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耗能机制自适应的智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9070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5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耗能机制自适应的智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摩擦耗能支撑和连接件;所述钢梁包括一端的端部弹性段、中部弹性段和另一端的端部耗能段;所述端部弹性段、中部弹性段和端部耗能段之间分别以可拆装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钢梁的端部弹性段通过连接件与一端的钢筋混凝土柱连接,所述钢梁的端部耗能段通过连接件与另一端的钢筋混凝土柱连接;所述摩擦耗能支撑的两端分别与钢梁组成的框架结构节点和钢梁中部弹性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智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实现装配式建造的基础上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和便捷的震损可修复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实现装配式建造的智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简称RCS结构)是一种抗震性能优越、经济绿色的结构体系,收到国内外工程界的关注。围绕RCS结构的技术创新是近年来结构工程界的热点,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200920268156.2提出了一种新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节点,该节点具有抗剪强度高,可实现RCS结构的工业化建造等优点。为进一步提高RCS结构的性能,拓宽RCS结构的应用领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提高结构的抗侧刚度以适应高层建筑的需要。在RCS结构中增设支撑是一种高效的技术手段;(2)提高结构的耗能能力。在RCS结构中增设不同形式的耗能装置,其中,板式摩擦耗能器是最经济、便捷的一种选择;(3)控制结构在不同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损伤发展模态,以提高结构对地震作用的适应性和不同损伤状态下性能回复的便捷性、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耗能机制自适应的智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实现根据不同类型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情况,为其定制专门的处理指令和硬件执行部件,提高执行效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耗能机制自适应的智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摩擦耗能支撑和连接件;所述钢梁包括一端的端部弹性段、中部弹性段和另一端的端部耗能段;所述端部弹性段、中部弹性段和端部耗能段之间分别以可拆装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钢梁的端部弹性段通过连接件与一端的钢筋混凝土柱连接,所述钢梁的端部耗能段通过连接件与另一端的钢筋混凝土柱连接;所述摩擦耗能支撑的两端分别连接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组成的框架结构节点和钢梁中部弹性段。优选的,所述连接钢梁和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件包括钢板桶和高强度螺栓副;所述钢板桶的外包尺寸与钢筋混凝土柱相同;所述钢筋混凝土柱由钢板桶内穿过;所述钢梁与钢板桶桶壁上的端板通过高强度螺栓副进行连接。优选的,所述钢板桶内还包括加劲腹板;所述加劲腹板纵横交错的设置在钢板桶内并与钢板桶焊接为一个整体;所述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板桶内的加劲腹板浇注为一体。优选的,所述加劲腹板开有圆孔或焊接栓钉。优选的,在加劲腹板与钢板桶之间焊接水平加劲肋,节点内无箍筋配置,钢筋混凝土柱贯通节点区。优选的,所述钢梁的中部弹性段与钢梁的端部耗能段通过连接板用预应力高强螺栓摩擦型进行连接。优选的,包括两块连接板,所述两块连接板相互平行于钢梁的截面设置。优选的,所述钢梁的端部耗能段设有平行于钢梁截面的板状加劲肋。优选的,所述钢梁的端部弹性段和钢梁的中部弹性段在接缝处通过拼接缀板用高强螺栓承压型进行连接。优选的,所述拼接缀板平行于所在处翼缘或腹板的表面设置。优选的,所述摩擦耗能支撑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板与钢梁组成的框架结构节点和钢梁中部弹性段进行铰接连接;所述连接板分别与框架结构节点和钢梁中部弹性段焊接连接。优选的,连接有摩擦耗能支撑的一端的钢梁的中部弹性段设置有平行于钢梁截面的板状加劲肋。优选的,所述摩擦耗能支撑由摩擦耗能器和钢管构成;所述摩擦耗能器和钢管之间通过法兰连接盘连接。优选的,所述摩擦耗能支撑的摩擦耗能器为长孔螺栓板式摩擦耗能器,所述长孔螺栓板式摩擦耗能器包括由开有两组水平长孔的滑动主板和开有螺栓孔的滑动副板及紧固螺栓构成,所述滑动主板与滑动副板之间嵌入有摩擦片,并通过高强度螺栓进行连接。优选的,所述滑动主板由开有两组水平长孔的矩形钢板和开有螺纹孔的圆形钢板焊接构成;所述矩形钢板与圆形钢板的焊接处还焊接有垂直于矩形钢板和圆形钢板表面的两道加劲肋。优选的,所述滑动副板包括一字型钢板构件和槽型钢板构件,所述滑动主板位于一字型钢板构件和槽型钢板构件之间并嵌入滑动副板的槽型钢板构件的凹槽中。优选的,所述滑动主板中长孔的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摩擦耗能支撑的有效行程。优选的,所述长孔螺栓板式摩擦耗能器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预应力高强螺栓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耗能机制自适应的智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通过合理的调整摩擦耗能器的起滑荷载,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小震时,摩擦耗能支撑无滑移或滑移很小,相当于弹性支撑,提供结构抗侧刚度,减小层间位移,钢筋混凝土柱和钢梁均处于弹性状态,满足规范“小震不坏”的第一水准设防目标;2.中震时,摩擦耗能器开始摩擦耗能,吸收大部分地震能量,控制结构层间位移,钢筋混凝土柱和钢梁处于弹性状态,满足规范“中震可修”的第二水准设防目标;3.大震时,结构层间位移过大,导致摩擦耗能支撑的变形超出其变形范围,摩擦耗能支撑转变为弹性支撑,从而启动钢梁耗能段的耗能作用,进一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同时保护钢筋混凝土柱,保证结构不发生倒塌,满足规范“大震不倒”的第三水准设防目标。震后,将损坏的钢梁耗能段拆下,安装替换为完好的钢梁,从而实现了结构的震后快速修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较高的弹性刚度、明确的耗能机制、便捷的震后修复特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带摩擦耗能支撑的新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实现装配式建造的基础上,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和便捷的震损可修复能力,在遭受低于设防烈度的地震时,利用摩擦耗能器较大的初始刚度使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不受影响,不必进行损坏修复,当遭受相当于设防烈度的地震时,摩擦耗能支撑可发挥其良好的滞回耗能能力耗散输入的地震能量,当遭受高于设防烈度的地震时,通过钢梁耗能段的集中受力并产生大变形,直至损坏,从而吸收大部分地震能量,而钢筋混凝土节点的构造可实现“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有效地避免框架结构的主体损坏致使房屋倒塌,进而造成生命和财产等的损失,并且钢梁耗能段具有可拆装替换功能,降低了震后修复工作的难度,缩短了修复周期,方便实用。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耗能机制自适应的智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件的结构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钢梁的端部弹性段和中部弹性段连接的结构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钢梁的端部弹性段和中部弹性段连接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钢梁的端部弹性段和中部弹性段连接的1-1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钢梁的端部耗能段的结构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钢梁的端部耗能段的俯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钢梁的端部耗能段的2-2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摩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耗能机制自适应的智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耗能机制自适应的智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摩擦耗能支撑和连接件;所述钢梁包括一端的端部弹性段、中部弹性段和另一端的端部耗能段;所述端部弹性段、中部弹性段和端部耗能段之间分别以可拆装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钢梁的端部弹性段通过连接件与一端的钢筋混凝土柱连接,所述钢梁的端部耗能段通过连接件与另一端的钢筋混凝土柱连接;所述摩擦耗能支撑的两端分别连接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组成的框架结构节点和钢梁中部弹性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耗能机制自适应的智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混
凝土柱、钢梁、摩擦耗能支撑和连接件;
所述钢梁包括一端的端部弹性段、中部弹性段和另一端的端部耗能段;所述端部
弹性段、中部弹性段和端部耗能段之间分别以可拆装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钢梁的
端部弹性段通过连接件与一端的钢筋混凝土柱连接,所述钢梁的端部耗能段通过连接
件与另一端的钢筋混凝土柱连接;
所述摩擦耗能支撑的两端分别连接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组成的框架结构节点和
钢梁中部弹性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耗能机制自适应的智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连接钢梁和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件包括钢板桶和高强度螺栓副;
所述钢板桶的外包尺寸与钢筋混凝土柱相同;所述钢筋混凝土柱由钢板桶内穿
过;所述钢梁与钢板桶桶壁上的端板通过高强度螺栓副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耗能机制自适应的智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钢板桶内还包括加劲腹板;所述加劲腹板纵横交错的设置在钢板桶内并
与钢板桶焊接为一个整体;所述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板桶内的加劲腹板浇注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耗能机制自适应的智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加劲腹板开有圆孔或焊接栓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耗能机制自适应的智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钢梁的中部弹性段与钢梁的端部耗能段通过连接板用预应力高强螺栓摩
擦型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耗能机制自适应的智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特
征在于:包括两块连接板,所述两块连接板相互平行于钢梁的截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耗能机制自适应的智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钢梁的耗能段设有平行于钢梁截面的板状加劲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耗能机制自适应的智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特
征在于:
所述钢梁的端部弹性段和钢梁的中部弹性段在接缝处通过拼接缀板用高强螺栓承压
型进行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耗能机制自适应的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郭子雄黄婷婷林奇陈庆猛庄景峰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厦门特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