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向硅钢激光刻痕装置及取向硅钢激光刻痕自动生产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20122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取向硅钢激光刻痕装置及取向硅钢激光刻痕自动生产线,包括将取向硅钢两端进行夹持传送的传送前辊和传送后辊,所述取向硅钢设置于承载台与激光刻痕组件之间;所述激光刻痕组件包括激光头安装罩,所述激光头安装罩上方固定连接在摆动转轴上,所述激光头安装罩靠近承载台一侧抵靠在取向硅钢上表面,通过消烟除尘机构将激光刻痕过程中形成的灼烧烟雾及飞溅物进行收集,在激光刻痕过程中还会在刻痕槽的两侧形成熔融结晶凸起,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交替摆动刻痕模式下,取向硅钢在刻痕过程中无需降速,大大提高了刻痕效率,此外,上述交替摆动方式还能够进一步将激光刻痕完成后的钢带进行刮擦清理,提高了装置的集成度,保证了工作环境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本专利技术涉及取向硅钢激光刻痕装置,具体为一种取向硅钢激光刻痕装置及取向硅钢激光刻痕自动生产线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2477484b”的一种快速激光刻痕方法,采用激光刻痕设备,在取向硅钢带钢上、下表面同时进行激光刻痕,将高度聚焦的连续波激光束同时在运行的带钢上、下表面进行划线,带钢上、下表面刻痕线采用等间距交错的形式,以保证刻痕铁损改善效果均匀,带钢单个表面的刻痕线间距6~12mm;激光功率1000~3000w,扫描速度100~400m/min,上述装置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激光刻痕方法,通过在取向硅钢带钢上、下表面同时进行激光刻痕,加工速度达到传统单面激光刻痕方法的1.5~2倍;激光刻痕产品的铁损改善率稳定达到10%~16%。

2、但是上述该快速激光刻痕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上述装置通过在取向硅钢的上下表面同时进行激光刻痕操作,虽然相较于现有技术提高了刻痕效率,但其激光刻痕过程中仍然需要在钢带间歇式推进的间隙完成,虽然通过双面刻痕的方式有效弥补的刻痕效率低下的问题,但其刻痕效率仍然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且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向硅钢激光刻痕装置,包括将取向硅钢两端进行夹持传送的传送前辊和传送后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前辊和传送后辊之间设置有激光刻痕区,所述激光刻痕区安装有承载台以及承载台上方活动设置的激光刻痕组件,所述取向硅钢设置于承载台与激光刻痕组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向硅钢激光刻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刻痕组件包括静置和交替摆动两种刻痕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取向硅钢激光刻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静置刻痕模式下,激光头安装罩垂直于取向硅钢的传送方向设置,此时取向硅钢在传送前辊和传送后辊的间歇式传送过程中进行间歇式刻痕操作,从而在取向硅钢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向硅钢激光刻痕装置,包括将取向硅钢两端进行夹持传送的传送前辊和传送后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前辊和传送后辊之间设置有激光刻痕区,所述激光刻痕区安装有承载台以及承载台上方活动设置的激光刻痕组件,所述取向硅钢设置于承载台与激光刻痕组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向硅钢激光刻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刻痕组件包括静置和交替摆动两种刻痕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取向硅钢激光刻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静置刻痕模式下,激光头安装罩垂直于取向硅钢的传送方向设置,此时取向硅钢在传送前辊和传送后辊的间歇式传送过程中进行间歇式刻痕操作,从而在取向硅钢表面形成垂直于取向硅钢传送方向的等距刻痕。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取向硅钢激光刻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交替摆动刻痕模式下,取向硅钢在传送前辊和传送后辊的连续传送过程中进行连续式刻痕操作,此时激光头安装罩在摆动转轴的往复旋转运动过程中进行交替摆动,使得激光头安装罩在静置状态下与取向硅钢的宽度方向形成α/2的夹角,设定取向硅钢的传送速度为v1,此时通过设定刻痕激光头的移动速度,使得刻痕激光头在取向硅钢传送方向的分速度为v1,即可实现在取向硅钢连续性传送过程中仍然能够在其表面形成垂直于传送方向的刻痕,当刻痕激光头完成一次刻痕到达激光头安装罩一侧时,此时摆动转轴带动激光头安装罩旋转α角,并重复上述激光刻痕操作,该种激光头安装罩往复摆动的方式使得刻痕激光头在一次往复运动过程中进行两次激光刻痕操作。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周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赢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