、可靠的连接才能充分体现出装配式结构的优越性。在一般情况下,装配整体式预制混凝土结构可以达到现浇混凝土结构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抗震性能,而对于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其抗震性能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构件的连接构造。 目前的现状 1.钢筋混凝土柱与梁的连接 梁柱连接是预制混凝土结构框架设计较重要的因素,钢筋混凝土暗牛腿是预制混 凝土框架中普遍的竖向传力构件,图1所示。 2.钢管混凝土柱与柱的连接 在钢管混凝土中,柱的连接方式很多,如图2a-f所示。 3.钢管混凝土柱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 钢管混凝土柱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可以采用牛腿式连接,如 ...
【技术保护点】
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包括柱与柱的连接与制作、柱与节点的连接与制作、梁与节点的连接与制作,该结构体系还包括钢筋混凝土柱、节点、梁、预埋钢板、粘结材料和螺栓,其特征在于柱(1)与柱(2)通过预埋钢板(3),利用粘结材料(4)和螺栓(5)相连为一整体;柱(6)与节点(7)通过预埋钢板(8),利用粘结材料(9)和螺栓(10)相连为一整体柱;节点(11)与梁(12)通过预埋钢板(13),利用粘结材料(14)和螺栓(15)相连为一整体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亚丰,白首晏,王鑫,郝丽丽,侯晓曦,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